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母子冤家 潑辣母PK不孝子

慈禧原本是打算讓同治在十四歲那年結婚,沒想到同治還沒大婚就想攬權。慈禧覺得不能這麼快,婚事一拖再拖,拖到同治十七歲的時候,她才不得已給同治議婚。

選擇皇后是一門大學問,這個選擇權不在同治手中,自然由兩宮太后裁決。如果兩宮太后意見一致,那就沒問題了,一次通過。關鍵是兩個太后意見相左,慈安喜歡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慈禧則喜歡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

阿魯特氏出身名門,祖父是大學士、軍機大臣賽尚阿,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家教方面是很ok的。這個阿魯特氏一舉一動都顯得端莊典雅,很有大家閨秀的風範。富察氏容貌更艷麗一些,同治嫌她舉止有些輕浮,母儀天下的功夫不夠,所以決定立阿魯特氏為皇后。

聽說同治做出的決定,慈禧火冒三丈,這兔崽子,咋就處處跟親娘作對。沒辦法,同治就是跟慈安要親一些。慈禧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同治封富察氏為慧妃。

根據一些史書的記載,說同治這傢伙特別喜歡皇后阿魯特氏,根本原因就是此女是一個才女。洞房花燭夜那晚,同治心血來潮,考她唐詩,沒想到皇后背得一字不差。這個說法我們不能當真,同治不學無術是真的,一個不學無術的人他真的看重才學嗎?說白了,他就是為了給自己親娘添堵,他的快樂是建立在慈禧的痛苦之上的。同理,慈禧的快樂也是建立在同治的痛苦之上的。

在權力的頂峰上,這母子倆註定不能和平共處。

史書記載,慈禧不喜歡阿魯特氏,不準同治跟皇后同房,讓他多陪陪慧妃,慈禧苦口婆心地說:「慧妃是個賢惠的女人,論才幹不應該屈居在妃子的位子上,你要對她好點,多去她那兒坐坐。皇后年紀比較小,不太熟悉宮裡規矩,應該勸她好好學習。皇上你不要老是留在中宮,耽誤了政事。」

慈禧是一個可以睜眼說瞎話的女人,線裝書看多了就是這種結果。皇后明明比同治還大兩歲,而慧妃比同治還小,她居然說皇后年紀小,不懂事。同治有很強的叛逆心理,慈禧越討厭皇后,他跟皇后的關係就越好。如果說他有多愛皇后,倒也不至於。

同治跟他娘抬杠倒也罷了,偏偏這皇后也跟著同治一個鼻孔出氣。

大家都知道,慈禧很喜歡看戲,作為皇后,阿魯特氏不得不陪她。慈禧是個慾望女人,喜歡看一些情情愛愛,帶一些色彩的戲。每到這時候,阿魯特氏就回頭閉上眼睛,一副不忍看下去的樣子。慈禧心裡當然很不舒服了,心想同治那小子天天陪你,你自然不缺那種安慰。但是一個寡婦就不一樣了,天天守著空床孤枕難眠,想從文藝中尋求一些安慰,你倒好,裝清高,把人家慈禧襯托得就像個女流氓。

婆媳關係很緊張,身邊的人就勸皇后,你還得跟老太婆搞好關係啊,否則將來吃不了兜著走。沒想到,皇后倒是底氣十足:「敬則可,昵則不可。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門迎入者,非輕易能動搖也。」

一個小女生,說出這麼大義凜然的話,現在的90後是該好好學習。話說回頭,這皇后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她也不看看,連肅順的屍體都踏在這個西太后的腳下。再想想看,人家慈禧可是偏房出身,這本是她的心病,你這麼說她她受得了嗎?

得罪慈禧,一定要付出代價的。

皇后很快就嘗到苦果了。同治生病了,慈禧不準皇后去看他,然後大罵皇后是個妖婦,沒有夫妻之情,連皇帝生病了都不去看。同治彌留之前,皇后痛哭流涕地去看他,還為同治擦血,慈禧大罵她是妖婦,到了這地步還狐媚惑主,是不是想把皇帝給害死啊?

有一天,皇后實在受不了,偷偷去探視同治,兩人說了些悄悄話。阿魯特氏向同治訴苦,同治安慰她說:「你先忍耐下吧,將來肯定會有出頭之日的。」

沒想到這話傳到慈禧那裡,慈禧立即趕到皇后面前,對她破口大罵。皇后氣不過,當面頂撞了一句:「媳婦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請太后給媳婦點面子。」

慈禧一聽這話,更加冒火,動不動就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這不是明擺著鄙視我嗎?慈禧一怒之下,直接揪住皇后的頭髮,把她拖出來,大刑伺候。同治聽說這事,嚇暈過去,慈禧怕同治反應過頭,這才停止對皇后動刑。

