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噶爾的叛亂剛剛平定,回部又發生內亂。乾隆有的忙了。
回部是居住在新疆天山南部信奉伊斯蘭教的維吾爾族,在當時,伊斯蘭教又被稱為回教,所以清朝稱當地人為回部。回部與準噶爾鄰近,長期受其奴役,準噶爾為了控制回部,將回部首領都弄到伊犁作人質。馬罕木特是回部一個深得人心的首領,噶爾丹策零為了控制回部,將他軟禁在伊犁。馬罕木特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大小和卓兄弟也被噶爾丹策零圈禁起來。
和卓在伊斯蘭語里是「聖裔」的意思,也就是穆罕默德的後代,可惜在強大的武力面前,祖宗穆罕默德也幫不了他們。準噶爾對回部的欺壓是非常沒有人性的,回部種植的東西,不論是谷麥還是蔬菜,到了收割季節,先一分為二,一半歸準噶爾,一半歸回部,然後再從回民的另一半里徵收十分之一。準噶爾派到回部的頭目,所到之處,一定要用酒肉和婦女好好款待。
清軍將回部民眾從準噶爾的奴役中解救出來,長期受囚禁的大小和卓兄弟也獲得了自由。乾隆對這兩兄弟深表同情,想藉助他們的威望和宗教影響力來安定回部民眾,命大和卓管理葉爾羌回部,小和卓管理伊犁回教。
可惜,小和卓不但不知感恩圖報,反而得寸進尺,想擺脫清廷,自立為王。小和卓不僅想自己單幹,還慫恿大和卓跟自己一起擺脫清廷。乾隆二十二年,乾隆拿出少有的好脾氣,派使者前來招撫這對反骨兄弟,然而這兄弟倆是鐵了心要反,居然把乾隆的使者給幹掉了。
乾隆氣得吹鬍子瞪眼,怒道:「決不能任由使臣被殺,一定要為他們報仇。」
乾隆任命雅爾哈善為靖逆將軍,征討大小和卓。說實話,乾隆實在低估了回部的力量,乾隆心想,不可一世的準噶爾都被我制服,昔日準噶爾的奴才居然敢跟我叫板,這不是找死也是找抽。雅爾哈善原本是文官出身,因為屠殺沙克都爾曼濟受到乾隆賞識,其實乾隆也清楚,這個人並不擅長用兵,但他武斷地認為,對付回部這些烏合之眾,像雅爾哈善這樣的人已經足夠了,如果用像阿桂、兆惠這樣的一流將軍,反而是殺雞用牛刀。
雅爾哈善率領一萬八旗兵和綠營兵,一路打到回部北方重鎮庫車城下,將城池包圍。然後,雅爾哈善作出諸葛亮羽扇綸巾的樣子,整天和人下棋,也不出擊,坐等大小和卓自動投誠。部將阿奇木建議他應儘快出擊,因為敵人有兩條路可以逃遁,但雅爾哈善根本不理睬,自信和卓兩兄弟一定會送上門來。
終於有一天,雅爾哈善無法再淡定了,士兵聽到城中有駝鈴之聲,告訴雅爾哈善,敵人可能正準備逃走。雅爾哈善仍然不相信,但是心裡已經在打鼓,沒法像以前那樣羽扇綸巾悠閑下棋了。
兩和卓在夜晚時分,從西門潛走,沿著北山口逃之夭夭。把守西門的順德納聽到士兵報告認為夜晚不適合發兵,到了第二天白天才派兵去追,刻舟求劍的故事我們都知道,如果這時能追到敵人那就怪了。事後,雅爾哈善把責任全都推到順德納身上。乾隆將順德納革職,同時責備雅爾哈善也有責任,讓他儘快攻下庫車城,並追擊大小和卓。
庫車城依山而建,城堅牆厚,易守難攻。提督馬得勝帶著綠營兵挖地道,可惜過於急躁,被敵人發現,結果用乾柴堵住地道,將六百多清軍活活燒死。雅爾哈善再次把責任全部推給下屬馬得勝,寫到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雅爾哈善是一個推卸責任的能手,一有問題就讓別人來扛。乾隆讓這樣的人做主帥確屬用人失當。
庫車之戰從五月打到八月,沒有半點成效。雅爾哈善再次上奏彈劾他人,把戰事進展不順的責任全都往別人身上推。收到雅爾哈善的奏章,乾隆終於發作,痛斥雅爾哈善作為主帥,不但沒有引咎自責,反而往別人身上潑髒水,完全沒有主帥的樣子。隨後,乾隆讓兆惠去軍中,將雅爾哈善押到京城,最後雅爾哈善在京城被正法,正應了當初殺降不祥的預言。
兆惠再次擔任了主帥,可惜兆惠還沒到庫車,回人已經放棄了庫車城,退到薩克蘇,等待他們的是一座空城。兆惠又挺軍到薩克蘇,回部許多小頭目紛紛請降。聽到回部許多部落受撫的消息,乾隆以為征討回部將要馬到功成,不需繼續派遣援兵。兆惠帶領四千兵士進攻薩克蘇,沒想到後面援兵中斷,很快就陷入了困境。
兆惠在黑水營被數倍於己方的回兵圍困三個月,與回軍五次激戰,雙方都傷亡慘重,兆惠也幾欲喪命。乾隆得知前方戰況,緊急調撥援兵,終於,清軍兩路夾擊,擊敗了大小和卓。
乾隆二十四年六月,兆惠和福德率領大軍對大小和卓的大本營葉爾羌和喀什噶爾進剿。黑水營大敗之後,大小和卓已經失去了作戰的信心。而此時回部的人民早已對他們的統治不滿,不想跟著他們一起沉淪。大小和卓於是脅迫幾千回人跟自己一起逃亡,在逃亡途中受到清軍無情的追擊,大小和卓在逃亡的途中被巴達克山汗素勒坦沙擒獲。素勒坦沙割下兩人首級獻給清廷,至此回部叛亂平定。
如果給乾隆這次武功評分的話,可以給個五分。小小的回部居然耗費兩年才搞定,跟乾隆用人失誤有很大關係。後來任命兆惠是對的,但中途停止增援又犯了大錯,差點導致兆惠全軍覆沒。之所以給五分,是因為乾隆雖然犯了一系列錯誤,但畢竟知錯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