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千古一病文字獄 寫詩是刀劍上的舞蹈

乾隆三十二年正月,正是千家萬戶喜慶的日子,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人蔡顯慌慌張張地抱著一大堆書籍跑到府衙里,對著青天大老爺哭喊,說自己書中沒有半點悖逆字句,希望大老爺明鑒。

這個蔡顯也算是文化人,在雍正七年中舉,儘管如此,他卻沒能在仕途上發展。我們知道,在古代中舉理論上是可以當官的,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首先必須要有缺,其次你還得有關係,上面有人推薦你補這個缺。

雖然考上了舉人,但是沒官做,難免會有一些牢騷。蔡顯自號閑漁,喜歡學著魏晉名士的派頭,跟文人雅士們一起飲酒賦詩,經過多年的錙銖積累,蔡顯印有《閑漁閑閑錄》《宵行雜識》《潭上閑漁稿》和《紅蕉詩話》等書。

其中最有名的是《閑漁閑閑錄》,古人說不平則鳴,沒有牢騷就沒法寫詩。在《閑漁閑閑錄》中充斥著大量的牢騷,對官府的種種行為多有諷刺。當然,這本書出來後也確實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一些文人為詩人的才華傾倒,嬉笑怒罵皆能看出作者文采斐然,簡直就是乾隆時期的韓寒,恰好兩人也都是松江的。

不過蔡顯可沒韓寒幸運,在乾隆眼皮底下寫諷刺詩,那可是刀尖上的舞蹈,不是亡命徒,別干這號事。這不,被人告發了,蔡顯慌了。他自己跑到衙門裡坦白,堅信自己並無悖逆之罪,蔡顯有這種自信是好的,因為發牢騷跟語言悖逆還是有本質區別的。但要看對方是什麼人,因為雙方對悖逆的標準明顯定得不一樣,在一般人看來很平常的話,到了清廷那裡就變成大逆不道了。

果然,這事松江府還不敢做主,上報給兩廣總督高晉和江蘇巡撫明德,這兩人既然能在乾隆手下當大員,脾氣也跟乾隆一樣:無事生非,小題大做。他們認為蔡顯:心懷不軌,創作逆書,毀謗朝廷,喪心病狂,罪大惡極,應該按照大逆律凌遲處死,親戚家屬一律連坐。

《閑漁閑閑錄》這本書送到乾隆案桌前,乾隆畢竟也是個文化人,他翻了翻這些書,不覺得有什麼大逆,只不過牢騷多了點而已,說實話,乾隆還覺得這個人確實有些才華。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乾隆根本沒考慮按大逆律對待蔡顯的,甚至都打算教訓一頓無罪釋放。然而,隨著乾隆通觀全書,他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改變。

乾隆發現書中竟然有這樣的話:「戴名世以南山集棄世,錢名世以年案得罪……」說的是康熙和雍正年間的文字獄,乾隆心想,這都什麼話啊,我想饒你蔡顯,你蔡顯自己要找死。這條真正謀逆的「罪證」高晉和明德都沒有發現,他們發現的只是一些模稜兩可的詩句,比如:「莫教行化烏腸國,風雨龍王欲怒嗔」「風雨從所好,南北杳難分」等等。

說實話能從這些詩句中看出大逆不道那是很需要腦細胞的,「莫教」那兩句詩大概是說乾隆乾綱獨斷、喜怒無常,做事不依靠道德和法律,完全憑個人喜惡辦事。「風雨從所好,南北杳難分」更隱晦了,大概是說朝廷上上下下都從上所好,是非曲直已經完全分不清楚了。

《閑漁閑閑錄》中還有《哀漳城》這首詩:「城裡無煙白日荒,北軍搜盡萬家糧。戈船蔽海天常黑,鐵騎飛沙霧轉黃。一郡飢魂哭秋雨,千山戰骨夜埋霜。我生不盡哀時感,衰草寒夜幾斷腸。」這首詩很明顯是在控訴清朝入關的暴行,蔡顯即使想辯解,也很難成功,就算是今天人們也能一眼看出其中的意思,別說是當時敏感的朝廷。

蔡顯真是該死,碰到乾隆這麼敏感的文化皇帝。《閑漁閑閑錄》立即被宣布為禁書,蔡顯也將進入最恐怖的審判環節。在酷刑逼供下,蔡顯只好認罪,說自己是草野無知,無心寫下這些東西,沒想到其中有寓意,實在是罪該萬死。

高晉奏請凌遲處死蔡顯,乾隆施恩,判為斬立決。蔡顯長子蔡必照改為斬監候,秋後處決,兩個幼子和女兒發配功臣為奴。蔡顯的弟子們杖打一百,流放三千里。印書的人杖打八十。一些辦事不力的官員也受到懲罰,高晉和明德本來是想邀功,結果受到乾隆的責備,說他們姑息養奸,理由是沒有發現真正「大逆」的文字,反而把一些發牢騷的文字當成大逆。

