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拉里和謝爾蓋的公司願景

他從未被冠以不朽,他害怕有空靈之聲引他上路。

——約翰·濟慈

1999年1月,一名記者敲開了門羅公園一所公寓的大門,門鈴旁邊掛著一塊手寫的招牌「谷歌世界總部」。5個月前拉里和謝爾蓋剛剛從安迪·貝托爾斯海姆那裡得到他們的第一筆投資,而7個人組成的初創公司還在公寓的廚房和車庫裡打拚。(「從周一開始,我們將有6名全職僱員。本周我們有5名,上周有4名,我認為它會照此速度發展一段時間。」謝爾蓋說。)記者卡斯滕·萊姆(Karsten Lemm)並沒打算為某個前途不可限量的初創公司樹碑立傳,拉里和謝爾蓋只是他要採訪的若干企業家中的兩位,以作為德國新聞雜誌《明星》(Stern)上矽谷故事的一個部分,而且當時的初創公司層出不窮,正如春天的罌粟花。拉里·佩奇當時的商務名片上寫著他是「Google!」的首席執行官——這個感嘆號表明了一個跡象,即這兩個人渴望像「Yahoo!」那樣舉足輕重。

拉里和謝爾蓋對萊姆談了公司的創立、資金的獲得,以及為什麼他們進軍搜索引擎領域為時未晚,謝爾蓋還追加了一段評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把我們的所作所為帶給全世界。當然,那也是非常令人興奮的。而且我們認為這確實有可能引起永久性的實質變革。」

創業是一種激情犯罪。它需要動機、手段和機會。除了它的創始人,谷歌的機會無人賞識,等到別人想要效仿時為時已晚。手段和動機則剛好是拉里和謝爾蓋。谷歌是類似於蘋果和微軟那樣的公司,它對創始人極度依賴,沒有了創始人,它就不會有成就其偉大的動力。

從理論上說,1999年運營的半打公司都有可能取得谷歌今天的成就。雅虎是一流的互聯網公司,也是網路信息搜索的主要來源(儘管它當時並非一個搜索引擎)。微軟傾其所有接管了Web瀏覽器業務,推出了MSN網站,並揚言它是目前的互聯網巨頭。AskJeeves搜索引擎則被估價數十億美元。

但事實上,它們都未能成為谷歌。它們沒有拉里和謝爾蓋,也沒有他們對互聯網的深刻理解、他們福音派信徒般的熱情以及作為互聯網救世主對於「搜索」的獻身精神。拉里和謝爾蓋的直覺為他們指引著正確的方向,就像一支箭飛向靶子的正中心。正是這些要素使得谷歌獲得了如此驚人的成功。

他們同時又頑強得令人懊惱,大膽到有些魯莽,充滿著年輕人的不認輸勁頭。他們是出現在正確時間的正確人物,是互聯網時代開端的網路技術專家。

不過造成這種差異的,並不只是拉里和謝爾蓋對搜索的獻身精神。他們也作出了正確的商業決策。令人稱奇的是,儘管過去缺乏商業經驗,他們還是取得了成功。在創辦谷歌之前,他們所有的經驗只是拉里在密歇根大學焙果店裡一學期的打工生涯。

然而在短短10年間,他們努力把谷歌變成了一個擁有2萬名員工和200億美元收入的公司。僱員人均收益達到了100萬美元,是技術領域最高的收益之一。(微軟的收入約為僱員人均70萬美元。)

拉里和謝爾蓋顯然是做了一件正確的事情。這件事情是基於他們的理想主義和殺手本能。他們在2004年上市招股說明書中所總結的任務陳述是「為世界做一些偉大的事情」。與大多數提供搜索和門戶服務的其他公司不同,他們明白人們迫切需要更好的搜索方法,而他們擁有這樣的方法,這很重要。這種態度從一開始就主導著他們的思想。

一些人質疑「理想主義」一詞的使用。事實上,谷歌最初公布的任務中並沒有提到為世界做偉大的事情。在1999年6月之前,在公司網站倉促公布的任務只是說:「為了使人們更容易在網路上找到高質量的信息。」

但即使是這樣的任務也不簡單。高質量信息的發現確實改變了世界。這裡的關鍵在於,拉里和謝爾蓋毫不妥協地致力於這一任務。

當謝爾蓋和拉里在2004年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他們在給華爾街的信中列入了以下陳述:「搜索並處理世界上的所有信息,這是一項特別重要的任務,這項重任應由值得信任並對公眾利益感興趣的公司承擔。」

Turn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吉姆·巴內特(JimBar)說:「他們對於營造偉大的產品真的很認真,這是史蒂夫·喬布斯的方式。我不會使用『理想主義』這個詞,但他們確有一種使命感,並將堅持實現他們的願景。他們腳踏實地、全力以赴,並由價值驅動。」

