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從張良的故事談起 故事的第一個道理

不用擔心,你剛才想的事情在以後都沒有應驗,只是為了幫助各位了解張良的心境。因為接下來張良就要遇到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轉折,他將會遇到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人物。

每一個人的生命,或多或少都會碰到命運轉折的機會。人跟人的成就差別,就在於能不能把握住這樣的機會。有的人抓住了,從此一飛衝天;有的人沒抓住,從此就只好自怨懷才不遇,蹉跎一生。

那麼,張良又是如何呢?我們看他遇到了誰。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

有一位老人家,朝著張良走了過來。為什麼這裡強調他「衣褐」呢?因為古代衣服的顏色與質地代表著一個人的身份地位,穿著褐衣的多半是低下階層之人。像這樣的一個人,一般人是看不上眼的。可是你們看看,這一段怎麼寫這位老父。

「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老父在張良面前,直接讓他自己的鞋子掉到橋下去。

這裡要細心揣摩。我問各位,從「至良所」這三個字來推斷,各位認為老父和張良是偶遇,還是老父故意有目的而來的?

聰明的朋友從「至良所」三個字就知道,至少在太史公的認知之中,老父是有意而來的。而從後面所發生的事情來印證,他也確實是有意而來的。

老父讓他自己的鞋子掉到橋下以後,回頭跟張良說:「小子,到橋下面幫我把鞋子撿上來!」

一個穿著很窮酸的老人家,當著你的面故意讓鞋子掉到橋下,然後叫你去撿鞋子,你會怎麼做呢?

注意哦!這一刻,趕快再把書合起來。想像你就是張良,你該怎麼辦?

我們現在把書打開來,看看張良會怎麼做。下面這六個字,絕對出乎各位意料。

良愕然,欲毆之。

張良當場覺得十分驚愕,想揍這位老人家一頓。

我每次讀這一段都很想大笑,這才像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血氣方剛的表現。從這個表現來看,張良就算再優秀,其實還是沒有脫離年輕人的習性。

為什麼呢?因為膽氣夠的年輕人,通常很難忍耐自己的血性,這樣的人才會去刺殺秦始皇。

但是,張良有沒有打他呢?

為其老,強忍,下取履。

沒有打。

人都有感情,但人跟人之間的差別,就在於你是用感情控制理智,還是用理智控制感情。不要急,在後面我們還會花很多時間講這一點,因為這和人的成就很有關係。

「為其老,強忍」,看到沒有,因為這個老頭子實在太老了,張良怕一拳打下去不知道會惹出什麼麻煩,他現在還是被天下通緝的狀態,能不惹麻煩就不要惹麻煩。張良忍下來了沒有?忍下來了。可是你看這史書上寫的,他是「強忍」。他不是自然而然忍下來,是強行讓自己忍下來。他不但忍下來,還下去幫老父把鞋子撿上來,這就難能可貴了。

但老父的反應是什麼呢?

是說「謝謝」嗎?不是。

父曰:「履我!」

老父接下來說的是:「幫我把鞋子穿上!」

你看這句話講得多不客氣,不但沒有道謝,還要張良幫他穿鞋。

合上書,想想如果你是張良,你該如何反應?

想清楚了後,打開書。

你們注意看,下面這一步才顯示出這個年輕人不同凡響之處。

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

注意最後這一句,「履之」還不夠,張良「跪履之」,「跪履之」還不夠,張良「長跪履之」。

這想表達什麼呢?太史公透過張良這個動作,看出他終於明白了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什麼事情?就是「忍」。

但只是明白了「忍」還不夠,張良不只是忍。注意「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就是告訴你:

人生要麼不忍,既然已經忍了,就要一忍到底。

「長跪履之」就是在講「一忍到底」這件事情,因為你如果不能一忍到底,讓人看出你是強忍,你的忍半點價值都沒有。為什麼呢?下面我會解釋。

張良做出「長跪履之」這樣令人吃驚的動作,老父又會如何?

