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清朝歷史上一個開疆拓土的皇帝,歷史學家對他評價相當高。康熙的南巡也沒有落下話柄,為何同樣南巡的乾隆卻引來陣陣罵聲呢?甚至,到晚年連乾隆自己都意識到錯誤。
我們來看看這祖孫倆在南巡事情上有何不同。
康熙幼沖即位,國家局勢不穩,朝政被權臣把持。年少的他韜光養晦,除掉權臣鰲拜。親政以後,國內局勢變幻莫測,內有三藩,外有台灣的鄭氏政權,西北有準噶爾的叛亂勢力,東北俄國人虎視眈眈。內憂外患之下,康熙一步步解決了問題,平三藩,收台灣,平定準部叛亂,擊退俄國侵略者。成就了千古大帝的名聲,康熙雖然豐功偉績甚多,但始終把治國安民放在首要地位,這便是他南巡的真正原因。
康熙南巡有六個主要的原因。
一是治理黃河。封建統治者歷來把黃河的治理當作是國家的頭等大事,提到與吏治同等的地位,這意味著黃河治理不好,可能關係到國家的興亡,元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康熙執政以後,黃河的災患仍然嚴重,影響了黃河附近各省的人民生活。在出發前,康熙就把河工一事放在心裡。在治理黃河的過程,他又逐步了解民情,考察吏治,一舉多得。由於多次親臨黃河現場,康熙自己總結出了治理的新方法。他提出疏通河底、修改清口、拆毀攔水壩和引水歸江四大措施,為黃河治理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是察訪民情。康熙對民情是非常關心的,雍正曾說自己在通達下情這塊比康熙強,這話得這樣說:雍正比康熙更了解官情。正因為深入了解民間疾苦,為了穩固大清江山,康熙提出了「永不加賦」的政策。了解民情也是康熙南巡途中的一個重要任務。
三是考察吏治。康熙南巡親臨官場第一線,發現問題、了解問題、解決問題是他一貫的辦事風格。第一次南巡時他發現漕運總督邵甘有問題,立即將其撤職。第二次南巡他搜集了更多的官場情況,重新任命了一批官吏。對於吏治這個問題康熙從來不敢怠慢,也不會輕易相信下面的奏摺,自己親自了解情況才是最可靠的。
四是減免錢糧。南巡與錢糧並無必然聯繫,這個決定是在南巡的途中作出的。深入了解百姓的疾苦,才能選擇更好的統治方法,康熙有感於百姓苛捐雜稅繁多,多次減免錢糧。
五是籠絡人心。康熙愛才,哪個明君又不愛才呢?愛才容易求才難。南巡的途中,康熙不忘發掘人才,跟地方上一些有賢名賢才的人談話,量才錄用。這既能挑選人才,又能籠絡天下士人之心,一舉多得。
六是遊覽名勝。康熙本人是個有藝術細胞的人,對於美景名勝當然也不會拒絕,看看自己治理下的大好河山也是他的興趣所在。康熙過人的地方在於他並沒有在遊玩上面耗費太多精力,而是放在一個非常次要的地位。這是他跟乾隆非常大的一個區別。
乾隆南巡跟乃祖康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南巡的本意也是為了察吏安民,知得失,識興替,制定更加利國利民的政策。動機雖好,可是做起來就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說到才智和聰明,乾隆未必比康熙差多少,但為什麼結果迥然有別呢?其根本原因不是才智,而是品格,康熙能夠剋制自己,乾隆卻相對顯得有些放縱了。
乾隆南巡也是把治理黃河當成大事來看待,乾隆甚至說過:「南巡之事莫大於河工。」乾隆並沒有光說好話不做好事,在治理河工這塊他確實下了很大工夫。
乾隆還有一項重要任務是修築海塘,這就是為什麼他屢次住在海寧陳閣老的家裡。錢塘江的水位關係到江浙一帶百姓的生計,也關係到朝廷的賦稅,所以乾隆才深入了解錢塘江的水情。
乾隆南巡也有籠絡人心的意思,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會和當地的父母官以及地方上的名士交流,甚至祭拜明陵,拜謁孔廟,以此籠絡天下人心。
在減免賦稅這塊,乾隆做得比康熙還多,這也是南巡的一個原因之一。南巡需要大量的開支,這些開支基本上是地方解決。乾隆自然報之以李,凡是路過的州縣都減免錢糧,百姓對此是非常感恩的。
乾隆南巡還有一個目的:籠絡官商。這跟康熙南巡不太一樣,以乾隆的脾氣,他是更喜歡人治的。所以,他不會像雍正那樣對待官員,他更多的是籠絡天下的官員,其中還包括商人。乾隆花錢非常大方,光是國庫里的錢無法支撐乾隆揮霍,很多商人自然會支持乾隆,所以乾隆對商人還是非常看重的。
遊山玩水是乾隆南巡的一個重頭戲,所以在南巡的過程中,乾隆留下了太多的風流韻事。
表面上,乾隆南巡和康熙南巡有很多相似之處,其實往深里看,大不相同。康熙每一次南巡都是盡量節儉,而且費用由內務府解決,不動用百姓一針一線。如果地方官因此要百姓攤派,會受到康熙嚴厲的懲罰。乾隆又是怎麼做的呢?他每一次南巡都是興師動眾,極為鋪張奢華,如此勞民傷財,跟隋煬帝下江南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