這種態度從拉里和謝爾蓋身上完完全全傳遞到了公司其他人那裡。谷歌的第一名員工克雷格·西爾弗斯坦是這樣描述的:「我相信我們能使信息時代持續進步,持續發揮作用。那裡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我猜(谷歌的)大多數人都會這麼說。」

想必當時創始人能夠想像谷歌會發展為目前這麼大的規模?是的,西爾弗斯坦說。他回憶起谷歌剛剛創立時與拉里的一次談話:「記得有一次我說過這樣的話:『是的,如果我們得到這個合同和其他合同,也許我們可以成為千萬美元的公司。』拉里說:『我們會成為一家100億美元的公司。』我當他是開玩笑。但現在我不認為那是玩笑話。(拉里和謝爾蓋)一直想著把公司做大,他們一直懷著在這一行業取得成功的信念。」

謙虛從來不是他們的特長。

只是另一種斯坦福現象

作為一對僱用斯坦福校友的斯坦福年輕畢業生,拉里和謝爾蓋在競爭對手們的眼裡無足輕重,成不了氣候。AltaVista的共同創始人路易斯·莫尼爾回憶起當時人們的態度:「這只是另一種斯坦福現象。」莫尼爾有同樣的感觸:「我第一次見到拉里和謝爾蓋時的感覺是,這些年輕人在努力做事,但市場已經飽和,我認為沒有誰會認真看待谷歌這幫傢伙。沒有人注意到谷歌的生意正在蒸蒸日上。沒有人理會他們,直到他們真正開始賺到錢,而那些早期新技術用戶也開始轉向谷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作為一家全靠廣告掙錢的公司,拉里和謝爾蓋卻從不跟風網路公司的典型戰略,即將其風投資金花到為自己做廣告,提高公眾知名度上。作為搜索支持的交換條件,他們確實在華盛頓郵報等網站上張貼過一些小條幅廣告。他們還參加過幾次會展。

但在他們創辦公司之初,他們的節儉意味著要避免昂貴的廣告宣傳。「我們抵禦了進行大規模廣告宣傳的誘惑,」謝爾蓋在2000年說,「我不確定這麼做是不是對的。我關注的是長期盈利能力。」所以他們轉向互聯網本身宣傳他們的技術辭彙。其關鍵不過是讓早期新技術用戶使用他們的產品,這些用戶具有影響力,他們會向其他人推薦,讓人們覺得使用谷歌技術是很酷的事情。在那些日子裡,拉里和謝爾蓋與早期新技術用戶促膝長談他們的故事。在使谷歌出名這件事上,他們具有巨大的熱情和偉大的本能;他們會讓記者和其他有影響力的網路作家進行作者姓名搜索,以滿足其虛榮心,用谷歌會替他們找到以往作品的事實來打動他們。對記者們的自尊心產生吸引力是一個萬全之策。

大量的報道蜂擁而至,以至於他們使「Google」變成了一個動詞。雅虎耗資數百萬美元用於巧妙的電視廣告問語:「你Yahoo了嗎?」但從未有人說他們做到了。

正如事實所證明的,這種手段使谷歌沒必要再做廣告。通過電子郵件和在線評論的宣傳,公司發展得如此迅猛,以至於拉里和謝爾蓋從來不需要花這筆錢。

一大批觀察員正準備就谷歌最終成為最重要、增長最快的互聯網公司發表看法。當然許多人認為,是谷歌的技術優勢給公司帶來了一個巨大的起步優勢「。它們的PageRank構想——讓網站發言者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網站——是一個很棒的點子,」莫尼爾說,「PageRank的構想絕對高明。它是一個巨變。」

不過,鏈接計算是任何搜索引擎都能做到的。不要忘了,當拉里創建PageRank時,他是受到了AltaVista鏈接跟蹤技術的啟發。區別在於,拉里和謝爾蓋認識到了蘊含其中的重要性,而技術領域的其他人都忽視了這一點。

不過,競爭對手們都一致聲稱,Page Rank沒什麼大不了的。Lycos搜索引擎的前任首席執行官羅伯特·戴維斯(Robert Davis)說:「很多人都談到他們的偉大技術,坦率地說,我認為那與他們的成功沒多大關係。PageRank沒有那麼大的創新性。Lycos做了同樣的事情,那是Lycos的技術核心。」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埃里克·布魯爾(EricBrewer)是Inktomi搜索引擎的創始人之一,他也有同樣的認識。「大多數關於谷歌的文章都是不準確的。舉例來說,有人說是PageRank成就了他們。這純粹是一派胡言。創新發明和市場化都很重要,但PageRank只是作了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