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乾隆反貪「風暴」 宦海驚魂——大貪官李侍堯逍遙法外之謎

李侍堯案發,和珅審理

乾隆四十五年,清廷發生了一起怪誕的貪污案。這個案子怪就怪在高官李侍堯被人揭發後,經過審理,犯罪證據確鑿。刑部三次議定死刑,最終李侍堯卻逍遙法外,不僅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官越做越大。更奇的是,那些揭發李侍堯的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有的被處死,有的被流放。這個案子背後到底藏著什麼玄機呢?

如果說乾隆縱容貪腐、懲貪不嚴的話,那不是事實。晚清洋務派學者薛福成評價乾隆是個英明的皇帝,懲貪也非常嚴,但是越懲治貪污之風越甚。薛福成總結的原因是當時有一種力量迫使人們不得不貪,並不是因為那時人們顯得格外貪婪。這種力量,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官場潛規則。

這個李侍堯官職非常高,是雲貴總督。李侍堯的家世也非常顯赫,祖上是清初的開國功臣李永芳,他的父親擔任過戶部尚書。一直以來,李侍堯都很受乾隆的賞識,他是一個辦事能力很強的官員。李侍堯的貪心跟能力成正比,擔任雲貴總督期間他大量收取陋規,聚斂無度。

李侍堯是乾隆一手提拔起來的,先後擔任戶部尚書、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和雲貴總督等要職,乾隆三十八年擢升為文華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位極人臣。乾隆經常誇獎李侍堯,說他辦事能力在督撫中最為出色,並將他和阿桂並稱,認為這兩人是國家的棟樑支柱。

李侍堯在擔任總督期間,雖然受賄不少,但無人敢告發他,可見其「御下有方」。

然而,在乾隆四十四年年底,李侍堯被人捅了出來。絕的是並不是有人故意要告他,只不過是在閑聊時無意提到。透露出這個秘密的是一個叫海寧的官員,他在跟軍機處的朋友聊天時,隨口談到了李侍堯貪污索賄之事。

海寧曾經當了一年的雲南糧儲道,對上司李侍堯的所作所為了如指掌,海寧本人也送過李侍堯兩百兩黃金作壽禮。海寧並不願給李侍堯送禮,只是雲南的官員都送禮,如果偏偏自己不送,李侍堯會認為這是有心跟自己作對。

當然,海寧所以提到這事,並不是心痛那兩百兩黃金,也不是要報復李侍堯,他只是聊天時隨口說出。然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軍機大臣和珅知道此事後,找到海寧,詳細詢問李侍堯貪污之事。海寧知道自己闖禍了,他根本不敢得罪李侍堯,更不敢得罪和珅,沒有辦法,只好得罪自己,海寧承認自己曾給李侍堯送過兩百兩黃金,此外一概不知道。

和珅為什麼對李侍堯貪污之事這麼關心呢?因為和珅跟李侍堯的矛盾很深。本來,一個是封疆大吏,一個是朝中高官,隔那麼遠,不至於有太多恨啊!可惜,世上的事情往往沒有這麼簡單。李侍堯出身顯赫,身為封疆大吏又位高權重,所以很看不起出身一般依靠拍馬屁在乾隆面前走紅的和珅,所以經常不給和珅面子。譬如,朝鮮使臣就曾說過:「李侍堯年老位高,平時把和珅當兒子一樣使喚。」

和珅是一個記恨之人,早已對李侍堯恨得咬牙切齒。逮到這個好機會,他能放過嗎?

和珅不僅是想報復李侍堯,他也想借著懲治李侍堯上位。當時和珅雖然受寵,畢竟只是一顆政治新星,官職不過是侍郎,在軍機處也不是能拍板的人。

心動不如行動,和珅找到乾隆,將李侍堯貪污的事情和盤托出。得知此事,乾隆有些意外,他沒想到自己如此信任的人居然會幹出這種事情。乾隆親自找到海寧問話,海寧是個圓滑的人,他避重就輕,說李侍堯辦事非常認真。乾隆打斷他:「李侍堯有沒有貪污?」海寧只好回答說:「李侍堯對下屬要求很嚴,關於他貪污的流言不是沒有,但是微臣真的沒有見到任何真憑實據。」

看海寧說話模稜兩可,乾隆很生氣,讓軍機大臣福隆安嚴審此案。在刑法的威逼之下,海寧終於說出了實話,將李侍堯的貪污行徑全部如實吐出。根據海寧的說法,李侍堯大概貪了兩萬六千兩白銀。

李侍堯認罪

看到海寧的供狀後,乾隆任命和珅為欽差大臣,前往貴州調查李侍堯。在和珅離開京城之前,乾隆下了密旨,讓人先將李侍堯暗中監視起來。

李侍堯待在雲南,乾隆為什麼讓他去貴州呢?其實這是乾隆聲東擊西的策略,防止李侍堯起疑心。

和珅到達昆明後,先對李侍堯的心腹家奴張永受、連國雄等人進行隔離審查,這些家奴的財產遠遠超過一個家奴應當擁有的家產,和珅詢問他們這些錢財從哪來的,他們都無法提供一個令人信服的解釋。在和珅的嚴刑逼供下,他們只好老實交代,這些財產是李侍堯貪污所得,經過他們一手辦理,分得的一部分。

