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敵人,是亡靈!

重耳即位以後,晉國跟秦國的關係會變得如何呢?

其秋,周襄王弟帶以翟伐王,王出居鄭。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難於晉、秦。秦繆公將兵助晉文公入襄王,殺王弟帶。

就在晉文公即位的這一年,周室爆發了王子帶之亂。周襄王被翟人趕走,翟人立他的弟弟帶為王。襄王為了奪回王位,第二年便向晉、秦兩國告難,希望請晉國跟秦國來幫忙。這是一個發展霸業的好機會,因此兩國都同意出兵。

請問各位,從「秦繆公將兵助晉文公」這句話來看,在這場戰事中,秦和晉誰是主角?

相信各位都能看出,當然晉國是主角,為什麼?因為晉國大而秦國小,晉國強而秦國弱,各位不要看晉國歷經內亂,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晉國只要得到好的國君,它的國力絕對在秦國之上。這次晉國在秦國的幫助下,把王弟帶給殺了,於是平定了這場王室之亂,完成了尊王功業。

二十八年,晉文公敗楚於城濮。

齊桓公死後,當時天下公認的兩大超級強國就是晉國和楚國。北方的晉國想要南下,而南方的楚國想要北上,因此兩國勢必一戰。

當年重耳逃亡在外,前後一共漂泊了十九年之久,他先去母家的狄國,後來又歷經衛國、齊國、曹國、宋國、鄭國,終於到了楚國。在這段漂泊之旅中,重耳備受羞辱,但楚成王卻對重耳極為禮遇,讓重耳感激涕零。有一次,楚成王問重耳:「如果有一天你能回國即位,你要怎麼報答我呢?」

我想楚王期待聽到的答案,不是「晉國願割讓土地以為謝禮」,就是「晉國從此願唯楚國馬首是瞻」吧!但重耳卻回答:「楚國物產豐隆,我實在想不出能報答您什麼。」

這位仁兄,真是個避重就輕的高手!可是楚成王沒達到目的,又怎會放棄?他不斷追問,最後重耳只好說:「實在不得已,日後與您戰場上為敵,我會退避三舍(九十里)來報答您。」

楚成王聽了重耳的話,他高不高興呢?當然不高興。但從這句回答就可以看出,重耳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一個人在外漂泊十幾年,能聚集一群忠心的臣子,堅持不改回國得位之心,這雖是難能,但還算不上可貴。為什麼呢?因為這麼做有很多原因,有些人是慾望野心使然,有些人是沒有退路,有些人是因為利益團體已經形成,不能輕易言退。這些最多只能說是韌性過人,未必境界有多高。

重耳面對天下超強的統治者,前途亦在對方一念之間,而他仍然不願鬆口,選擇這麼回答。這就可以看出他心中始終以晉君自居,絕對不肯輕易出賣晉國的任何利益!比起重耳來,夷吾不過一個骯髒小人而已。窮,氣不改;達,志不改。這才是英雄氣!這才配稱天下霸主!

後來的發展果然被晉文公料中了。晉國與楚國為了爭奪天下霸權,在曹、衛之地展開了會戰。晉文公一見楚軍,果然「退避三舍」,向後撤退了九十里。結果楚軍士氣高漲,統帥子玉立刻決定率軍突進,結果就這樣沖入了晉軍的陷阱中,在晉、宋、齊、秦四國軍隊的聯合攻擊下,楚軍在城濮之戰中大敗。

城濮之戰決定了晉文公的霸主地位,晉國正式成為天下第一強國。

三十年,繆公助晉文公圍鄭。

當年重耳流亡時經過鄭國,鄭文公對其無禮,得罪了重耳。等重耳回國即位後,鄭文公懼怕晉國的報復,於是便加入楚國的陣營來對付晉國。所以現在晉文公打敗楚國之後,準備要新仇舊恨一起算賬,便聯合秦穆公前來進攻鄭國。

各位應該可以看得出,自從秦穆公把晉文公送回晉國以後,兩國關係真是好得不得了。晉國女婿每次號召多國部隊出兵,秦國岳父必然是最忠實的支持者。可是秦國跟晉國真的親如一家嗎?在這一次的事件後,各位就會明白了。

晉、秦兩大強國一起包圍鄭國,鄭國面臨著亡國的危機。該如何解決這個危機呢?結果鄭國只派了一位大夫出馬遊說,就讓秦、晉兩國立刻退兵。這位了不起的大夫名叫燭之武,這個故事就是《左傳》中鼎鼎有名的「燭之武退秦師」。

鄭國位居中原要地,背後的楚國已不可靠,晉國此次勢在必得。請問如果你是燭之武,你要用什麼方法,讓兩大強國退兵?

