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聞篇 往事並不如煙 兩個大總統,你選哪個?

這個故事要說的是兩個總統。一說起總統,我們總會想起美國,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中國的總統,一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臨時大總統,一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總統。

1

1912年2月13日的這一天,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次重要的權力更替。

南方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就在這一天,將總統之位讓給了北方的袁世凱。

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

對於這件事,從初中到高中的歷史教科書的敘述,一般是給人這樣的印象:一直領導革命的孫中山不忍國家繼續遭受戰火,高風亮節,選擇讓位,而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

所以相信有不少人一直會有這樣的不忿:孫中山怎麼那麼傻?如果換作我,肯定不讓!

所以,今天我們就要來討論這個問題:回到那個中華民族走向共和的黎明前夜——處在當時的環境——到底誰更適合當大總統?

2

我們首先來看看,保障登上權力最高寶座的第一要素:槍。

「槍」就是軍隊,槍杆子里出政權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一聲槍響,全國革命形勢星火燎原。但有一點必須看到的是,以幫會起家的「同盟會」以及各種革命團體,進行革命乃至取得成功的主要依託力量,其實是清朝在各地的新軍(除上海、廣東和廣西是民兵商團起義外,其餘各地都是新軍起義)。

新軍是甲午戰爭慘敗後,清朝政府痛定思痛,決定有別於八旗兵和綠營,按照西式方法操練、裝備和建制而建立的,是全國最有戰鬥力的軍隊。

而最早體系化操練新軍,建立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就是袁世凱。

憑藉當年的「小站練兵」,袁世凱建立了一支忠於自己的強大軍隊,培養了一批後來赫赫有名的北洋系將領:馮國璋、段祺瑞、王士珍、曹錕……到了辛亥革命前夕,以當初袁世凱編練的新軍為基礎,全國的新軍完整編製達到14鎮(一鎮基本相當於現在一個師)、8個混成協(相當於旅)、4個標(相當於團),而其中無論是從戰鬥素質還是武器裝備上,遙遙領先的,就是袁世凱的「北洋六鎮」。

相比之下,孫中山其實是赤手空拳的,身邊除了一批熱血沸騰的革命志士外,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一兵一卒。

當時,革命軍和北洋軍的戰鬥力差距到底大到什麼程度?

我們以清軍反攻湖北軍政府佔領的武漢三鎮戰役為例。

1911年10月30日,袁世凱仔細盤算好了局勢,在清廷的催促下,乘坐專車進駐湖北孝感,親自督戰北洋軍對起義的湖北軍政府發動全面進攻。

與袁世凱同時抵達武漢前線的,是被革命黨人稱為「軍神」的黃興。黃興抵達時,當時的湖北軍政府都督黎元洪專門讓人做了一面大旗,上書「黃興到」三個大字,然後派人騎馬舉旗,在武昌和漢口的街道上來回奔跑,沿途歡聲雷動。

然而在袁世凱的強大軍事實力面前,根本就沒什麼用——同樣是新軍對新軍,但北洋軍只用了兩天,就攻克了漢口。

按照當時在漢口的英國傳教士埃德溫·丁格爾回憶:「革命軍中有許多軍官,然而看上去全無秩序。每個人都隨心所欲,各行其是。」

從黃興後來組織的一場試圖收復漢口的反擊戰中,多少可以看出當時革命軍的實力。

按黃興的計畫,革命軍應該分三路出擊漢口,結果第一路的成炳榮部把出擊方向搞反了(因為成炳榮喝醉了),官兵們走冤枉路走得筋疲力盡,結果無法出擊;第二路楊選青部根本就沒行動,因為楊協統(旅長)當天結婚;第三路由黃興親自統帥部隊,結果手下的甘興典部帶頭潰逃,攔都攔不住。

北洋軍攻克漢口,在與清廷進行各種討價還價和恐嚇威逼之後,如願成為「內閣總理」的袁世凱在11月17日,又命令悍將馮國璋率軍進攻漢陽——9天之後,漢陽陷落。

攻克漢陽後,清軍完全可以一舉拿下武昌,徹底端了湖北軍政府的老巢,但袁世凱卻下令馮國璋停止攻擊。

袁世凱需要湖北軍政府的存在,因為那是他和清廷討價還價的重要籌碼。

在之後的時間裡,袁世凱的軍隊將炮口對準武昌,一邊和革命黨議和,一邊逼清廷退位。其間不開心時,就下令向武昌城開幾炮,震懾下革命黨。

在袁世凱的軍事實力面前,革命黨人完全像是被他捏在手裡的小鳥,根本動彈不得。

3

比拳頭,比不過,那麼再來看看第二個要素:錢。

對於百廢待興的政府來說,錢有時候可能比槍更重要。

讓我們把鏡頭對準1911年10月12日,辛亥革命剛剛爆發時的孫中山。

按照孫中山自己親筆寫的《革命原起》中記錄,那一天,他並不在國內,而是在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的一家旅館裡睡覺。

