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扶不起的大清國 血腥鎮壓革命

一個王朝的衰落一定伴隨著此起彼伏的起義,清朝本來就是外族入主中原,在康雍乾盛世時,起義尚且不斷,更不用說日益衰落的晚清了。

載灃攝政時,官僚機構已經非常臃腫,人浮於事。宣統剛繼位時,安慶就爆發了革命黨人起義。1908年3月28日,黃興在欽州發動起義。此後,全國各地風起雲湧。

除了起義之外,革命黨人還積極組織暗殺行動,最著名的莫過於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令人稱奇的是載灃並沒有殺掉汪精衛,倒不是載灃厚道,而是汪精衛朝中有人。

對於革命,統治者從來只有一個政策:鎮壓鎮壓再鎮壓。鎮壓命令雖然是由載灃下達的,但載灃委實是一個軟弱的人,看到大清帝國風雨飄搖,他經常嚇得一個人偷偷哭泣。汪精衛行刺他後,他有時嚇得連家都不敢回。

革命發生後,清廷展開了血腥鎮壓。熊成基率領馬炮營在安慶起義後,帶著一千人圍攻安徽巡撫朱家寶。朱家寶死守城池,同時命令長江上艦艇襲擊起義軍大營,起義軍很快就支持不住,往合肥撤退。兩江總督端方命令清軍毫不留情地追剿,起義軍作鳥獸散。

當然,清廷最擔心的還是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清廷要求沿海督撫要嚴防同盟會成員回國。

宣統元年(1909年),湖南發生水災,當地官紳趁機囤積糧食,抬高物價,民不聊生,許多老百姓餓死。民情沸騰,接下來可能就是暴亂了。第二年三月,長沙人民開始搶糧食。官府派兵來鎮壓,老百姓不服,幾萬人圍住巡撫衙門。湖南巡撫下令開槍,打死了幾十人。群情更加洶湧,連外國人都出來協助清軍鎮壓,最後抓了幾百人。

1910年春節期間,廣東新軍與警察發生了衝突。新軍大多是一些有革命思想的人,革命黨人倪映典趁機在新軍中發動起義,一千多人加入起義陣營。清廷派水師提督李准前來鎮壓,當場擊殺上百名新軍,生擒幾十個頭目。

這一年山東萊陽的幾千饑民在曲詩文的領導下舉行起義,圍攻萊陽城。山東巡撫孫寶琦立即派兵鎮壓,血洗起義各村,屠殺上千鄉民。

起義活動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黃花崗起義。1911年4月27日,同盟會在廣州舉行起義,清廷命令兩廣總督張鳴岐和水師提督一同鎮壓,革命之火被撲滅後,八十六個革命黨人遇難。

戰火已經在中華大地上燃燒起來,起義之火雖然一再被撲滅,但神州的上空正醞釀著一場更大的風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