蔡顯雖死,從他的文字中我們確實可以能看到此人的才華,他的詩意境也不錯,如果生活在一個較開明的朝代,大概也可以過上文人雅士的風流生活。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是與呂留良、黃宗羲、杭世駿齊名的齊周華,這四人並稱為浙江四賢。

齊周華是浙江台州天台縣人,這人也是一個大儒,而且膽子非常大。

一切還得從呂留良說起,呂留良是名滿天下的大儒,曾靜奉他為精神導師,在雍正期間,出現了曾靜逆書案。這個案子是非常滑稽的,曾靜和弟子張照無罪釋放,倒是死人呂留良受到株連,被開棺戮屍。這種結果用雍正自己的話說是「出奇料理」,但顯然是很不公平的,所以當時就有人寫詩鳴不平:

走狗狂惑不見烹,祥麟反作釜中羹。

看徹世事渾如許,頭髮衝冠劍欲鳴!

寫詩的人就是齊周華,他還怕別人看不懂,附上註解:「曾靜該殺卻不殺,呂晚村無罪卻坐罪。這是古今一大恨事啊!」

在齊周華看來,曾靜謀逆明顯,該殺;但呂留良是一個大儒兼思想家,沒有犯任何罪,卻受到株連。作者非常憤怒,說世道渾濁到這個地步,自己怒髮衝冠,連劍都在鳴動不平。發牢騷還行,但如果憤怒到利劍都快要出鞘,這似乎是一個危險的徵兆。

雍正於是開始搜捕這個大逆不道之人,齊周華居然不屑於捉迷藏,站出來光明磊落地跟雍正對峙。雍正雖然殘酷,但比乾隆要好很多,他倒沒有把齊周華殺掉,更沒有凌遲處死,只是下令將他永遠圈禁。

齊周華是個漢子,雍正未嘗不在心裡敬佩他,閩浙總督也對他頗為佩服,曾寫詩奉勸他:「物外有人閑始見,山中可樂老方知。」希望他不要再管閑事了,好好寄情于山水吧!

乾隆即位以後,天下大赦,齊周華也獲得自由了。乾隆上台後推行了一些新政,又讓齊周華看到了希望,按捺不住「過問世事」的衝動。

很快齊周華就失望了,他發現這個新皇帝並不比雍正好多少,他上台後處死了曾靜師徒,卻沒有為呂留良平反,也沒有召回呂留良發配的家人。後來,齊周華到武當山當了十年的道士。乾隆二十一年,他的兒子把他接回家還俗。沒想到這麼一來就出事了。

齊周華回到家裡後,脾氣非常怪異,他要變賣家產,出版自己這輩子寫的作品。最後,鬧得跟家人親族合不來,自己搬到城外一個小樓里居住,他還關起門來誰也不見,成了孤家寡人。族長齊長庚甚至向官府申請把齊周華逐出宗族,齊周華大罵齊長庚的老婆已經七十了,還到處偷人,簡直人盡可夫。最後到了什麼地步,齊周華的兩個兒子痛打父親,全家人都排斥他。他的家人所以這麼做自是擔心這個倔強的老頭遺禍家門,清代動不動就搞文字獄,他又口無遮攔,這種擔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久,齊周華在杭州把自己平生所寫的著作出版,並親自寫了對聯:「惡劫難逃,早知不得其死;斯文未喪,庶幾無忝所生。」說明齊周華早就知道自己難逃一死,但自言對得起生養自己的父母。

齊周華也是自己想死,這人間在他眼裡已是地獄。當時他家人反對他出書,倒未必是吝惜錢財,而是擔心身家性命。齊周華不怕死,他們可怕死。

親眼見過那麼多文字獄,齊周華應該是有心理準備的,他與族人鬧翻可能就是為了保護他們。在自己的著作中,齊周華把涉及他人之處全部刪掉,直面乾隆這個專制魔鬼。

乾隆三十二年十月二十四日,浙江巡撫熊學鵬到天台縣視察,齊周華攔住他的轎子,獻上自己的《名山藏》等書,此外他還呈上一個狀子,告發自己的親族「迫害」自己。

案子一審就是個文字獄,齊周華供認不諱,只是否認李紱、謝濟世、沈德潛、房明疇等人為自己作序,這些他全部都改名了,聲稱是託人偽作,全都是自己寫的。乾隆明白,這個人是公開挑釁自己,下令將齊周華凌遲處死。

遺憾的是,齊周華為親朋好友設的脫身之計在奸詐的乾隆面前完全沒有起作用,齊周華的子孫照樣連坐,其中四人擬斬監候,妻妾兒媳及小孩發配功臣為奴。堂弟齊召南本是禮部侍郎,被革職抄家,回家不久,齊召南就憂憤而死。李紱、謝濟世等人雖久已死去,但也被抄家。

齊周華一案不光牽連甚重,而且著作也被焚毀,他想藏之名山、期盼警醒後來者的願望也落空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