父以足受,笑而去。

老父直接伸出腳,就坦然讓張良幫他把鞋子穿上,接著立刻大笑離開。

我們來看看張良的反應是什麼。

良殊大驚。

這是什麼意思呢?注意,人跟人之間,特別是高手跟高手之間的交手,往往是不必形於語言文字的。形於語言文字靠長篇大論講道理,在中國傳統思想來看,那都是低層次的事情。高手跟高手之間交手,往往三言兩語,往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雙方就知道對方的高下。

舉這個例子來說,老父要張良幫他穿鞋子,是老父欲驚張良,而張良不驚。我見你的面,我先要驚你,讓你明白我是什麼樣的人物。

張良「下取履」「因長跪履之」,是張良欲驚老父,而老父不驚。這都是出乎一般人意料的行動,因為出乎人的意料才叫作驚。

老父「以足受,笑而去」,是老父又驚張良。我們看張良的反應是什麼,「良殊大驚」!

你看誰贏了誰輸了?雙方這樣三言兩語幾個動作,一共交手了三次,最後老父不驚而張良大驚,老父大獲全勝。

你看張良接下來的反應。

隨目之。

眼睛跟著老父的身影走,可見張良此時已知道這個老父不是一般人。

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

老父離開了一段很長的距離以後,又回來了。讀中國書不能太拘泥文字,有很多意思隱藏在字裡行間,甚至在文字背後,所以才叫「從無字處讀書」,你要懂得文字表面沒有講出來的意思是什麼。在這個範例中,我請問各位:「此時張良還在不在原地?」

當然還在,不然老父是跟空氣說話嗎?你從張良還在原地這件事情,就知道張良預料到老父一定會回來。不然他沒走,難道是因為老父掉了錢,所以踩住錢不願意離開嗎?

而老父會回來,是不是也知道張良會在原地等著他。你從兩人的這個動作就知道,雙方已經明白了對方是什麼等級的人物。雙方等級相同,在歷史上才能構成佳話;如果雙方等級差了太多,只要老父沒回來或張良沒在原地等他,這個故事就會變成笑話。

好,老父回來了以後說什麼呢?他說「孺子可教矣」!既然說可「教」,老父一定「教」了張良什麼。就從剛才那些動作,張良就明白了,老父要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忍」。

看到這裡,各位一定會問:「這能叫作教嗎?」

這當然叫作「教」,各位不要以為教育就是像我現在做的這種,一字一句講解長篇大論才叫教育。中國的教育方法有很多種,嚴格來說,只有儒家才逐字逐句講解,道家講的是「點化」。而老父正是道家人物,他只要三言兩語把最重要的東西點給你就夠了。你的水平夠,你的悟性夠,他才肯定你孺子可教。

所以道家思想永遠只能在上層最精英的人之間傳遞,儒家則是什麼人都可以教,這是道家跟儒家在教育上最大的不同。各位不能夠只把中國的文化就看成只有儒家,在張良之前,中國上古已有非常深厚磅礴的文化累積,絕不是只有儒家而已。

注意看老父下面怎麼說:「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就是等五天之後,天都已經亮了的時候,和我相會在這個地方。

如果你是張良,聽到老父這麼說,你會怎麼反應?

良因怪之,跪曰:「諾。」

張良為什麼「怪之」?因為他知道這個老父不是一般人。既然知道這是高等級的人物,就恭敬地跪坐在地上答應了。中國古代的人講話文雅,秦漢人答應人不會說「是」,而會說「諾」;稱讚一件事情不會說「好」,而會說「善」,這是古人講話的方式。

老父教會了張良「忍」,這在蘇軾《留侯論》中就已談過,但他只見其一,不見其二。光只有「忍」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忍」到底為了什麼?沒有目的地忍耐,和縮頭烏龜有何不同?

事實上,老父教張良的還有第二個道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