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嬴政的選擇 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

接下來,秦始皇召開了他施政以來的第一次重大會議,這次會議不但決定了秦朝統治天下的國策,更影響了中國以下兩千年的歷史格局。我們來看看這次事關重大的會議,到底在談些什麼。

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

丞相王綰及大臣們向始皇提了一個建議,那就是為了安定遙遠的燕國、齊國、楚國等新征服地區,請始皇分封兒子們為各地之王,用分權的方式來統治這麼龐大的國家。

這是周朝就用過的辦法,也就是希望始皇恢複過去分封諸侯的封建體制,而非實行所有的地方官員都由中央派任的郡縣體制。

始皇聽了這個建議後,決定召開會議,叫群臣來議論此事,結果是:

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

群臣幾乎一面倒的,都認為這樣做是比較好的辦法。

我說「幾乎」,就是還有一個人反對。那個人是誰呢?就是始皇時的名臣李斯。

李斯的理由是什麼呢?各位讀到這裡不要心急:

請你把書合起來,靜下心來想,如果你是秦始皇,在面對這樣的局勢,聽到這樣的議論時,你覺得哪一種做法更好?如果你是李斯,你反對這件事的理由是什麼?

把所有的問題從頭到尾想過一遍以後,再打開書,我們來看李斯怎麼說。

李斯一人獨持反對意見,而他說服了秦始皇。他說: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

周文王、武王的時候,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天下去,剛開始都是和樂一家。可是一代一代過去,親戚關係也越來越疏遠,最後到了春秋戰國時,這些同姓子弟的國家之間彼此攻擊,好像仇人一樣。周天子根本沒有能力去阻止他們。

李斯的意思無非是,分封子弟必然重蹈周朝的覆轍。在他來看,最好的辦法還是實行郡縣制,所有的官員都由中央派任。那怎麼處理諸子功臣的問題呢?只要給錢就可以了,給他錢讓他享受富貴,可是絕對別讓他擁有自己的土地、人民、軍隊,這樣他就沒有反抗的能力,中央就容易控制地方。

但李斯所說不止於此,注意下面這兩句,這才是秦朝立國最重要的核心精神,來看看他們用什麼方法統治這個天下。

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

怎麼樣才能夠讓天下安寧?只要天下沒有人敢持有和我不同的意見,不就自然安寧了嗎?

大家都聽我的,不準有其他意見。從中央到地方,整個天下只能有一個意志、一個領袖、一個力量,這就是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面對第一次天下統一的時候,所提出來統治天下的方法。

這個方法好不好呢?不要急,歷史學不談空話,所有的判斷都要用事實來檢驗。接著往下讀,各位就會看到這個政策貫徹到最後,會是怎麼樣的結果。

我只提示你們一點,各位好好思考,世界上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是自然之理。「天下無異意」,這可能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