慈禧要求宗人府的老大惇勤親王奕誴廢掉皇后,奕誴回答說:「要廢皇后沒這麼簡單,不是從大清門進來的人不能廢大清門而入之人,所以奴才不敢遵命。」

聽到這話,慈禧都快瘋了,沒辦法,只能忍。

有同治和那幫擁護皇帝的人在,慈禧處處感到深受制掣,所以她要不遺餘力地阻撓同治掌權。而大臣們紛紛以康雍乾的祖製為由,要求慈禧撤去帘子,放權歸政。

1873年2月23日,同治皇帝終於舉行了親政大典。為了擺脫垂簾聽政的陰影,同治將辦公地點從養心殿移到乾清宮,在那裡單獨召見大臣,獨立裁決軍政大事。

同治跟他的列祖列宗們一樣,剛登基都想有所作為。同治認為,只要自己把心血都放在國事上,慈禧一定會認同自己的。他雖然不喜歡這個親娘,但還是想當然地認為哪個親娘不希望兒子好呢?

慈禧是這樣想的嗎?根本不是,慈禧非常迷戀權力,所謂歸政其實是說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話。慈禧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同治勵精圖治,他希望同治還像以前那樣,吃喝嫖賭,即使要處理國事,也得事事請示自己,繼續讓自己垂簾聽政,只不過這次帘子要垂得更深。

和慈禧相比,同治還太嫩了,厚黑學遠遠不夠。如果同治再成熟一點的話,就應該做做樣子,每天向慈禧彙報政事。可惜他完全無視慈禧,只不過把歲貢銀從十萬兩提升到十八萬兩。沒過多久,慈禧便忍無可忍了。

她隨便找了個借口,把同治叫來,臭罵一頓。同治莫名其妙被老太婆罵,自然很不爽,心裡十分厭惡慈禧,但懾於她是自己的母親,不好發作。

看同治不敢抗辯,慈禧的氣焰更加囂張了,明目張胆要求干預政事。母子倆又鬥了起來,慈禧要干政,同治堅持要獨立裁決。同治忽然有種感覺,這個女人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一條纏繞在自己權柄之上的毒蛇。

同治很想將她支開,但如何支開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機會總算是來了,同治從太監口中得知,慈禧想重修圓明園,把那裡當成修養身性的地方。在同治七年(1868年)的時候,慈禧就想動用國庫的錢修築圓明園,當時清軍剛好平定捻軍起義,慈禧覺得天下太平了,可以好好享受一番了。這個提議遭到了恭親王奕強烈的反對,自此以後,慈禧知道,重修圓明園不得人心,不敢再公開提倡此事。

不過人的本性是改變不了,雖然沒有重修圓明園,後來慈禧還是挪用海軍經費修建頤和園,直接導致甲午戰爭中國的慘敗。

此時,同治探知慈禧想重修圓明園,想到終於可以送走瘟神,全心理政了,他很高興。這是一個對雙方都有好處的決定,慈禧是一個極愛享受的女人,現在同治修園,既可以了卻自己的心愿,又不用自己承擔罵名。如果能在圓明園裡紙醉金迷、花天酒地,不幹政就不幹政吧!

同治一提出重修圓明園,大臣們幾乎是一片反對的聲音。一個叫游百川的御史,他提出的反對意見非常有意思,他說皇帝想盡孝心無可厚非,但重修圓明園很可能再次引來洋人啊!同治一聽,氣不打一處來,嚴詞質問游百川:「你沒有父母嗎?父母想要什麼東西,難道不應該給嗎?」

游百川這個人膽子也大,回答說:「紫禁城裡的西苑也不錯啊,風景秀麗,花不了多少錢就可以修得很好。這地方也可以用作太后頤養天年的地方啊!」

同治一聽,腦子轉了一會兒,心想西苑花銷雖小,但是離紫禁城太近,如果讓慈禧住在這附近的話,估計她還是要干政。

最後,同治把游百川革職。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圓明園的工程終於啟動。但是國難剛剛過去,國家百廢待興,此時斥巨資修圓明園簡直是公開與人民為敵,要剝天下百姓的皮。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月,左宗棠西征取得勝利。在前方出生入死的將士們聽說慈禧想重修圓明園,都有罷工的衝動。左宗棠也很不爽,他決定暫時緩報勝利的消息,讓高層多擔點心,或許能打消修園的主意。

左宗棠的想法也很天真,或者說把自己太當回事了。真正給修園製造難題的不是人,而是錢。此時,國家財政腎虛,拿不出那麼多錢。同治也沒辦法,只好發起募捐活動,號召大臣們一同為國家分憂排難。大臣們當官為的啥?誰願意掏錢?但是又不能不給皇帝面子,只好象徵性地拿出一點。

恭親王奕雖然極為反感修園,但為人還不錯,帶頭貢獻了兩萬兩銀子。奕的話說得很有意思,他說自己受恩深重,不敢妄圖嘉獎。儘管有恭親王帶頭,但是捐款的數目還是很小,不到五十萬兩,這些錢只夠修牆。

最後修園之事不了了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