上篇 大變局時代 末日孤艦「海圻」號:大清帝國的最後榮光

對於1911年的大清帝國而言,似乎傳來的每一個消息都是壞消息。但唯獨有一艘它派出去的軍艦,卻在一個帝國遠去的背影中,留下了一抹亮色。

1

1911年6月20日這一天,英國的朴次茅斯軍港響起了21響禮炮聲。

朴次茅斯軍港是英國皇家海軍最古老的軍港。而在軍港響起禮炮,一般是表示歡迎——因為有別國的軍艦要入港了。

事實上,在那些天里,朴次茅斯港需要頻繁鳴響禮炮。因為受英國皇室的邀請,全世界有18個國家的200多艘軍艦將在這段時間紛紛前來,參加6月22日的英王喬治五世(也就是溫莎公爵的父親)的加冕典禮。

在諸多來訪的軍艦中,有一艘軍艦非常特別。這艘軍艦,是英國製造的,卻是另一個國家下的訂單。而這個國家,在71年前被英國人用軍艦和大炮強迫打開了國門。

沒錯,這個國家就是中國。

這是英國第一次迎接來自遙遠中國的軍艦來訪。

這艘軍艦,就是「海圻」號。

2

先來說說「海圻」號這艘軍艦。「圻」這個字有點複雜,讀「qí」,也可讀「yín」,意思是「地的邊長」,也通「京畿」的「畿」字。「海圻」連著「海」字,透露出當時的清廷依舊希望通過海軍捍衛大清帝國海上疆土的期望。

清廷在遭遇了甲午戰爭慘敗後依然還有這點認識,頗為不易。

甲午一戰,打垮了名動一時的北洋艦隊,但也打出了清政府對海軍重要性的幡然醒悟——原來有一支艦隊來守衛海疆,真的是很重要!

所以,雖然北洋艦隊全軍覆沒,但清政府重建海軍的決心倒是上來了。從1895年起,清政府籌措銀兩,重新開始向英國和德國訂購軍艦,前前後後,大大小小一共訂購了43艘,而其中噸位最大、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就是「海圻」號和它的姐妹艦「海天」號。

「海圻」號的排水量是4300噸,雖然小於當時北洋艦隊的旗艦「定遠」號和主力艦「鎮遠」號,但晚造十五年的「海圻」號受益於當時全世界快速發展的軍艦技術,所以在不少方面已經實現了對先輩的超越。

「海圻」號1898年竣工下水,1899年自英國返回中國。一回國,「海圻」號就立了一功。

1899年2月,義大利趁清政府甲午新敗,準備趁火打劫,向清政府遞交照會,稱自己是「歐洲六強」之一,要求和其他五強一樣享受在華待遇。他們強行要求租借浙江三門灣作為自己的海軍基地,並要求浙江全省不能租借給其他國家。

面對如此牛氣哄哄的要求,清政府倒也冷靜,迅速摸清了義大利在歐洲屬於二流國家的底細。在和歐洲列強暗中交換了意見後,清政府對義大利公使莊嚴地說出了一個字:「滾!」

義大利政府為此大怒,立刻派出3艘軍艦在三門灣海面巡遊,試圖重現「炮艦政策」對清政府的威逼恐嚇。沒想到清政府這次一硬到底,要求重新組建的北洋水師全部出動,岸上炮台的守軍也做好準備。

這件事一拖再拖,最後拖到了1899年夏天——新造好的「海圻」號和姐妹艦「海天」號(兩艘艦是同型艦)從英國船廠開回來了。

清政府隨即命北洋水師統領葉祖珪率包括「海圻」「海天」在內的艦隊全體南下,擺出一副和義大利海軍決戰的架勢。

義大利評估了下大清艦隊的實力,自知沒有把握取勝,最後只能放棄對中國沿海的全部要求,一時淪為笑柄。

在這場著名的「三門灣事件」中,「海圻」號和其餘4艘「海」字開頭的軍艦一戰成名(除「海天」號外,其餘還有3艘排水量在2950噸的軍艦「海容」「海籌」「海琛」)。

而與這次「海上博弈」相比,「海圻」號之後承擔的使命,其實更艱巨,但也更光榮。

3

1910年,清廷接到了英國皇室的一封邀請函:希望派一艘軍艦,參加喬治五世的加冕典禮。

決定接受邀請的清政府毫不猶豫地派出了「海圻」號——在「海天」號觸礁沉沒之後,「海圻」號作為當時大清帝國最拿得出手的一艘軍艦,不僅承擔著保衛海疆的任務,同時也成了一張「臉面」。

1911年4月21日,「海圻」號從上海楊樹浦碼頭拔錨起航。

這艘當時中國最先進的巡洋艦,在統制(相當於司令)程璧光和管帶(相當於艦長)湯廷光的帶領下,載著400多名當時中國海軍的精英,經台灣海峽、南海駛出國門,穿過印度洋、紅海、地中海,經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向英國駛去。

