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乾隆反貪「風暴」 一個牛脾氣揪出一群貪官

像李侍堯這樣的重量級的高官貪污引起轟動我們可以理解,像甘肅這樣全省集體貪污的事件炒得沸沸揚揚我們也可以理解。但是,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貪污弄得全國皆知你能理解嗎?

作案者是浙江平陽縣的一個縣令,捅出這個案子的是一個脾氣相當直的老頭。這個老頭捅出這個案子後,不但沒有得到獎賞,反而被處分降職,這是這個案子最奇怪的一個地方。

這個倔老頭名叫竇光鼐,山東人,擔任浙江學政。竇光鼐這個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根筋,認死理,說話做事經常得罪人,這種人在官場里肯定是個討人嫌的角色,說實話,連乾隆都不喜歡他。乾隆屢次降他的職,但是考慮到他這種人性格耿直,在官場上比較少見,降職的同時又多次起用他。

浙江學政本來是主管教育的,吏治的事、財務的事本來不歸竇光鼐管。當時,浙江上上下下都貪污,大家互相包庇,官官相護,沒有人敢捅開這層紙。

王亶望、陳輝祖這些人貪污事發後,乾隆對浙江官場疑慮相當深,他覺得浙江肯定上下都不幹凈,便任命福崧為新任的浙江巡撫,指望他查清浙江官場的腐敗情況。不過,有意思的是,乾隆送福崧赴任之前叮囑他:查歸查,但也不要搞得滿城風雨,盡量要和風細雨。

福崧來到浙江後,發現全省虧空一百三十多萬兩銀子,平均每個縣虧空兩萬兩。乾隆讓福崧在三年之內補足虧空,福崧表示一點問題都沒有。三年之期終於到了,福崧卻沒有完成任務,說還欠三十三萬兩。乾隆不高興了,山東發生貪污案後,新任的巡撫用兩年的時間就補足兩百萬兩虧空。浙江是何等富裕的地方,三年時間怎麼就補不了一百多萬兩銀子。乾隆懷疑,福崧可能也被侵蝕了。

乾隆於是又派戶部尚書曹文埴、刑部侍郎姜晟和工部侍郎伊齡阿等人前往浙江監察,不久,乾隆就免去福崧浙江巡撫的職務。曹文埴、姜晟、伊齡阿這些人來到浙江後,向乾隆奏報,浙江虧空確實只有三十多萬兩,跟福崧報告的數據差不多,而且各級官員正在緊急彌補虧空。

欽差大臣的這個奏摺本來是可以平息乾隆的憤怒的,沒想到中間殺出了個竇光鼐,他爆出了個猛料:浙江虧空遠遠不止三十多萬兩。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竇光鼐自從來到浙江,負責各州縣的教育事務,但老竇這人對財務也特別感興趣。他親臨各縣,明白各州縣的虧空遠遠比實際上報的數字要多。福崧讓各州縣官員上報虧空數字,官員們不敢如實上報,福崧對此渾然不覺。但時間長了,福崧慢慢也知道了,不過此時他也不敢上報乾隆,怕乾隆罵他:「你當初是怎麼辦事的?」

沒辦法,福崧只好命各州縣的官員儘快把虧空補足,上報的和沒上報的一起補足。竇光鼐對這些都了解,他並沒有傻乎乎地蹦出來,把這事情揭開。他知道福崧也有難處,所以把嘴邊的話強行憋了三年。

三年之後,再也憋不住了。他催促福崧儘快採用強硬措施,但福崧這個人做事優柔寡斷,他覺得這樣不太好。後來乾隆派欽差大臣來浙江後,他們上奏說浙江只有三十多萬兩虧空,然而竇光鼐卻給乾隆上了一道密折,把幕後真相揭露出來,在奏摺中,竇光鼐還說福崧這個人人品沒問題,只不過對下面的人太寬容了。竇光鼐因此被乾隆提拔為吏部侍郎,乾隆圓滑地告訴他:「浙江有問題,你也有責任,不可以漠不關心,知道的情況都告訴我。」

竇光鼐陞官了,報恩心切,告訴乾隆:三年前各州縣上報的虧空數目是不真實的,造成虧空的主要原因是由上司勒索造成的,上司一勒索,下面就貪污,反正大家都是同一條船上的螞蚱,所以大家互相庇護;官員交接的時候,都會事先勸說新任官員,讓他們對這些事情守口如瓶,新任官員拿到好處以後,也成了他們中的一員。

竇光鼐這麼做把浙江全省的官員以及皇帝派遣的欽差大臣全得罪了,三位欽差大臣仍然堅持說自己的調查是正確的,竇光鼐提供的數據是極為不合理的。

這場鬥爭一開始竇光鼐並不是孤軍奮戰,至少乾隆站在他這邊。所以,竇光鼐幹得很賣力,他經過實地查房,發現仙居縣虧空近萬兩,以致新任縣令不敢接手;黃岩縣虧空糧食五萬九千石;樂清縣虧空兩萬兩,候補知縣也不敢接手;桐廬縣也虧空兩萬多兩……

