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洋務運動要搞出清朝特色 列強說白了是一群狼

以前清朝統治者對洋人是拒之千里之外,現在給人打幾次打怕了,也只好採取合作的姿態了。

四個國家中,以美國最為友好,畢竟人家是反抗強權建國的,建國後又重視民權,有較強的契約意識和平等意識。美國國務卿西華德對美國駐中國公使蒲安臣說:「在中國,一切重大的問題要協商合作;在維護我們條約權利所必需的範圍內保衛條約口岸……支持中國在維持秩序方面的努力;在條約口岸內,既不要求,也不佔用租界,不用任何方式干涉中國政府對於它自己的人民的管轄,也永不威脅中華帝國的領土完整。」

美國的「合作政策」一提出來就得到了其他列強的熱烈響應,毫無疑問,這種政策能夠讓他們獲得更多的利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洋務運動也是在列強的督促下實施的,列強當然不是希望中國強大,而是希望接受他們的思想,從而能夠在中國更自由地通商。不過,在當時的情況下,這的確是一種雙贏的機制。中國落後,洋人也沒多少好處,中國經濟發展,洋人就可以把更多的產品賣到中國。

蒲安臣是美國公使,負責執行西華德的政策,由於蒲安臣推行一些「平等」「自由」的理念,贏得了恭親王奕的好感,奕對他給予了高度的信任。同治六年(1867年),蒲安臣要回國,清廷竟任命他為「一統辦理各國中外交涉事務大臣」,這等於是把清政府的外交事務交付給一個美國人,由此可見蒲安臣和奕之間的關係。

蒲安臣回國後,以清廷的外交代理人身份與美國國務卿西華德簽訂了《中美續增條約》,這個條約雖然是以平等的語氣簽訂了,但是不是平等還得看內容。在條約中,提到了兩國友好,可以自由平等地來往。這話非常好聽,其實了解美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這段時間,美國正處於經濟大開發階段,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蒲安臣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從中國引進大量的勞動力。

到光緒繼位,中國已經有二十多萬勞動力前往美國了,他們主要從事最艱苦的工作,譬如修鐵路,挖煤礦、金礦等等。事實證明,美國的「合作外交」帶有一定程度的欺騙性質,這些華工到了美國後,生命和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許多人猝死在工作崗位,最令人氣憤的是許多白人迫害華人,無辜被殺的華人不在少數。

我們再來看看教案問題,教案問題是晚清一個很大的問題,許多外交危機都是由教案引起的。傳教士與官方的衝突倒不是很明顯,教案衝突主要還是一種文化衝突,中國的許多老百姓接受不了這些洋人的上帝。再加上中國與列強的戰爭中,中國一再戰敗,這無疑在老百姓心裡對洋人留下了恐怖的印象。

百姓中盛傳教堂中的神父都是一些魔鬼,他們經常會偷偷抓走小孩,把小孩的眼睛和心臟挖出來,然後泡在化學液體中,用作實驗。在這樣一種緊張的氣氛中,民教衝突也毫不奇怪了。就拿天津教案來說吧,其實雙方都是起源於一種誤解。百姓聽信謠言,認為神父做一些傷天害理的勾當,群情洶湧,不辨真偽,把教堂包圍起來。攻陷教堂之後,接著便是我們熟悉的打砸搶燒,這些事情勢必會引起外交衝突。

清廷讓曾國藩處理教案事件,曾國藩為了息事寧人,似乎有意「偏袒」洋人,結果引起了公憤。其實曾國藩也沒有辦法,他從大局著想,不可能縱容那些暴民。暴民容易被憤怒左右,而憤怒從來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朝廷本來對曾國藩疑心很重,正好借著這個由頭,讓李鴻章替代曾國藩,曾國藩被調回原來兩江總督的位置。

接下來,我們應該重點說說日本,中國近代史最主要的精力還是和日本較量,而且在這個較量過程中,我們一輸再輸。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中的慘敗可謂是刻骨銘心,給日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國人是一個健忘的民族,我們自己倒沒有什麼,日本這個鄰居反倒有深刻的危機感。他們模仿勾踐,卧薪嘗膽,韜光養晦,在不知不覺中發展國力。

一旦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崛起,日本立即積極推行對外擴張政策,朝鮮就是日本向東亞擴張的跳板。日本積極對朝鮮展開外交攻勢,外交攻勢往往是軍事進攻的一個前兆。李鴻章特派袁世凱前往朝鮮處理日本問題,袁世凱是一個態度強硬的人,在朝鮮問題上有得有失,但最終還是沒有阻止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

至於中俄關係就更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楚的,從康熙開始,中國與俄國就沒有安寧過。伊犁叛亂髮生後,清廷曾希望俄國能夠伸出援手,但俄國毫不留情地拒絕了。俄國想佔領伊犁,控制新疆。左宗棠西征大軍來到後,與俄國進行了交涉。最終左宗棠兵鋒犀利,俄國懾於他的威勢,不得不放棄控制新疆的企圖。

這一時期是暴風雨醞釀的時期,列強環伺,而中國又缺乏一個能夠縱覽世界大勢的領袖。而且中國內部問題相當多,統治階級在許多問題上意見都是分裂的,這樣一個低效率互相牽制的政府顯然不足以應付這麼多的內憂外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