家奴們的供詞成為李侍堯犯罪的有力證據,接下來,和珅根據海寧的名單,開始審訊向李侍堯行賄的官員。在和珅的威逼之下,這些官員紛紛交代了行賄的情節。原來李侍堯借著為朝廷辦理貢品的名義,經常向下屬伸手要錢,下屬們不敢得罪李侍堯,只能掏錢。

當和珅獲得足夠的證據後,便正式向李侍堯開刀,李侍堯還想抵賴,但是在強大的人證和物證面前,李侍堯不得不低頭認罪了。於是,他供認了下面的受賄事實:迤南道庄肇奎送銀兩千兩,魯甸通判素爾方阿送銀三千兩,按察使汪圻送銀五千兩,臨川知府德起送銀兩千兩,東川知府張瓏送銀四千兩……

根據李侍堯的交代,他總共收受白銀三萬一千兩,當然實際數目肯定比這個大得多。

李侍堯認罪後不久,湖南巡撫李湖給乾隆上了一道密折,說自己的下屬在湖南捉到了李侍堯的家奴張曜等人,根據張曜的供認,他去年被李侍堯從雲南派到北京,幫李侍堯從北京家中送回白銀五千二百兩、玉器十件,此外,張永受也帶回了七千兩白銀。得到這個線索,乾隆立即派戶部尚書英廉審訊李侍堯的管家,最後證明實有其事。

英廉順著線索追查,發現張永受擁有房產六處、地畝一處,放債四千兩;張永受的母親有住房三十多間,田地四五頃。一個家奴家產就如此之多,至於主人李侍堯貪污多少則可以想像。

調查李侍堯,對乾隆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不光因為李侍堯是乾隆的「脊樑」,更因為李侍堯在進貢的時候精益求精。無論如何,李侍堯是一個對主子非常忠心的奴才,貪污也許是事實,但這不改變他「戀主」之心啊!

和珅固然把這個案子幹得相當漂亮,但未必符合乾隆的心意。案子水落石出後,乾隆下令將李侍堯押到京城。李侍堯落到和珅手裡,論理是沒有活路的,根據雍正修訂的法律,貪污超過一千兩就是死刑,而李侍堯自己供認的就已經有三萬一千兩。

乾隆憐惜李侍堯可能有這樣一個原因,李侍堯在進貢方面特別賣力,如果李侍堯不受賄的話,哪有那麼多錢給自己整這麼多寶物。在乾隆初期,律己甚嚴,但到了後來,乾隆喜好奢靡的本性開始暴露,乾隆雖然不能約束自己的喜好,但他是個聰明人,知道這個案子查到最後,總歸會回到進貢問題上,到時候落馬的就不只是李侍堯,自己也會留下罵名。

一審死緩

高官李侍堯落馬,和珅心裡那個滋味真就一個美字可形容。

乾隆下旨痛斥李侍堯和那些行賄的官員,並下令將李侍堯革職查問,其他行賄人等全部革職,具體如何量刑由刑部和和珅等人擬定。此外,乾隆還下旨將雲南巡撫孫士毅革職,發配伊犁,理由是隱匿不報。其實,孫士毅並沒有向李侍堯行賄。如果讓孫士毅告發李侍堯,在當時的情況下不太可能。

當時督撫大員對轄區的權力之大甚至超過了皇帝,因為全國那麼多官員,主要靠督撫來管理。督撫有權推薦和彈劾官員,所以讓一個下屬去彈劾督撫,那是強人所難。

不過,孫士毅跟和珅的關係較好,和珅替他說情後,免予發配伊犁,最後留在京城編纂《四庫全書》。

揭發李侍堯的海寧非但沒有得到獎賞,反因為最初不肯交代事實,犯了欺君之罪,交到刑部議罪。

和珅很希望給李侍堯擬個斬立決,但和珅畢竟是一個相當精明的人。在乾隆身邊,無人比和珅更會揣摩聖意。和珅從乾隆的態度看出他對李侍堯多有憐惜之意,好像很不情願將李侍堯治罪一樣。和珅清楚,李侍堯是乾隆的股肱之臣,自己如果想把李侍堯置於死地的話,乾隆這麼精明的人估計會看破自己的真實想法,到時候也會影響自己的前途。

和珅經過反覆考慮後,跟刑部侍郎喀寧阿擬了個「斬監候」的刑罰,換句話說死緩。狡猾的和珅很明白,這樣的量刑對於李侍堯的罪行來說不算重,從而可以掩蓋自己報復李侍堯的動機,但是也不會影響李侍堯最後的結局。一般來說,判為斬監候的只不過是多活一段時間,最後也難逃一死。

倒是對那些向李侍堯行賄的官員判決容易一些,素爾方阿被判斬監候,秋後處決,家產抄沒;汪圻和庄肇奎被發配到伊犁,永不許歸,家產入官;張瓏、方洛、楊奮被發配到烏魯木齊,家產入官;德起因為病故,免受追究,不過家產也被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