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乾隆為何選擇獃頭獃腦的嘉慶接班 這個皇子很一般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正月初一,一個非常喜慶的日子,京城裡到處是鞭炮聲。五十歲的乾隆在乾清宮廣場上觀看了煙火表演,乾隆的心情正如節日一樣,是非常喜慶的。執政二十五年,大清國在他的領導下迎來了盛世,他感到自豪,也感到一絲疲憊。

要治理好一個國家並不容易,這是乾隆的切身體會,他已經充分理解了父親雍正。這些年來若非自己小心經營,國家也不會像今天這樣繁榮昌盛。

乾隆思緒在飄,然而太監們已經簇擁過來,乾隆在眾人的呼聲中來到養心殿東暖閣。每逢節日,一定有人讓乾隆題字,這已經是一種慣例了,一來乾隆書法確實不錯,二來這是皇帝的一大愛好。

太監們請皇上寫下一些吉祥話,乾隆蘸飽墨水,提筆寫下了「開門大吉」四個字,這四個字如果給今天的商人,那他就發了,有乾隆捧場,生意肯定紅火。這一年,乾隆的興緻似乎特別高,他喝了點兒酒助興,然後信筆寫下了一首詩,詩的最後兩句是:「御會歲朝圖志語,有以迓新韶嘉慶。」

嘉慶還沒有出生,就已經有了名字。眾人交口稱讚「嘉慶」是一個非常吉利的字眼,乾隆沒有太大的反應,因為他實在對於讚美已經遲鈍了,遲鈍到分不出讚美和拍馬屁的區別。

同年十月初六丑時,即公元1760年11月13日凌晨兩三點,圓明園傳出一陣啼哭聲,嘉慶誕生了。此時,乾隆正在木蘭圍場秋獮,當京城裡的信使快馬加鞭趕過來告訴乾隆十五皇子出生時,乾隆沒有顯出格外的欣喜,並沒有搓著手說:「Oh,my god!」只是簡單地說了一聲:「好的,朕知道了。」

說完之後,乾隆繼續圍獵。幾天後,乾隆給小皇子賜名永琰。當上皇帝後,嘉慶改名顒琰,他這麼做是為了避免因避諱而擾民,「永」字是個使用頻率特別高的字,所以嘉慶選擇了生僻字「顒」。從這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嘉慶這個皇帝確實宅心仁厚,廟號「仁宗」名副其實。

當時誰都沒有想到永琰會成為大清國的皇帝,更沒有想到他的年號恰恰就是嘉慶。清朝史官認為這不完全是一種巧合,而是天意,說明乾隆當時就對嘉慶非常器重,剛生下來就打算讓他當皇帝。

這顯然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乾隆皇子成群,嘉慶並不顯眼,而且其母親地位很低,只是一個「貴人」,「貴人」在宮廷的妃嬪裡面屬於下等的,只比「答應」和「常在」高一點兒,而且數量沒有限制,物以稀為貴,「貴人」既然不稀少,那應該叫「賤人」才對,為何又叫「貴人」呢?這是因為東漢光武帝首次為陰麗華設置這個妃位時,「貴人」僅次於皇后,當時的皇后郭聖通是劉秀爭奪天下的一個關鍵人物。劉秀想立陰麗華為皇后,可惜於理不通,大臣們不同意。

但是後來「貴人」的地位一降再降,到了清朝降到最低,沒有絲毫貴氣了。

嘉慶的母親魏佳氏一共為乾隆生育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看在她生產勤勞的份兒上,乾隆後來升她為貴妃,嘉慶當上皇太子後,乾隆追封她為皇后,不過那時她已經去世二十多年。

嘉慶才貌不是很出眾,又是庶出,他還是乾隆的第十五個兒子,怎麼就輪到他當皇帝了呢?

一切還得從乾隆立嫡失敗開始說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