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改土歸流與苗疆之亂 父業子竟

雍正四年四月,鄂爾泰兵分三路,進攻長寨,一路途經谷隆,一路途經焦山,一路途經馬洛孔。隨後,鄂爾泰親自來到貴州,到長寨等地巡視。

長寨等地是苗疆的心腹地帶,這裡的土司尤其猖狂。夏天,官兵們焚燒敵對土司的寨子,可是沒有抓到他們的首領。副將劉業浚作戰猶豫,遲疑不前,貽誤戰機。鄂爾泰便任命總兵石禮哈前去搜剿,石禮哈大獲全勝,殲滅了敵人的首從,繳獲弓弩四千五百多張,毒箭三萬多支,鎧甲和牲畜更是不計其數。

鄂爾泰便在這裡設置參將營,扼守這一帶的險要。鄂爾泰還在這裡設立了保甲,推行保甲法。接著,鄂爾泰趁著余猛未歇,又在廣順、定番等地招撫了六百八十多個寨子。不久,在永寧、永豐、安順等地招撫了一千三百九十八個苗寨。貴州西、北、南三面的局勢逐漸穩定了下來,鄂爾泰便集中兵力向東面的苗嶺山脈和清江、都江流域進攻。

根據鄂爾泰的說法,這裡的苗患更甚於土司,對這裡的苗人,連貴州土司都鉗制不了。苗人地盤蔓延幾千里,在這裡盤踞著一千三百多個苗寨,古州在其正中間。

六年,鄂爾泰推薦貴州按察使張廣泗率兵剿匪。張廣泗是個實幹型人才,他帶兵深入古州地區和古州江流域,雷山縣地區、九股河上游地區以及丹寨縣等地區,也都被張廣泗給降服了。張廣泗拿下這些地盤後,在這裡設置了廳縣,安排了同知等官員處理民事,並在各地駐設官兵。

古州和台拱等地設置流官之後,土司的勢力依然不可小覷,還沒平定多久,苗人幾次想暴動。雍正覺得,苗人如此不安分,一定是缺少教化,便安排幾個大官到貴州去訓導,可惜沒有任何效果。

第二年,古州和台拱還是發生了叛亂。叛亂者以古州和台拱為中心,攻陷黃平,洗劫凱里,圍困丹江廳,氣勢洶洶。雍正命哈元生為揚威將軍,董芳為副將軍,領兵剿匪。七月,雍正命刑部尚書張照為總理苗疆事務大臣,還讓允禮、弘曆、弘晝、鄂爾泰、張廷玉等人協助張照處理苗疆事務。

張照到任之後,反對鄂爾泰的改土歸流政策,密奏雍正,改變改土歸流政策,放棄苗疆,所謂放棄不是允許其獨立,只是說不插手苗疆的內部事務。張照還拉攏哈元生一起彈劾鄂爾泰,哈元生是鄂爾泰一手提拔起來,不願做這種忘恩負義的事情。張照轉而拉攏董芳,不斷在雍正面前誇獎董芳,詆毀哈元生。

張照是才名滿天下的大學士,對軍事一竅不通,他來到苗疆後,整天就想怎麼搞垮鄂爾泰,心思很少用到正事上面來。在張照的理論轟炸下,雍正逐漸對改土歸流的政策產生了動搖,到後來,他已經完全相信了張照的話,認為改土歸流不是一個好政策。

乾隆即位後,罷免張照,重用張廣泗,最終完成了改土歸流的改革。

雲南的土司也相當猖狂,烏蒙、鎮雄、東川三個土府地域遼闊,土司勢力強悍。這三個府以前都屬於雲南,朱元璋收取天下後,將這三府劃歸四川。明朝曾經打算在鎮雄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後來因為當地的土司隴氏反對而作罷。康熙三十一年,清政府也準備對東川實行改土歸流,但由於撼不動土司的利益,改革徒勞無功,流於形式。

雍正四年三月二十日,鄂爾泰建議雍正將東川再次劃歸雲南,得到雍正的同意。雍正讓總兵劉起元駐紮在東川,隨後鄂爾泰奏請馬龍州知州擔任新任的流官知府。就這樣,在東川成功地實行了改土歸流,無非是增加了兩種東西,一個是軍隊,一個是衙門。

接下來輪到烏蒙和鎮雄了,烏蒙的土司是祿萬鍾,鎮雄的土司是隴慶侯,兩個人年紀都比較小,所以真正的權力掌握在他們的叔叔祿鼎坤和隴聯星手中。鄂爾泰讓劉起元招降祿鼎坤,祿鼎坤被招降後,祿萬鍾邀請隴聯星一起攻打祿鼎坤。鄂爾泰遂派哈元生支援祿鼎坤,接連攻破關隘,祿萬鍾敗退到鎮雄。鄂爾泰又招降隴聯星,隴聯星投降後,祿萬鍾和隴慶侯等人逃到四川,後來也投降了。

就這樣,烏蒙和鎮雄也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哈元生因為屢建戰功,很快就升為雲南提督。

當然,在改土歸流的過程中,叛亂是家常便飯,但也沒有能阻止新政策的步伐。從雍正四年到雍正去世,接近十年的時間,基本上在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湖北六省完成了改土歸流改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