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很少人知道紋身的美麗,而為這種秘密紋在皮膚之藝術所感動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這很可能是由於先入為主的偏見所造成的,譬如:看到街上的粗工或販夫走卒之類的古銅色皮膚上,有著生手所紋的黝黑的蚯蚓後,即認為這就是所謂的紋身;或者認為不論男女,凡是紋身者皆為流氓、兇惡的罪犯,要不然就是居於下層階級的人渣,以及人生戰場上的失敗者,他們無視於嚴肅的歷史真相,甚至蒙蔽了自己的眼睛。人們對於紋身的看法,通常是以上兩者之一。

然而在綿延數千年的人類歷史中,對於自古流傳下來的習俗是很難尋找其根源的,不如相信其來有自還來得妥當些。

美國某一心理學家就曾說過:「紋身為性慾的表現。」

一面為長而尖銳的針;一面為刺破皮膚注入液體,亦即賜與受——很明顯地,這種風俗可視為從事性行為的兩面。

紋身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行為,雖一時遭禁,乍看之下似乎完全消失;但是,終有一天會像只不死鳥一樣地重生,紋身是不會死的。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種觀念,就連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日本人也是很難了解的。於近代的歐美各國,紋身絕非屬下層階級的專利,就在一世紀前,歐洲各王室及王侯顯貴普遍都喜愛紋身,而且蔚為風尚。

我們可從歷史上找到用針刺進玉體,而在皮膚上留下不朽圖案的王者之名,譬如英國的愛德華及喬治兩皇帝,蘇俄最後一位皇帝羅馬洛夫,及希臘的奧爾加皇帝等,實在不勝枚舉。

這股潮流之所以成為一種風尚,乃導因於日本的紋身技術受到世界各國的肯定。

明治初期,已故喬治五世 還是王子的時候,在一次東方之旅中拜訪日本,遂傳出了他紋身的消息。除了倫敦愛華德報以外,所有英國的報紙都詳細報導這件事情。但是由於當時通訊不便,所以王子紋身一事竟被下層階級的船員誤傳為一箭射穿鼻子的兩側,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英國的上下兩院立刻對這件皇室的醜聞展開激烈的論戰,在野黨的一名議員責備地說:「身為日不落國的王子,竟有如此不檢點的行為!」然而,當時的首相對這事,卻一再地答辯:「此事目前仍在詳細調查中。」其情況至為窘困。

所有的英國民眾都以恐慌的心情等待王子回國,幸好事實證明箭狀的紋身是毫無根據的。

當時英國報紙為了安撫民心,都以頭條新聞報導:

皇儲的鼻子非常健康

這不由得使人會心一笑,事實上刻在手臂上的美麗龍紋,對於大英帝國的王位繼承絲毫沒有影響。

紋身在日本被認為是「文明人可恥的行為」;同時也被法律嚴加禁止,卻因這位王子的以身試法,而開始傳到歐美先進國家的皇室。更尷尬的是,第一位了解日本紋身藝術價值的人與浮世繪一樣,並不是日本人自己,而是訪問日本的外國人。

日本的紋身藝術進化到真正的藝術,時間並不算很久,大約始於距今一百數十年前,也就是江戶天保年間 。

在爭妍鬥豔的江戶男女的皮膚上,出現了或為纖細,或為豪放絢爛而華麗的色彩,此為日本民俗史上添加了特殊的一頁,也成為大家的話題。

紋身如今已不僅是歷史事實。許多名作、傑作都已化為泥土,甚至煙消雲散,即使是鳳毛麟爪也遍尋不獲了。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藝術的生命也是短暫的。

像紋身師這種生命坎坷的藝術家,是不敢企求在百年之後得到知己的,畢竟這是份可望不可即的夢想。

隨著醫學的進步,原本無法留給後人緬懷的紋身作品。如今,也可以作某種程度的保留了,一個方法是拍照;另一個方法則是剝下紋過身的人皮,然後經特殊的加工法保存下來。

位於本鄉 的東大醫學院標本室,就珍藏了近百張的紋身人皮。

標本室位於醫學院總館的三樓,佔有一半的面積,通稱醫學博物館,每年五月的祭靈當天會對外開放。該校不愧為日本的最高學府,其標本室中藏有許多珍貴的標本,而靠近入口處在色彩耀眼的棺木中,躺著一副埃及的木乃伊,此外還有內村鑒三 、夏目漱石和其他名人死後的腦髓。也有某醫學博士夫婦死後所捐出的完整骸骨,只以一雙空洞無神的眼睛注視著人們。於玻璃架中可見,曾轟動一時的玉之井御齒黑溝殺人命案 的屍骨。然而,以上種種比起掛在牆上的這張紋身人皮,就顯得遜色多了,自然無法吸引人們的注意。