那天,孫中山一覺睡到中午,醒來後,得知了武昌起義的消息。

但是,孫中山並沒有選擇立刻回國。

他曾說過,自己最快20天就可以返回國內,親自參加戰鬥「以快平生」,但他之所以沒有那麼做,是因為他認為此時他自己最大的作用,不應是在國內的革命前線,而應是在「樽俎之間」——去和西方列強應酬。

去和西方列強會面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要籌錢。

孫中山首先寫信給美國國務卿要求會晤,但沒有得到任何迴音。

隨後他就離開了美國,去了英國,當時他希望能得到50萬英鎊的借款,但是,最終沒有拿到一分錢。

隨後他又去了法國,他試圖向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貸款,但又遭到了明確拒絕,他得到的回覆是:「四國銀行團 對此態度完全一致。銀行團和它們的政府決定就財政觀點方面嚴格採取中立,在目前情況下既不發行貸款,也不預付款項。」

孫中山無奈之下只能起身回國,在1911年12月25日回到上海。

在孫中山還沒抵達上海之前,就有輿論在說,孫中山這次回來,帶回來很多錢,甚至還帶回了軍艦。而孫中山在抵達後回答《大陸報》採訪時說:「予不名一錢,所帶回者,革命之精神耳!」

革命當然需要精神,但沒有錢,也是萬萬不行的。

在臨時政府成立前,孫中山曾邀請民族實業家張謇擔任財政總長(後出任臨時政府實業總長),張謇給孫中山算過一筆賬:要維持臨時政府的運轉,每年至少需要1.2億元,但臨時政府的收入,只有4000萬,還有8000萬的巨大缺口。

張謇告誡孫中山,要各國承認臨時政府,一是看政府有沒有統一的軍隊,二是看政府有沒有能力支配財政。

但何止8000萬,連計畫中的4000萬(3000萬關稅,1000萬鹽稅),都收不上來。

為此,孫中山只能發行軍用鈔票100萬,但因為政府信用不夠,很快失敗。隨後又發行中央公債1億元,結果只賣出去500萬元。

各地財政都不支持中央政府,還反過來要錢。安徽都督孫毓筠派專使到南京來要錢,孫中山大筆一揮,批了20萬元,專使拿著總統孫中山的批條去財政部領款,得到的答覆是:庫里只有10塊大洋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中山只能飲鴆止渴——向日本借款。

孫中山首先想出讓的是漢冶萍公司股權。漢冶萍公司是當時中國綜合鐵礦、煤礦和鍊鋼為一體的大型企業,日本早就垂涎已久。孫中山的提議遭遇了各方反對,尤其以當時的實業總長張謇最為激烈:其他項目都可以和外國人合資,唯獨鐵廠鐵礦不行;如果一定要和外國人合資,唯獨日本人不行!

張謇沒勸住孫中山,最終憤然辭職。但最後在巨大的壓力下,孫中山還是放棄了和日本合作。

1912年2月3日,走投無路的孫中山又會見了日本政界和財界的聯絡人森恪,森恪提出:為防止俄國人南下,臨時政府可以將滿洲交給日本來保護,以此換取日本1500萬元的資助。

面對這樣荒唐的要求,孫中山竟然答應了。「余等希望將滿洲委託給日本,而日本給革命以援助」 。

然而,日本政府的答覆更荒唐:錢不借,孫中山必須向袁世凱妥協,委託滿洲的問題我們倒是可以繼續談。

之所以孫中山會做出那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是因為當時臨時政府的財政已經頂不住了——革命軍的部隊,每天到陸軍部領軍餉的都有數十次,武漢前線的部隊,已經出現了小規模的嘩變。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錢,孫中山拿什麼來維持臨時政府?

4

沒有槍,沒有錢,那麼就比人心吧!

孫中山作為革命的先行者和領袖,在當時應該是萬眾歸心吧?

真的未必。

我們先來看看當時西方列強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