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篇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一座被死守的倉庫

這個故事,和一座倉庫有關,那曾經是一座千瘡百孔的倉庫,因為一群軍人的死守,這座倉庫被人永遠銘記。

1

1937年10月27日,凌晨2點。上海閘北區蘇州河北岸,四行倉庫。

那是一座六層的鋼筋水泥建築,因為是當時上海四所銀行設立的聯合營業所的倉庫,所以被上海人叫作四行倉庫。

此時的倉庫里,腳步聲聲,人聲鼎沸。

「一樓所有門窗,用沙包和糧食全部堵死!」

「二樓以上窗口,堵死一半!到時候可以扔手榴彈!」

「電源全部切斷!別讓鬼子利用電線放火!」

一道道命令被傳達下去,一隊隊士兵在倉庫內來回穿梭。

「報告長官!一切準備就緒!」士兵向一位長官報告。

「清點人數!把每個人的名字都記下來!」長官命令。

之所以下這道命令,是因為長官希望這份名冊能傳遞出去,等全體殉國後,讓國家優待烈士家屬。

然後,長官命令全體集合。

「這個倉庫,就是我們最後的陣地!」長官當著所有人的面,大聲說,「也可能,就是我們的墳墓。」

長官頓了一下。

「但是,只要我們還有一個人,就要和敵人拼到底!聽清楚沒有?!」長官吼道。

「聽清楚了!」所有士兵大聲回應,呼聲在整個倉庫間激蕩。

在之後的四天,這支殘缺不全的部隊,將被整個中國,乃至世界知曉: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五二四團。

團長的名字,叫謝晉元。

2

謝晉元,廣東省蕉嶺縣人,1905年出生。

考進廣東大學(現中山大學)的謝晉元,原本是一個地道的讀書人。但是在那個年代,他發現,空談理論或上街遊行和喊口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要改變這個國家,必須自己投入到第一線去。

1925年,謝晉元以廣東大學畢業生的身份,考入了黃埔軍校四期,投筆從戎。

1926年7月,北伐戰爭開始。謝晉元提前畢業,從一名排長做起,一路衝鋒陷陣,到了1936年,謝晉元做到了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二六二旅的旅部中校參謀。

那一年,中日之間火藥味已經四處瀰漫。謝晉元的部隊,從四川萬縣調防江蘇無錫。謝晉元立刻做了一件事——把住在上海龍華鎮的妻子凌維誠和兒子送回廣東原籍。

在與妻子告別時,謝晉元說:「我不是好兒子,也不是好丈夫,奉養年老父母,撫育年幼子女的重擔,要你承擔了。這場和日本的戰爭,會非常激烈,我們肯定會有很大的犧牲,也會有局部的失利,但我們國家一定會勝利!到時候,我親自接你們母子回上海!」

1937年8月11日深夜,二六二旅五二四團奉命從無錫出發開赴上海。

兩天後,慘烈的淞滬會戰爆發。

當時日本人喊出的口號是:「三天佔領上海,三個月滅亡全中國。」為此,日本一共在上海投入了14個半的最精銳師團,並出動了一半以上的海軍。

而蔣介石也投入了自己的血本。這場在當時遠東第一大都市上海爆發的殘酷會戰,前後有80萬最精銳的中國軍隊對陣30萬最精銳的日軍,從8月打到11月。但打到10月底的時候,中國軍隊其實已經頂不住了。

10月25日,中國軍隊在上海的大場防線被突破,全軍撤退。

這個時候,第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接到了蔣介石的命令:全師留下,死守上海!

第八十八師是蔣介石的嫡系王牌師,全德械裝備,淞滬會戰一開始就頂到了最前線——蔣介石也希望藉此讓全國各地的軍閥看到中央軍誓死抗日的決心。

但這個命令被孫元良斷然拒絕:這純粹是白送死!死得沒有任何意義!

於是蔣介石討價還價:留下一個團?

孫元良還是不同意。

最終,決定留下一個營。

當時有很多人都不理解蔣介石這一舉動:所有部隊都撤退了,為什麼還要留一支孤軍?

而蔣介石的目的,是希望留下這支堅守的部隊,讓全世界看到,在上海,中國軍隊仍在抵抗日本人,他一直希望獲得國際的關注,以及隨後的干預。

而這支註定有死無生的部隊,就是五二四團一營。謝晉元其實是當時的副團長,團長韓憲元犧牲,他代理團長。

10月27日凌晨,謝晉元率五二四團一營進駐四行倉庫。當時全營其實只有400人左右,為了迷惑日軍,號稱「八百人」,所以才有了後來的「八百壯士守四行」。

於是,就發生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3

10月27日,清晨。

大搖大擺來到蘇州河邊的日軍,被四行倉庫里突然射出的子彈打蒙了:中國軍隊不是全撤了嗎?怎麼還有部隊在這裡?