在竇光鼐實地查訪的過程中,還發現了一條鱷魚:平陽縣縣令黃梅。此人借著彌補虧空的名義居然把錢都塞進自己的腰包里。黃梅在平陽當了八年縣令,對百姓勒索攤派,發現虧空後,居然不把銀錢補足虧空,反而都揣進自己的腰包里。

說實話,乾隆這時候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固然想解決貪污問題,但也不想搞得太大。作為一個皇帝,還是希望大臣們能擁戴自己,如果為了一個倔老頭、為了一些銀子搞得跟大臣們不愉快,也不符合乾隆的本意。

乾隆知道,這個案子還得讓阿桂去辦。竇光鼐失敗的地方在於他連阿桂也得罪了,阿桂是何等的人物,而且這個人官聲也不錯,你得罪他不是找麻煩嗎?這事也許不能怪竇光鼐,因為阿桂對他一向沒有好感。

阿桂來浙江不久,就上奏說竇光鼐參劾的內容不實,還是曹文埴等人的報告比較可靠。乾隆是非常信任阿桂的,在乾隆的心目中,阿桂是朝中第一重臣,李侍堯是第二重臣。阿桂的話和竇光鼐的話誰的分量更重不言自明。

阿桂在浙江主持了一個會議,各路官員都前來開會。這個會議表面上是查貪,其實是整竇光鼐。以前向竇光鼐作證的人全部改口,所有的證詞都朝著對竇光鼐不利的方向進行。阿桂最後得出一個結論:竇光鼐誣陷浙江官員。

此時,乾隆還是清醒的,他沒有就此認為竇光鼐完全是在誣告,他感覺背後必定有隱情,所以仍然為竇光鼐開脫。

竇光鼐也沒有坐以待斃,他給乾隆上奏說,阿桂來浙江調查後,各級官員都串通好了,欽差大臣們沒有實地查訪,地方官說的全都是假話,竇光鼐只差沒有說阿桂故意在整自己。竇光鼐最大的悲劇是他手中沒有確鑿的證據,乾隆對這種「負氣」的說辭非常惱怒,天下就你竇光鼐一個人正直?你得罪人不要緊,別把我也扯進去。乾隆乾脆下旨讓竇光鼐不要多管閑事。

沒想到竇光鼐的牛脾氣上來了,連聖旨也不當回事。管都管了,就一定要管到底,非得出出胸口這頓惡氣不可。竇光鼐居然孤身一人前往平陽搜集證據,這一去後面多少官員在看著,每個人都巴不得他早點完蛋。

阿桂第一時間把竇光鼐的行蹤報告給乾隆,乾隆的回覆是:笑話,且看他如何辦案。

竇光鼐到了平陽後,在當地的明倫堂召集衙役和舉人們開會,讓大家放心大膽地揭露平陽縣的腐敗問題。

伊齡阿早已派人秘密跟蹤竇光鼐,並將竇光鼐的行為添油加醋地報告給乾隆:竇光鼐在平陽搜集證據,大家不願開口,他就在大堂之上咆哮,威脅那些舉人和秀才們,讓大家都非常害怕。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恰在此時,都察院和吏部又彈劾竇光鼐袒護劣生,擅離職守,建議將他革職。乾隆此時也對竇光鼐煩透了,便下令革去他吏部侍郎和浙江學政一職。

竇光鼐已經不管這些了,他已經下定決心,就算豁出老命也要把這些官員拉下馬。伊齡阿這人不僅書畫才能棒,搬弄是非的能力也特彆強,他立即給乾隆上奏摺說竇光鼐不想做官了,也不要性命了,有違大臣之禮。乾隆聽了,怒不可遏,下令將竇光鼐押解進京,由刑部議罪。

這麼一來,竇光鼐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連乾隆也站在他的對立面。

竇光鼐在做人方面是完全失敗的,然而他執著的精神卻讓人深思,如果官場中能夠多一些這樣的人,吏治還會這麼污濁嗎?

我們還是先看看竇光鼐的命運,這個原本想捅出官場腐敗的老頭眼看就要自身難保了。幸運的是,在被押解進京之前,他已經搜集到黃梅的貪污證據。竇光鼐帶著人證物證風塵僕僕地來到巡撫衙門前,要求伊齡阿重審這個案子。伊齡阿一口回絕,直白地告訴他:「老先生,你現在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還是為自己考慮考慮吧!」此時,乾隆下令將竇光鼐押解進京的諭旨還沒有到杭州,但伊齡阿相信竇光鼐這次肯定難逃一劫。

竇光鼐急了,寫了一封密折給乾隆,把自己搜集的證據全都寄給乾隆。根據竇光鼐的調查,一個小小的平陽縣令黃梅居然貪污高達二十萬兩銀子。

竇光鼐這個摺子到了朝廷後,不光是乾隆,整個朝野都震驚了。因為乾隆已經給浙江虧空案結案了,難道竇光鼐想翻皇上定下的案子?

竇光鼐密折發出後不久,他本人也戴上鐐銬,前往京城。乾隆發出一道諭旨,讓官差中途把竇光鼐釋放。接著,乾隆第三次任命欽差大臣閔鶚元前往浙江,會同阿桂重新審理這個案子。

這層紙捅破之後,查起來非常順手,貪官們認罪態度也相當好。判決如下:

黃梅斬立決,就地正法;黃梅的兒子黃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