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孫袁鬥法 這個總統不好當

千年帝國一夜之間實行民主,這看起來就像是天方夜譚,袁世凱雖然當上了臨時大總統,但是他能不能收拾這個局面就很成問題了。

客觀地說,在當時的局面下,中國需要的是一個獨裁強人,有民主作風的領導人不可能解決那麼多的問題。國家雖然打出了共和的旗號,但其實還是軍閥割據地方混戰,每個集團都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不光袁世凱集團是這樣,革命黨人陣營也是這樣。

在上海,青幫老大兼革命黨頭領陳其美刺殺了陶成章;在長沙,民政部長譚延闓刺殺了都督焦達峰,當上湖南都督;在北京,黎元洪借刀除掉張振武。

地方政府雖然名義上服從中央,其實各自為政,為了爭地盤,經常互相大打出手。蒙古那邊也出現了問題,活佛呼圖克圖看到南北對立,居然公開宣布獨立。沙俄率先承認蒙古獨立,還出兵佔領了新疆的伊犁。西藏那邊也不安寧,英國以保護僑民為借口,派兵入駐西藏,暗中策劃西藏分裂活動。

所以說,袁世凱面臨的也是一個非常棘手的爛攤子,當上總統後,某種責任感讓他道德有所提升。他是真的想把國家建立好,無奈事情並不如他想像的那麼簡單。用民主共和的方式管理中國讓他感到心力交瘁。

首先要解決的是財政困難,袁世凱執政的頭兩年主要靠借外債過日子。

袁世凱當總統後,任命唐紹儀為總理,唐紹儀跟袁世凱的關係非常鐵,袁世凱在朝鮮工作時,唐紹儀就是他的副手。也許是在袁世凱的授意下,唐紹儀加入了同盟會。唐紹儀跟孫中山的關係也不錯,在孫中山制定的《臨時約法》中,總理的權力甚至比總統還大。

這樣一來,在實際工作中,袁世凱與唐紹儀時時發生衝突,向「六國銀行」借款的事件最終引發了兩人的矛盾。向人借錢是有求於人,六國銀行開出的條件非常苛刻,唐紹儀受不了,拒絕向六國借款。

當時袁世凱非常缺錢,沒錢的話政府就無法運作,所以袁世凱讓財政總長熊希齡代替唐紹儀跟外國人交涉。唐紹儀加入同盟會後,同盟會就一直把唐紹儀看成是自己人。現在看到唐紹儀被人排擠,孫中山立即號召大家抗議,打著維護國家主權的口號,反對向外國人借款。

六國銀行看中國人吵起來了,宣布無限期推遲貸款。袁世凱一看,著急了。

唐紹儀看事情搞砸了,主動向袁世凱提出辭職。袁世凱千方百計挽留他,唐紹儀準備留下來,最後還是因為黨派之爭辭去總理一職。

唐紹儀一走,立即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唐紹儀走後,袁世凱想讓宋教仁出任總理,只可惜宋教仁是個理想主義者,讓他當總理他還不樂意,他的理想是自己組織政黨和內閣。

唐紹儀辭職不久,同盟會所有成員退出內閣,宋教仁辭去農林總長的職務,蔡元培辭去教育總長的職務。

看到大家這麼不給自己面子,袁世凱很窩火,後來還是忍了,號召大家要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要糾結於黨派的紛爭。

在袁世凱的提議下,陸征祥當上總理,陸征祥曾經擔任過外交公使,並非袁世凱的親信。他當上總理,同盟會那邊還能接受。總理確定後,袁世凱開始著手制定《中華民國國會組織法》,隨後,便開始準備正式選舉國家總統。

沒想到選舉還沒有開始,陸征祥就出問題了。陸征祥這個人飽受西方文化浸染,在政府工作中喜歡錶現幽默,在他眼裡,一個好的領導人首先是幽默的。在西方也許是這樣的,但是在當時千瘡百孔的中國,時不時的幽默讓人感覺很不舒服,覺得這個人毫無擔當意識,對民族的創痛根本不放在心上。所以,內閣議員們對陸征祥非常不滿。

議員們不準備跟陸征祥合作了,這讓陸征祥非常鬱悶。袁世凱出面來調停,議員們不買他的賬。政府變成了一鍋大雜燴,不同政見的人甚至在爭吵時大打出手。

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對民主共和制度感到失望,章太炎和張紹曾甚至請求袁世凱以國家利益為重,不必拘泥於細節,可以從權辦事。

後來,議員們彈劾陸征祥失職,陸征祥一氣之下,學唐紹儀一走了之。

袁世凱萬萬沒有想到共和制會有這麼多的問題,一向自信的袁世凱忽然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袁世凱畢竟是箇舊式人物,共和這種新制度讓他感到棘手。這期間,袁世凱比過去蒼老了許多,他處於一種反思與糾結的狀態中。他不知道是共和制度不適合中國,還是自己沒有能力治理好這個國家。

此時的袁世凱不再像過去那樣犀利果敢,反而顯得有些獃滯和笨拙。如果說以前他不斷地走上坡路話,現在似乎是在走下坡路。他就像一頭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駱駝。

袁世凱終於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民主共和根本不適合中國,至少現在不適合中國。

我們來看看當時中國的情況吧,中央政府相當於國家的大腦,但這個大腦無法有效地指揮手腳。地方政府根本不把中央的政令當回事,各省不但截留稅收,而且自行任命官員。此外,整個社會道德崩潰綱常廢掉也給國家帶來了極大的隱患,當時也像現在一樣,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中的違法亂紀事情也非常多。

道德崩潰後,年輕人更加迷惘,一迷惘就無法無天。很多年輕人加入同盟會等組織,他們其實是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並不是為了什麼信仰加入社團。社會上報紙越來越多,但是農民卻越來越少,土地日漸荒蕪,民生處於凋敝的邊緣。

知識分子以前靠科舉吃飯,共和制度取消科舉制後,他們一肚子牢騷,全變成了憤世嫉俗的盧梭。人人都急切地盼望社會改變,所以大家習慣於喊口號,以為只要口號喊得夠響,日子就會很快好起來。

袁世凱有一個英國顧問叫莫理循,他這樣描寫當時中國的時局:「至於中國,事情並未好轉,很少或全無成就。這裡看不見有作為的政治家氣魄,沒有始終如一的目標。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他們卻把精力用在無休無止的爭吵和規章法令上,改革也僅僅停留在口頭上。」

莫理循的話是有道理的,袁世凱想通過共和制度強國,事實證明不可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