燭之武的辦法是,單獨去見秦穆公。

鄭使人言繆公曰:「亡鄭厚晉,於晉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晉之強,秦之憂也。」繆公乃罷兵歸。晉亦罷。

他對穆公說:「鄭國滅亡了,只對晉國有好處,對秦國沒有任何好處。」為什麼呢?因為鄭國的位置離秦國遠,離晉國近,秦國到鄭國中間還隔著晉國。鄭國如果被滅亡,秦國根本控制不了這塊土地,最後一定是落入晉國的手中。結果晉國得到了土地,請問秦國又能得到什麼?

各位可能會想,難道晉國不會補償秦國其他的東西,例如財富或人口嗎?可能會,但是再怎麼補償,都比不過晉秦局勢的根本關鍵。燭之武正是看清了這個關鍵,才敢前來說服秦穆公。

這個根本關鍵是什麼?那就是「晉之強,秦之憂也」!

在過去的歷史中,秦晉兩國曾經無數次作戰,互相覬覦對方的土地,換作你是秦穆公,你能放心這樣的鄰國繼續強大下去嗎?今天晉國不打秦國,只是基於它的善意,問題是「善意」這種東西,能夠作為國際政治的根本嗎?

很悲哀的,答案是「不能」。如同各位都很熟悉的十九世紀英國首相帕默斯頓(Palmerston)那句話:「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利益」才是國際政治的根本,人與人之間或許未必如此,但國與國之間確實如此。晉國跟秦國關係再怎麼好,也改變不了「晉之強,秦之憂也」這個根本事實。

穆公聽了燭之武這句話,立刻撤兵回國。從穆公這個反應就可以知道,燭之武真的說中了穆公的心事,穆公內心深處真的憂心這個問題。關於燭之武對秦穆公所說的話,《左傳》中還有另外一段記載:

見秦伯,曰:「……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還也。」

燭之武對秦穆公說:「晉國的貪慾會滿足嗎?它向東降服鄭國之後,也會想向西擴張土地,如果不從秦國那裡奪來,又從哪裡取得?秦國失去土地而使晉國得利,希望君上好好想一想。」秦穆公聽了很認可,決定和鄭人訂下和平盟約,接著便撤兵。

當晉國得知秦國撤兵時,晉國大臣子犯的第一反應竟然是,提議立刻進攻秦軍。

等等,朋友幫你去毆打弱小,中途決定不幹了。你可以不高興,甚至怪朋友不幫忙,可是沒有反過來把朋友打一頓的道理吧?這可以看出晉國君臣對秦國的疑懼和不信任,幸好晉文公最後阻止了他。各位讀到這裡就會明白,前面所問的秦晉是否真的親如一家,它的答案究竟是什麼。

秦穆公一撤兵,晉國也立刻撤兵了。難道晉國獨力滅不了鄭國嗎?當然不是。問題是,晉國如果堅持自己攻打下去,鄭國守城對抗,晉國的軍隊要損失多少人?各位要知道,在古代的戰爭中,以攻城的死傷最為慘重。所以《孫子》才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

更重要的是,秦國已經撤兵回國,實力完整無缺,就在你晉國的背後虎視眈眈,晉國難道能夠放心?晉國實力一旦受到嚴重損害,當初被你打敗的敵人如楚國,難道不會捲土重來嗎?

「晉之強」是「秦之憂」,反過來說,「秦之強」又何嘗不是「晉之憂」?

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

晉文公即位的時候,已經六十二歲。即位九年後,晉文公就死了。晉文公在時,秦國可以說唯晉國馬首是瞻。如今晉文公不在了,試問秦國會做何打算?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發生了一件事,有人向秦國出賣鄭國。據《史記·鄭世家》記載,這個人是鄭司城繒賀;而據《左傳》的記載,這個人是戍守鄭國的秦大夫杞子。不過在這裡是誰出賣的不重要,重要的是穆公買不買?我們就從這裡的反應,來看看穆公心裡究竟在想什麼。

鄭人有賣鄭於秦曰:「我主其城門,鄭可襲也。」

這個出賣鄭國的人說:「我是掌管城門的人,只要有我配合,秦國可以輕易攻下鄭國。」

秦國的志向就是東進,對穆公來說這真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啊!

這是一個進入中原的大好機會,機會稍縱即逝。請問如果你是秦穆公,你出兵還是不出兵?

穆公立刻問蹇叔和百里奚的意見,各位猜他們兩個人會怎麼回答?

繆公問蹇叔、百里奚,對曰:「徑數國千里而襲人,希有得利者。且人賣鄭,庸知我國人不有以我情告鄭者乎?不可。」繆公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