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並不是危言聳聽。有些人可能會有些奇怪:真的會有這樣的事?
真的會有這樣的事。
在55年前,真的,就差那麼一點點。
1
1962年10月28日,星期日。
那一天,全世界的人從來沒有那麼渴望聽到一個廣播電台的播音。
那是莫斯科電台,廣播了蘇聯最高領導人赫魯曉夫,對美國總統肯尼迪的回信:
「我非常理解您以及美國人民對於您所稱為進攻性武器所感到的憂慮,這的確是一種可怕的武器。
「您和我都了解,這是一種什麼性質的武器。為了儘快地消除這一危及和平事業的衝突,為了給渴望和平的各國人民以保證,蘇聯政府除了此前已下達的在武器的建築工地停止施工的命令外,現又下達新命令拆除您所稱為進攻性的武器,並將它們包裝運回蘇聯。」
在那一刻,全世界也有很多人並不知道,人類——是的,全人類——終於躲過了一場滅頂之災。
2
故事,還是要從1961年說起。
1961年4月17日,1500多名流亡在美國的古巴人,經過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訓練和武裝,在古巴西南海岸的豬灣(Bahía de Coos)登陸,企圖推翻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政府。
這就是當時著名的「豬灣事件」。
「豬灣事件」的結局只證明了一件事:美國人找了一群「豬一般的隊友」——僅僅72個小時,這支1500人的僱傭軍就被古巴政府軍擊潰了。90人喪生,1000多人被俘。
雖然「豬灣事件」的規模不大,但造成的後果影響非常大。
首先,肯尼迪政府因此大丟顏面。雖然肯尼迪一直不肯承認美國是幕後指使,但這是個「全世界皆知的秘密」,肯尼迪給人留下了「懵懂無知,懦弱膽小」的印象。
其次,原先和美國關係不錯的古巴,開始轉向。原先古巴和美國的關係是相當不錯的,卡斯特羅以總理的身份,還去美國訪問過,受到當時艾森豪威爾總統的熱烈歡迎。古巴本來對於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一無所知,但就在「豬灣事件」後,古巴迅速轉向了美國的最大競爭對手——蘇聯。
所以,如果沒有「豬灣事件」,就很難有之後讓全世界驚心動魄的「古巴導彈危機」。
3
古巴的地理位置,對於美國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如果說拉美是美國的後院的話,與美國近在咫尺的古巴,就是後院里的一根最不讓人放心的刺。
看到古巴倒向了自己的懷抱,蘇聯覺得機會來了。
當時的蘇聯,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陸軍,但是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和空軍。而在核武器的對比上,蘇聯擁有的陸基洲際導彈,只相當於美國的1/8——當然,當時雙方擁有的核武器,已足以炸平地球了。
1961年,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都部署了導彈基地,再加上在聯邦德國的導彈基地和一批轟炸機基地,蘇聯所有的工業中心,都處於美國的核彈打擊範圍之內。可以說,只要美國高興,摧毀蘇聯也就是喝杯茶的時間。
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聯一直在尋找扭轉劣勢的機會。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美國人把古巴用鞭子抽著趕著送進了蘇聯人的懷抱。
怎麼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呢?
赫魯曉夫通過「豬灣事件」,已認定肯尼迪是一個「膽小懦弱」的人,所以他做出了一個異常大膽的決定:
在古巴部署60枚左右的中程核導彈,把毀滅美國也變成喝一口伏特加的事。
4
要在美國的眼皮底下部署核導彈,談何容易?
所以蘇聯選擇了欺騙。
在所有的公開場合,蘇聯堅決否認古巴擁有任何進攻武器。赫魯曉夫親自給肯尼迪寫信:保證在1962年11月的美國國會選舉前,不挑起任何事件。
事實上,在7月,蘇聯就把運往古巴的貨物改由蘇聯船隻運送,將幾十枚導彈和幾十架飛機拆開,裝到集裝箱里運往古巴。不僅如此,大約3500名軍事技術人員,也跟著船陸續抵達古巴。
蘇聯運往古巴的核導彈威力究竟有多大?每一枚核彈頭的威力,都比當初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那顆原子彈的威力大至少20倍。
然而,紙畢竟是包不住火的。
1962年10月14日,一個萬里無雲的星期日早晨,兩架美國的U-2高空偵察機在古巴的西部上空,拍下了大量照片。
第二天,美國的大量專家把每張照片放大,認出了照片里的導彈發射台,發射彈道導彈的建築物,以及一枚中程彈道導彈。
10月16日,這份情況彙報被擺到了肯尼迪的辦公桌上。
肯尼迪又驚又怒!
