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溥儀退位後的生活 叛逆年代

同治也好,光緒也好,都經歷過一個叛逆年代。他們的叛逆集中體現在對慈禧權威的逆反態度上,結果無一例外都很慘。

溥儀上面雖然沒有一個至高無上的權威,但也是被整個家族牽制著,這無疑也激起了他的逆反情緒。年輕人一到特定年齡,叛逆的性情難免會發作。

長在深宮裡有時候也是非常無聊的,皇宮再好總不比外面世界自由,宮苑再美,也沒有大自然迷人。溥儀的英文老師,蘇格蘭人庄士敦經常對他說外面的世界有多迷人,這讓溥儀產生了濃烈的興趣,很渴望到外面的世界走走,尤其是去外國看看。

辛亥革命爆發後,中國很多人頭上還留著辮子,尤其是京城裡,留辮子的百姓相當多。溥儀作為末代皇帝,是不允許剪辮子的。如果溥儀要剪辮子的話,皇室的人就會罵他大逆不道。但溥儀確實挺煩辮子的,所以有一天偷偷讓太監為自己剪掉辮子。但這個太監不敢,哭求溥儀不要這樣干。溥儀一氣之下,自己把辮子剪掉了。

溥儀剪掉辮子後,皇宮裡一片唉聲嘆氣,大家心想,連皇帝都把辮子剪了,看來複國是沒有希望了。本來皇宮裡還有一千五百多人蓄辮子,溥儀把辮子一剪,沒幾天的工夫,皇宮裡只剩三條辮子。

後來,溥儀又戴上了眼鏡,其實他很早就有近視。宮裡人又對他指指點點,說清朝的皇帝從來沒有戴眼鏡的,這麼做是違反祖制。

這段時間,溥儀跟家裡人關係不是很好,他很希望出門看看,但大家都不同意,都說你身份特殊,萬一出去,可能被革命黨人襲擊。而且紫禁城外有護衛隊,溥儀要出去,必須跟國民政府商量,沒有得到許可是不可以出去的,即使出去,保安措施一定要周全。所以,出去一次就意味著興師動眾。

後來,溥儀買了一輛汽車,這才可以比較方便地出城。當然,每次出城,後面總會跟著幾輛車。

溥儀的老師庄士敦是個中國通,跟新文化旗手胡適素有交往。庄士敦拿出胡適的一些文章給溥儀看,溥儀對於新文化並不排斥,看了胡適的文章,頗為嘆服,便讓庄士敦安排自己跟胡適見一面。

溥儀曾回憶與胡適見面的經歷:「不久,他果然來了,他來見我已經稀奇,可是還有更稀奇的。他一見面就稱呼我皇上,我當時想,一個新文學家怎麼能稱我為皇上呢?怪事!怪事!」

對這次見面,胡適是什麼感受呢,從他給庄士敦的信中可以了解:「我沒有待很長時間,大約二十分鐘就告別了陛下,去趕赴另外一個重要約會……我必須承認,我被這件小事深深地感動了。就在這裡,我面對著我國最後一個皇帝,我面對著歷史上所有偉大君主的最後一個代表。」

青春期的溥儀越來越反感宮廷中的那一套,生活方式越來越西化。他甚至不願坐皇帝專用的金頂黃轎,反而喜歡騎自行車代步。對溥儀這些洋氣的愛好,宮裡人當然看不慣,太妃們經常教育批評,但溥儀已經很有個性了,他覺得這些東西是自己喜歡的,就應該堅持。溥儀與幾個「母親」的矛盾越來越多,兩代人之間的代溝越來越深。

溥儀後來為自己定做了一套民國將軍的大禮服,為這事他跟「首席」母親端康太妃吵了起來。端康讓溥儀的生父載灃教訓溥儀,載灃來了後,大罵溥儀:「你堂堂大清的皇帝穿著民國將軍的衣服,像話嗎?」

