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諾蘭自己都沒想到,一部《敦刻爾克》會在中國引起這樣的爭論。其實只要看過他電影的人,應該能理解他其實只是想展現各種人性,表現在一場大潰敗之後的人性。
也有人問:敦刻爾克之後呢?其實很多法國士兵從敦刻爾克撤退後,隨即在一周內又返回了歐洲戰場。
而英國人呢?他們可能連重返歐洲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他們立刻就陷入了一場煉獄般的苦戰。
這一次,他們沒有任何所謂「坑隊友」的理由了,因為這一次,他們保衛的是他們自己的祖國。
昔日的「日不落帝國」,已經無路可退。
1
1940年6月4日,代號「發電機行動」的「敦刻爾克大撤退」落下帷幕。
英法聯軍在那片沙灘上奇蹟般地撤走近34萬士兵,這固然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但是,他們也狼狽地把幾乎所有的重武器都留在了沙灘上。
6月4日之後,攤在英國首相丘吉爾面前的,是這樣一本賬:整個英倫三島,只剩下500門火炮和200輛坦克,而空軍只剩下700多架戰鬥機和500多架轟炸機。
驕傲的英國人,終於被逼到了懸崖邊,而這一切都是他們為自己當初的退讓付出的代價:因為當初和法國一起施行「綏靖政策」,幾個月之內,西歐大陸就已經插遍了納粹旗,英倫三島瞬間成為風雨飄搖下的最後堡壘——而他們現在必須依靠這份慘淡的家底,迎來士氣正旺的納粹德國的最後一擊。
但希特勒還在猶豫。一方面,他知道儘管德軍在陸地上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但面對以海軍立國的英國,他絕對沒有把握在不付出重大傷亡的前提下,越過風高浪急的英吉利海峽,強行登陸英倫三島。
另一方面,他自始至終的主要目標,是東方的蘇聯——儘管雙方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還墨跡未乾。
在這樣的情況下,希特勒迫切地希望能誘降英國政府。
英國會投降嗎?從當時的情況來看,真的不是沒有可能。
當時英國的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勛爵(Lord Halifax)毫不掩飾自己的觀點:「英國已經輸了。」而負責外交事務的副國務大臣理查德·巴特勒(Richard Butler)對當時在倫敦的瑞典外交官說的話更赤裸裸:倘若「條件合適」的話,那麼「任何能夠達成妥協和平的機會都不會被忽視」。
旁觀者也不看好英國人。
時任美國駐英大使的約瑟夫·帕特里克·肯尼迪(Joseph P.Kennedy)在1940年7月31日向美國國務院報告:納粹德國空軍擁有把英國皇家空軍打得「無法再執行任務」的戰鬥力。
而在法國投降之前一直擔任法國軍隊總司令的馬克西姆·魏剛將軍(Gen. Maxime Weygand)的話更不給面子:「在三個星期之內,英格蘭的脖子就會被擰斷,就像只小雞仔一樣。」
一切的跡象似乎都在表明,英國人不想,或沒法再打下去了。但讓希特勒頭疼的是,他們碰到的不是英國前首相張伯倫,而是現任首相丘吉爾。
丘吉爾的一生無疑也有不少的爭議,但有一個特點,無論他的敵人還是朋友都認同:這個傢伙,是個徹頭徹尾的硬骨頭。
「永遠,永遠,永遠不要投降!」這是丘吉爾反覆強調的話——他把英國國內可能導致投降的因素一一掐滅,甚至做好了成立流亡政府的準備,反正堅決不投降。
於是,希特勒只能選擇動手。
1940年7月6日,希特勒向德國空軍元帥戈林簽發了進攻英倫三島的作戰計畫。
那就是著名的「海獅計畫」。
2
至少在最初,「海獅計畫」和「海」一點兒關係也沒有。
為什麼呢?因為德國的空軍元帥戈林繼敦刻爾克之後,再次向希特勒拍了胸脯:只需要動用德國空軍的力量,就足以摧毀英國的所有抵抗能力和意志。
戈林的保證確實很對希特勒的胃口:要實施在英倫三島的登陸,必須要先摧毀英國皇家空軍,奪取登陸時的絕對制空權——如果順帶能直接摧垮英國人的鬥志,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戈林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也是因為他確實對比過雙方的空軍實力:當時德國可以調用的進攻英國的空中打擊力量,為三個航空隊共2669架作戰飛機(戰鬥機和轟炸機各佔一半),而英國皇家空軍所有的飛機的數量,還不到德國的一半。