他知道不能相信蘇聯人,但絕沒想到,蘇聯人真的敢在美國人的眼皮底下,部署一支分分鐘可以毀滅美國的核導彈力量!
肯尼迪立刻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緊急會議。
在會上,所有的人都認為決不能接受蘇聯的導彈部署,但對如何移除蘇聯的導彈而避免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大家的意見卻不統一。
肯尼迪有點傾向於對古巴導彈基地實施一次無預警打擊,而他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則主張再次入侵古巴。最終,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提出建議:能否先封鎖古巴?
這個建議讓肯尼迪最終決定:先外交,再武力。
5
蘇聯和美國的第一個回合的較量開始了。
10月18日,肯尼迪在白宮的總統辦公室,約見了蘇聯外長安德烈·葛羅米柯。
在兩個多小時的談話中,葛羅米柯始終沒有提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的事,而令人奇怪的是,肯尼迪也同樣沒有提,只是不斷強調:美國絕不能容忍蘇聯在古巴部署進攻性武器。
談話的時候,U2高空偵察機拍攝的照片證據,就在肯尼迪的右手抽屜里。
後來的史學家都沒有搞明白一個問題:肯尼迪既然已經約見了葛羅米柯,為什麼不當面質問他呢?
唯一的解釋可能是,肯尼迪希望給對方一個機會,一個主動坦白的機會。
唉!這又不是談戀愛!
而葛羅米柯根據肯尼迪的態度,也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判斷,彙報給了克里姆林宮:
情況令人滿意!美國不會有什麼反應!
6
第一個回合無疾而終,第二個回合拉開序幕。
10月22日中午,美國駐聯合國官員交給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一封急電,要求他下午6點,必須趕到華盛頓與美國國務卿臘克斯會面。
多勃雷寧一下子就感到情況不妙。
下午6點,蘇聯大使見到了美國國務卿。臘克斯告訴多勃雷寧,美國總統肯尼迪將在1個小時後對全美國發表電視演講,並交給了他總統電視演講的講稿,同時還有一封肯尼迪寫給赫魯曉夫的信。
多勃雷寧趕緊趕回大使館,向莫斯科彙報。克里姆林宮也亂作一團——肯尼迪不是膽小懦弱的嗎?難道要動真格的了?
晚上7點,肯尼迪的全國電視講話如期開始。
在電視講話中,肯尼迪向美國——等於向全世界——宣告了蘇聯在古巴部署了核導彈,而這一情況是美國絕不能容忍的。肯尼迪表示,將對古巴施行「隔離」(quarantine)。之所以用「隔離」而不是「封鎖」(blockade),是肯尼迪政府認為,「封鎖」還是帶有明顯的戰爭意味,而「隔離」,只是要求所有攜帶武器進入古巴的船隻,調頭離開。
電視講話之後,肯尼迪隨即宣布美國進入三級戰備狀態:183架攜帶核彈的B-47轟炸機,被疏散到美國國內33個民用和軍用機場;66架攜帶核彈的B-52升空待命;22架攜帶空空導彈的截擊機在佛羅里達海岸上空待命。
這一切,就是為了保證美國在遭受核打擊之後,在第一時間能實施「核報復」。
7
10月23日,第三回合。
蘇聯政府的聲明來了:要繼續按照協議,使用武器援助古巴,堅決拒絕美國的攔截,如果美國動手,蘇聯「將進行最激烈的回擊」!
與此同時,蘇聯和美國的另一條秘密聯繫線也在高速運轉:肯尼迪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私下裡與蘇聯大使多勃雷寧接觸。
小肯尼迪詢問:禁行令生效後,蘇聯的船隻打算怎麼辦?
多勃雷寧回答:一切照舊。
小肯尼迪警告:美國軍艦真的會開火的。
多勃雷寧回答:那就是戰爭。
8
10月24日,第四回合。
一場以整個地球命運為賭注的豪賭,拉開序幕。
美國的戰備狀態升為了二級:1436架美軍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