奇異的阿拉伯式圖紋,表現的是紋身師與愛好藝術者的靈魂,死後就變成一幅曼陀羅圖。

這些紋身標本都經過特殊的藥物處理,裱褙於匾額後,就是一幅美麗的彩色圖畫;同時兼具豪華壁飾的情趣。

圖形有牡丹、獅子、金太郎 的孩子。八重梧桐返回故鄉生了金太郎,但因為坂田已死,決定不返回京都而留在故鄉撫養。天延4年(976),遇到了源賴光,被視為擁有能力的家臣人選,之後成為「賴光四天王」之一。寬弘8年(1012),在征伐九州筑紫的亂賊途中,患熱病死去,享年55歲。其故鄉靜岡縣駿東郡小山町至今流傳著金太郎的傳說,祭祀他的金時神社也成為當地的重要景點。以上事迹在《今昔物語集》之前,未見任何史料予以記載,因此有人認為金太郎在歷史上並不真實存在。現在的金太郎傳說形成於江戶時代,通過凈琉璃和歌舞伎等藝術塑造,大力孩童的形象基本固定下來,大致是個手持鉞斧、騎著大熊、身穿菱形圍裙的少年模樣。自此,日本各地凡是穿著菱形圍裙的兒童常被稱呼為「金太郎」。另外,也有金太郎是足柄山女妖山姥與雷神的兒子的說法,其傳說在日本與桃太郎一樣流行。">、般若、花和尚、九紋龍等,可謂多彩鄉姿,每張標本都象徵著椎心刺骨的痛苦掙扎,每一針都注滿了紋身師的熱情與喘息,看到這些作品,令人不由得想起當時的情景。

單就一件作品而言,不可否認的,都可稱之為藝術品;但是九十張作品集合在一起,卻洋溢著一種不平常的怪異氣氛及無法形容的壓迫感向人緩緩逼進。靜靜注視標本的人,往往會無法壓抑自己的思緒,而進入一種脫離現實的奇異世界裡。

有一次,和我一起拜訪這間標本室的一位新聞記者,用極微小但卻激動的聲音說:

「唉!人死留皮——」

當時他的表情非常複雜,交織著感慨、恐懼、興奮與陶醉。

他又繼續說:

「紋身確實是一種藝術,至少被收藏於此的標本是如此,我承認你的說法是對的。但是忍受痛苦、消耗體力來傷害自己的身體是愚蠢的行為,有知識的人是不會做。」

是的,紋身是愚蠢又沒知識的行為,可是以另一個角度來看,紋身卻具有與鴉片一般的魅力,一旦成為這魅力的俘虜,就再也沒有抵抗的力量了,而在紋身迷的心中,是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紋身的。

最顯著的例子之一,就是將皮膚留在這個博物館前的雕勇會 會長村上八十吉先生。

他的紋身範圍可說是空前絕後,從前他在新富座打雜的時候,背部、腕部、股部自不待言,就連臉部、手腳指頭、耳朵、眼瞼,甚至局部部位都有,唯一留下與生俱來的白色皮膚只有手掌的內側部分。

據說在他生前,凡是於遠處看見他臉的人都會以為他來自印度或者其他地方,等到知道這是紋過的臉後,就會情不自禁地驚叫起來。

他遍身都紋有圖案,每次想到他的心境都不禁令我起雞皮疙瘩,只能說紋身是他非常執著的事吧!

也許是立場不同,不過標本室所收藏近百張的紋身標本,不也是由迷上紋身魅力的人所提供的嗎?

如果是其他的標本類,譬如肺結核、癌症等病理標本,收集起來就不會有什麼困難的地方,因為大學的附屬醫院中,本來就住有許多這類的患者,只要從中找出一些適當的病人,事情也就很容易解決。

但是,紋身標本卻不是這樣,首先,想要找到藝術化的作品就相當困難。

若是只找身上有紋身的人也不會有太大困難,走進澡堂就可以看見兩臂上紋著小小的女人名字,或是背上紋著技術尚未成熟的人像的人。但想要找出技術已臻成熟的藝術作品,就非易事了。

不論任何時代,配稱高手的紋身師數目絕對不超過十人。

明治以後,為了逃避嚴厲取締而於小巷中過著三餐不繼的生活,並繼續保護不外傳技術的紋身師,除了第一代、第二代的雕宇之之外,也只能找出雕兼、雕金、雕五郎和雕安,除了他們外,多半都是連墨還要刺朱的外行紋身師。

即使是被稱為高手的紋身師,也不能像畫家一樣隨自己的興趣在畫布上揮筆作畫,能否成為滿意的作品,往往取決於對方是否具有雪白無瑕、細緻光滑及稍帶潤澤的皮膚,就算是一顆痣或一處傷痕,也會使紋身師失去興趣。他們的理想非常高,而這種師傅是十分難求的。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