1940年7月10日,英國和德國的第一場空中較量其實已經開始了:那一天,圍繞一支英國的船隊,英國皇家空軍和德國納粹空軍在英吉利海峽上空開始了第一場纏鬥,結果是英國飛機被擊落10架,德國被擊落13架。
這個戰果其實已經可以敲醒戈林了:英國皇家空軍,絕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對付。
但戈林其實也沒有退路了,他下令手下的德國空軍傾巢而出。
從1940年7月10日起,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空戰——「不列顛空戰」,就此拉開帷幕。
3
空戰的第一階段,德國空軍就沒有討到便宜。
在這個階段,德國計畫利用優勢的空軍力量,大量襲擊英國的護航船隊和南部港口,誘出英國皇家空軍的主力一舉殲滅。
但英國皇家空軍殲擊航空兵司令部的休·道丁將軍卻完全不上當。他精打細算地調控著手底下為數不多的戰鬥機機群和高炮部隊,把每一架戰鬥機的戰鬥能力都發揮到極致,並且堅持維持著大約250架作戰飛機的後備隊一直不用。
這時候,英國的第一個優勢開始顯示出來了:他們的飛機性能絕不遜色於德國飛機。
經過「閃電戰」的一系列戰果,德國的「斯特卡」俯衝式轟炸機讓很多對手都膽顫心驚,他們還擁有BF-110戰鬥轟炸機和公認的一流戰鬥機BF-109。
但德國人碰到的對手,是英國皇家空軍的「颶風」式戰鬥機,以及更為牛×的「噴火」式戰鬥機。尤其是當時同樣處於世界一流水平的「噴火」式戰鬥機,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不列顛空戰」中的標誌。
8月15日,發現在空戰中絲毫占不到便宜的戈林宣布當天為「鷹日」。那一天,德國空軍出動2000多架次,為整個「不列顛空戰」中最多的一次——整個英倫三島上空,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納粹作戰飛機機群。
但是,那天的戰果是:英國皇家空軍以損失34架飛機的代價,擊落了德國75架飛機。
1940年8月23日,「不列顛空戰」第一階段宣告結束,德國人幾乎每天都出動1000架次以上的作戰飛機,卻換來了這樣一個結果:德國損失290架飛機,而英國人只損失了114架。
按照希特勒下達的指示,1940年9月15日,德國的登陸部隊應該開始發動進攻了。
但英國的空軍根本沒被打垮。
4
1940年8月24日,「不列顛空戰」的第二個階段開始了。
英國人發現自己明顯開始吃力起來——德國人改變戰術了。
在經過第一階段的激烈絞殺之後,德國人發現了一個問題:英國飛機越打越多。
這就是英國人的第二個優勢:工業製造能力。
一場戰爭,只要沒有速戰速決,說到底,就是拼雙方的國家製造能力和動員能力。這也是後來山本五十六即便偷襲珍珠港成功之後,卻依舊如履薄冰的原因——美國的製造能力實在太強了。
而英國雖然在「一戰」後元氣大傷,但畢竟還是老牌帝國主義強國,工業製造能力的基礎仍在。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1940年7月,整個英國皇家空軍只有1300架作戰飛機,而到了8月,一個月之內,工廠就生產了1600架作戰飛機(其中包括470架「颶風」和「噴火」戰鬥機)。
面對這樣一個情況,德國空軍決定轉移轟炸目標——轟炸英國空軍的基地和所有飛機製造廠。
這真正戳到了英國人的痛處——英國皇家空軍開始為了保護飛機製造廠疲於奔命。後來很多人分析,如果不是英國人有一個秘密武器,「不列顛空戰」可能打到第二階段,英國空軍就完全被摧垮了。
這個「秘密武器」,就是英國人關鍵的第三個優勢:雷達。
英國從19世紀30年代就著手了能夠24小時監控本土空域的計畫。1935年,英國無線電工程師沃森·瓦特利用無線電波在傳播途中遇到金屬物體就會「反彈」的原理,把無線電探測原理變為一門實用技術——雖然這門技術對「不列顛空戰」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直到1943年,它才獲得了正式稱號——「雷達」。
「雷達」對英國皇家空軍的最大幫助就在於,它能準確地預判和監測到德國納粹空軍何時飛臨英倫三島的空中警戒線,從而讓皇家空軍的飛機能在正確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