整整一個上午,日軍沒敢行動。

在摸清了情況之後,當天下午,日軍對四行倉庫完成了包圍,開始大規模進攻。

一時之間,槍林彈雨,彈片橫飛。

四行倉庫獨特的地理位置,給謝晉元的孤軍創造了一個有利條件——倉庫三面被日軍包圍,但南面與英租界相連。

當時的日軍,還不敢動租界。

所以,儘管槍聲激烈,但日軍不敢動用飛機轟炸,也不敢炮轟。在基本相同的武器條件下,視死如歸的中國軍人又居高臨下佔據了守勢,日本人的頭就一下子大了起來。

而兩岸的上海市民卻沸騰了。

「還有一支中國軍隊沒撤!他們還在打鬼子!」

這個消息,在上海市民中迅速傳播。到了27號下午,蘇州河岸邊,居然聚集了上萬名上海市民。

雖然不遠處就是彈片橫飛的戰場,但隔著蘇州河圍觀的上海市民卻沒有躲開的意思。他們看到謝晉元的士兵幹掉日本士兵或炸毀日本戰車,就一起拍手歡呼,齊聲叫好。看到日本軍隊想偷襲,就齊聲喊叫提醒中國士兵,還用大黑板寫字和畫圖向倉庫里的中國士兵預告。

知道倉庫里留守的中國軍隊可能會缺少食品和藥物,上海市民自發組織起來,捐贈食品和藥品,第一天就通過租界送進去2萬張大餅和各種水果、藥品(當時上海的流氓大亨杜月笙也出力頗多,參閱《「上海皇帝」的正面與反面》)。

在上海市民裡面,有一個22歲的女孩,叫楊惠敏。當時她看到,四行倉庫的三面都飄揚著日本的太陽旗,而南面飄的是英國的米字旗。作為當時戰地服務隊童子軍的楊惠敏,就希望能為謝晉元和他的壯士們做些什麼。

27日夜,楊惠敏冒著生命危險,爬過當時上海的西藏路,通過四行倉庫與英租界相接的煙雜店,送進去一樣東西。

10月28日清晨,東方慢慢露出魚肚白,一大早就來圍觀的上海市民,發現四行倉庫樓頂,居然升起了一面國旗。

那一面國旗,由兩根竹竿接在一起當旗杆,在一片日本太陽旗和英國米字旗中間,迎風飄揚,分外顯眼。

20個左右的中國軍人,在樓頂,面向國旗,肅穆地敬軍禮。

對岸的上海市民頓時沸騰了,很多人脫帽致禮,而更多的人瞬間就流下了熱淚。

人群忽然爆發出了齊聲的呼喊:「打倒日本!」「我們必勝!」「中華民族萬歲!」

4

戰鬥越來越慘烈。

第二天,10月28日,日軍對四行倉庫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衝鋒,謝晉元自己都拿起槍站到窗口開始狙擊日軍。

但日本人想出了一個法子:他們找了一塊厚鋼板,由十幾個日本突擊隊士兵托舉在頭頂擋住子彈,向四行倉庫的底樓突進——他們準備用隨身攜帶的炸藥包,炸開四行倉庫底樓的牆體,打出一個突破口。

關鍵時刻,敢死隊員陳樹生站了出來。他在自己身上綁滿手榴彈,拉了導火索,就直接從窗口跳了下去,與那個突擊隊的十幾個日本士兵同歸於盡。謝晉元當時就在窗口,淚流滿面。

陳樹生是四川人,之前他已在一件白汗衫上,給遠在家鄉的母親寫下了血書:「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像這樣的遺書,四行倉庫里一共有298封。

10月29日,謝晉元給師長孫元良發了一封信:「誓不輕易撤退,亦決不做片刻偷生之計。在晉元未死前,全營官兵必向倭寇取償相當代價。」「決不負師座,不負國家!」

10月30日,孤軍堅守四行倉庫四天之久的謝晉元將士,已經把日本人惹得惱羞成怒——他們終於調集了37毫米口徑的平射炮開始猛轟四行倉庫,然後開始四處縱火焚燒,甚至完全不顧國際公法,開始向倉庫內發射瓦斯彈。

日軍揚言:將不顧一切後果,採取極端手段,對付中國守軍!

無論是實際攻勢還是口頭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