但就在「海圻」號剛剛駛離新加坡港的時候,程璧光在甲板上集中全艦官兵,下達了一個當時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命令:「我國人留髮始於明代,但無辮;自清朝發展為辮,已有200餘年之歷史矣。然長發污衣藏垢,既不衛生,又有礙動作,尤以誤害海軍軍人為甚,故實無保留之價值。為此,本統領下令,自即日起,凡本艦之兵士,一律仿照官生,應予剪短髮至頸際為度,以符合世界潮流。」

其實在「海圻」號剛剛要駛出國門,進入公海的時候,程璧光就已經下令讓艦上的軍官和海校實習生剪去辮子了。不過這也讓普通水手感到很不滿意——官兵不平等,他們也想剪!所以,程璧光當時下令之後,不到兩個小時,全艦400多名水兵就都剪去了辮子。

「海圻」號剛剛踏上征途就發生了這樣的事,預示著它之後的故事,肯定不會平凡。

程璧光在「海圻」號上下令剪辮之前,據記載已上報清廷獲批,可見當時清廷的威懾力已大大削弱。不過早在之前,程璧光已秘密加入孫中山的興中會,可以說是一個秘密的革命黨人。

4

經過兩個多月的漫長航行,「海圻」號終於在1911年6月20日抵達了英國朴次茅斯軍港。

如果說之前「海圻」號的主要任務是「保家衛國」,那麼接下來,它的使命就是「揚我國威」了。

6月22日下午,為了烘托典禮的氣氛,英國皇室專門為來訪的各國軍艦的水手們舉辦了一場「萬國海軍田徑運動會」。之前完全不知道什麼叫「田徑」的中國海軍,也派出了幾十名體格健壯的水兵參加。在數萬名倫敦市民的圍觀下,中國的水手們雖然不熟悉規則,不懂技巧,沒有得到一枚獎牌,但沒有一人中途退賽,全都堅持到底。

有一個叫孟廣吉的信號兵,參加了跨欄的比賽。由於從來沒接觸過跨欄,他很快就被欄架絆倒,摔得滿腿是血,但他堅持完成了比賽,全場觀眾掌聲如雷,他還受到大賽組委會的專門表揚——當時大家肯定不會想到,93年後,同樣是中國人,同樣是在歐洲,一個21歲的中國小夥子終於在跨欄這個項目上笑傲世界群雄。

6月24日上午,「海圻」號的統領程璧光與專使載振,陪同英王喬治五世、瑪麗王后以及海軍大臣丘吉爾,專門檢閱了「海圻」號——所有中國水軍官兵昂首挺胸列陣甲板,讓英王印象深刻。

檢閱儀式結束後,「海圻」號專門開到了位於紐卡斯爾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廠,在「娘家」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維修。

等到維修完畢,已經是1911年7月。在「海圻」號完成了賀禮使命之後,卻沒有選擇回國,而是拔錨起航,向遙遠的美洲大陸駛去。

還有一系列的任務在等待著它。

5

按照預定計畫,「海圻」號在離開英國後,就出發前往美洲大陸,拜訪包括美國在內的一系列國家——如此遠距離的航行和規格,在大清260多年的歷史上絕無僅有。

毫無疑問,美國對「海圻」號的來訪是非常重視的——他們特地派出了萬噸級的巡洋艦「北達科他」號作為陪訪艦,與「海圻」號一起並舷停泊在港口內。

在抵達美國的次日,美國國務卿和海軍部長就分別會見了程璧光等人,紐約區陸軍最高司令官小格蘭特將軍還派夫人陪同「海圻」號官兵拜謁了他的父親、已故總統格蘭特的陵墓。抵達美國的第四天,程璧光等人就受到了時任美國總統塔夫脫的接見。

「海圻」號在美國的風光還不限於此。因為這艘軍艦,程璧光被認為是中國未來海軍總司令的不二人選,所以準備討好他的美國人還有很多。

美國鐵路公司總幹事熱情邀請程璧光等人去參觀壯觀的尼亞加拉大瀑布,但實際目的是將中國客人拉到伯利恆鋼廠參觀。而紐約造船廠老闆羅伊澤更是對程璧光噓寒問暖,還送給他一隻名貴的波斯貓,稱這隻貓有神奇的力量,在關鍵時刻能幫程璧光「做出正確的抉擇」。這些商人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和程璧光建立良好的關係,在他今後執掌中國海軍之後,能從他手裡拿到更多的造船訂單。

過了8月中旬,程璧光等人終於向熱情的美國人辭行了。「海圻」號再度拔錨起航,但這一次目的地依舊不是中國,而是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