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六下江南——處處留情真風流 問君做了多少事?

六次南巡乾隆五次視察黃河和淮河,四次視察錢塘江工程,也不是一點實事也沒幹。

黃河最主要的問題是泥沙淤積,導致水位上漲,對周邊各省的人民造成很大的危害。到了清朝,黃河決堤的問題更加嚴重。淮河也是這樣,經常發生水患。

四年,黃河發生水患,安徽十五個州縣受災;六年,水患淹沒了江蘇、安徽二十八個州縣;七年,淮河決堤,百姓逃難;八年,淮河再次發大水;十一年,黃河和淮河同時發大水;十五年,安徽再次遭受洪災……

第一次南巡時乾隆到洪澤湖視察工程,他發現黃河大堤只有三座大壩,到了漲水季節,洪湖水位就會上漲。如果疏導不及時,就很容易釀成水災。乾隆親臨大壩邊上,採納了河道總督高斌的建議,增修兩座大壩,將這五座大壩命名為「仁」「義」「禮」「智」「信」。以後,只要水位上漲,就分別從五座大壩中放水,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黃河大堤和下游的安全。

乾隆前兩次下江南並沒有視察海塘工程,但後面四次都去了。到了錢塘江岸邊,乾隆跟治理錢塘江的官員們交流,廣泛吸納各種意見,親自指導海塘工程的建設。

在治理河工的問題上,乾隆的努力還是值得肯定的。

南巡的途中,乾隆還來了個「路邊招聘」,沿途他會接待一些讀書人。乾隆表示擴招童生,增加江蘇、安徽、浙江三省的童生名額。有不少讀書人會向乾隆獻詩,乾隆覺得這是一個選拔人才的好機會,便決定自己出題,考考這些人,表現出色的就讓他們做官。還別說,這種路邊招考,還真選拔出了不少人才,後來這些人才有人成為封疆大吏,有人成為朝廷重臣。

乾隆做得最實惠的一件事莫過於減免錢糧,乾隆規定,凡是自己經過的州縣,免去當年錢糧的十分之三。若是受災的地方,則免去一半。對於安徽、浙江、江蘇三省拖欠的銀兩,乾隆也下令減免或全免。

六次下江南,乾隆總共免去百姓錢糧高達兩千萬兩銀子。乾隆知道,這是籠絡百姓的最好辦法,光喊口號是沒用的,百姓得到實惠了,自然大呼這個皇帝聖明。除此之外,一路上乾隆還赦免了一些犯人,同時盡量避免隨行人員踩壞農作物,這些也是值得肯定的。

該做的事情要做,該玩的也應該玩,乾隆是一個做事享樂兩不誤的皇帝。下江南的路上,乾隆游遍山山水水,經過直隸盧溝橋時,乾隆在石碑上題寫了「盧溝曉月」四字。到了良鄉縣的弘恩寺時,乾隆被這裡的景色迷住,寺廟裡古木蔥鬱,環境清幽,是修身養性的絕妙處所。乾隆留戀此地久久不能往返,寫下了好幾首優美的詩篇。

在山東,乾隆登泰山,拜孔廟,訪晏子祠、玉皇廟等名勝古迹。到了江南,遊玩的地方就更多了,這些名勝古迹和園林風景美不勝收,乾隆沉醉其中,身心俱悅。游嘉興南湖之時,乾隆寫下了一首詩《煙雨樓》:

春雲欲灃旋濛濛,百傾南湖一棹通。

回望還迷堤柳綠,到來才辨謝梅紅。

不殊圖畫倪黃境,真是樓台煙雨中。

欲倩李牟攜鐵笛,月明度曲水晶宮。

從乾隆的詩作中可以看出,暢遊江南給他帶來了許多歡樂。想想也是,紫禁城雖然盛大恢宏,但是和江南美景相比,也顯得太單調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