溥儀自然很不服氣,載灃拿他沒有辦法,畢竟兒子的身份是皇帝,總不可能動手打皇帝吧!載灃只好下令將溥儀身邊的兩個太監各打五十大板。

這事發生後,端康太妃對溥儀管教更嚴了,派遣了幾個太監監視溥儀。溥儀對此非常不滿,經常對人咆哮:「我還是不是皇上了?」

太妃最擔心的是溥儀想出國,溥儀多次流露出這種想法,溥儀一旦出國,那四百萬就沒有了。溥儀與端康的矛盾不斷升級,還是從辭掉一個醫生開始的。

這個醫生叫范一梅,曾經為溥儀治過病。端康過生日那天,范一梅沒有過來祝壽,端康一怒之下把他開除了。溥儀聽說此事,到端康面前大發脾氣:「我是皇帝,宮中的人員去留由我決定。你要這麼干涉的話,還要我這個皇帝幹嗎!」

女人是受不得氣的,何況還是自恃是母后的女人。端康立即到王公大臣面前曆數溥儀的不孝,但是大家都很沉默,只有溥儀的父親載灃安慰了她幾句。端康看拿溥儀沒轍,便把溥儀的祖母和母親叫進宮,大發雷霆。溥儀的祖母和母親只好去勸溥儀向端康認錯,這才了結此事。

溥儀的生母受到端康的折辱,回去後想不開,抽鴉片解悶,整日飲酒消愁,就這樣活活把自己給折磨死了,於1921 年9月30日自殺身亡。

聽說母親自殺,溥儀悲痛欲絕,還賭氣說永遠不再回到宮中。但是作為一個皇帝,不回宮中是不可能,所以溥儀選擇了出國留學,這次誰也攔不住他。溥儀把自己的想法一說出來,除了庄士敦之外,人人表示反對。

宮人們告訴溥儀,一旦出國的話,「優待條件」可能會作廢,因為根據「優待條件」的條款,清帝退位後,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皇帝一旦離開紫禁城的話,很有可能給民國政府以借口,取消「優待條件」。溥儀一聽,心裡更有底氣了,心想:「他們吃我的,喝我的,怕我一走什麼都沒有了。」

溥儀的父親載灃是一個非常實在非常老實的人,他每年能拿到一定的津貼已經很滿意了,所以他很擔心溥儀這一走津貼也跟著沒了。但溥儀是一個熱血青年,有很強的自尊心,他對自己的處境很不滿,雖然名義上是個皇帝,但他心裡很清楚,這一切不過是虛設。每年雖然能拿到一大筆錢,但是靠民國政府養活在他看來也是個恥辱。很多時候他寧願放棄這一切,只為換來一些自尊。

看到所有的人都反對自己出國,溥儀甚至產生了出逃的想法,民國十一年(1922年)六月三日,溥儀密會庄士敦,還讓他在宮門口準備兩輛轎車。見面後,溥儀讓庄士敦送自己到英國使館,不過庄士敦卻不同意他這麼做。庄士敦認為,出國可以,但不能偷偷摸摸,作為一個皇帝,如果偷偷溜出國,必然會在社會中引起震蕩。

庄士敦在信中已經提及此事:「陛下繼續說,等他一到公館,他打算髮一個電報給中國人民,聲明他感到繼續做無用的國家補助金領取者是恥辱的,希望不僅放棄作為退位代價而由民國政府承諾每年付給他的400萬元,並且放棄他的皇帝頭銜及其所有的附屬權利,包括佔據皇室的特權。發出這一電報後,他打算立即安排出訪歐洲,並且將麻煩英國大使一段時間,直到做好去外國旅遊的一切準備。」

民國十二年(1923年)二月,庄士敦看溥儀憋得實在太難受了,終於同意幫助溥儀出逃。溥儀讓庄士敦請荷蘭公使歐登科幫忙,一同策劃這次出逃行動。歐登科同意幫忙後,溥儀派弟弟溥傑去找歐登科,約定開車到神武門外。

就在溥儀和溥傑準備偷偷出宮的時候,載灃忽然下令,所有宮門一律關閉,嚴禁出入。載灃顯然提前知道了溥儀想偷偷出宮的消息,質問溥儀時,溥儀一概不承認。

溥儀這下絕望了,在他眼裡,紫禁城就是一座監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