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漠孤煙馬蹄疾——康熙親征噶爾丹 噶爾丹是何方神聖

清朝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很多,但唯一稱得上大帝的只有康熙。康熙一生不僅在文治方面有聲有色,在武功方面也做出了驕人的成績。康熙一生,指揮和經歷的戰爭實在太多了,真正做到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唯一讓康熙沒有坐在帷幄之中的是一個叫噶爾丹的人,因為他,康熙三次御駕親征。想想當年,對付吳三桂的時候,康熙都沒有親自出馬。這個噶爾丹究竟是何方神聖,居然讓康熙接連三次不遠萬里到草原上征討?

1644年,清軍入關,定都北京。也就是在這一年,天山腳下蒙古的一個部落里,誕生了一個嬰兒,這個嬰兒就是噶爾丹。

從努爾哈赤時代起,滿洲跟蒙古就是世代姻親的關係。清朝的成功也離不開蒙古人的支持,但是在康熙時,準噶爾部的首領噶爾丹逐漸崛起。噶爾丹就像一條貪吃蛇,陸續吞掉其他一些蒙古部落,發育得越來越壯碩。

噶爾丹是首領巴圖爾琿台吉的第六個兒子,據說他從小就是個轉世活佛,所以在他十三歲的時候,送到西藏去學習。

噶爾丹在西藏求學時非常刻苦,深得班禪博克多的欣賞,班禪圓寂後,噶爾丹跟隨達賴學習,不僅學佛法,也學武功。這些學習無疑培養了他強悍的意志力。

康熙四年,噶爾丹的父親去世,哥哥僧格繼位。康熙九年,發生了內亂。在內亂中,噶爾丹的哥哥僧格被同父異母的兄弟車臣和叔叔幹掉。聽到這個消息,噶爾丹召集哥哥逃散的士卒,在阿爾泰平原打敗敵人。回來後,噶爾丹殺掉車臣,囚禁叔父,擊殺堂兄弟巴哈班第,一舉奪取政權。

康熙十一年(1672年),噶爾丹脫掉僧衣,自稱台吉,正式當上準噶爾部的首領。後來的事實證明,噶爾丹是一個軍事強人,康熙十六年(1677年),他發動了一系列的軍事行動,統一了衛拉特各部。同年,五世達賴授予噶爾丹「丹津博碩克汗」,噶爾丹大有當年努爾哈赤的雄風。

噶爾丹的慾望是沒有止境的,他不會到此為止。接著,他又用了兩年的時間,征服了天山南麓的回疆,結束了葉爾羌汗國一百六十年的統治。

噶爾丹的征戰就像是一道衝擊波,在大草原上引起了巨大的震蕩。草原英雄噶爾丹很快就引起了康熙的重視,康熙得到情報:「噶爾丹攻克了回疆的薩馬下汗、哈薩克、布魯特、葉爾欽、哈斯哈爾、塞拉姆、吐魯番、哈密等國,攻下的城池有一千兩百多座。簡直就像當年的成吉思汗。」

康熙眉頭深皺,他很清楚,噶爾丹的一系列軍事行動,最終的目的就是統一蒙古,達到與清廷對抗的目的,然後效法當年的蒙古和滿洲,奪取中原神器。

「決不能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康熙對自己說。

康熙畢竟不是崇禎,所以我們不用擔心歷史重演。

統一西蒙古後,噶爾丹策馬直指東蒙古。他將自己的大本營從伊犁遷到東面的阿爾泰山,所有的一切都預示著一場巨大的軍事風暴即將來臨,帶來這個噩夢的人就是噶爾丹。

對於噶爾丹,康熙仍然按照自己的套路出牌,首先伸出溫柔慈祥的手,撫摸噶爾丹的頭:「孩子,別鬧了,都是一家人。」

對於康熙的安撫,噶爾丹表面上臣服,但是絲毫沒有放鬆擴充勢力。噶爾丹也是一面穩住清廷,一面攻城略地,壯大自己。噶爾丹會按時向清廷納貢,後來達賴給噶爾丹加上大汗的頭銜,康熙本不願意接受噶爾丹的貢物,因為接受就意味著承認對方是汗。但為了大局的穩定,康熙還是接受了。

跟清廷搞好關係後,噶爾丹想攻打西河套蒙古,在打之前他們先試探康熙的意思。康熙非常明確地說:「西河套蒙古屬於衛拉特內部事情,跟你完全沒有關係。」

噶爾丹雖然對西河套垂涎三尺,但還是忍住了,沒有攻取,兵鋒越過西河套,向漠北蒙古衝去。

漠北蒙古又稱喀爾喀,這裡有三個大的部落,土謝圖、車臣、札薩克圖,在三個部落中,土謝圖部落的勢力又是最大的。

噶爾丹很早就把土謝圖鎖定為自己的目標,但由於土謝圖汗跟其他部落聯合起來,噶爾丹不敢貿然動手。後來,土謝圖汗和札薩克圖汗發生糾紛。札薩克圖汗成袞死後,兒子沙喇繼位。為了調解兩個部落之間的糾紛,康熙派遣理藩院尚書阿喇尼帶領札薩克圖汗沙喇到庫倫和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會盟。達賴則派出使者噶爾旦西勒圖出面調解。多爾濟本人沒有參加這次會盟,讓弟弟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代替自己。這個人非常強硬,在會盟中要求跟噶爾旦西勒圖平起平坐,並且拒絕交還札薩克的逃眾。

這次會盟的失敗給噶爾丹帶來了機會,他藉此斥責多爾濟的弟弟不尊重達賴的使者,挑撥沙喇和多爾濟的關係,揚言只要沙喇攻打多爾濟,自己就派兵支持。沙喇聽信了噶爾丹的話,派兵攻打多爾濟,沒想到途中被多爾濟派人擊殺。多爾濟聯合女婿羅卜一起對付噶爾丹,並殺害噶爾丹的弟弟。

噶爾丹終於找到了開戰的機會,他以喀爾喀不尊重達賴和枉殺自己的弟弟為借口,對漠北蒙古進行了大掃蕩。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噶爾丹率領三萬大軍翻越杭愛山,在特穆爾一帶擊敗土謝圖汗多爾濟的兒子噶爾旦台吉。緊接著,噶爾丹讓弟弟罕都阿拉布坦進攻額爾德尼召,擊敗了哲布尊。隨後,噶爾丹親自率軍越過土拉河,東取克魯倫河的車臣汗牧地,然後班師回到土拉河畔。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聯合喀爾喀三部落的兵力,傾巢而出,同噶爾丹展開了生死決戰。大戰三日,塵土蔽天,喀爾喀那邊全軍崩潰,幾十萬人紛紛南逃。

喀爾喀的潰敗引起了各方勢力的關注,沙俄首先抓住機會,看到喀爾喀部落走投無路,決定誘降。喀爾喀的一些上層領導人也主張投奔沙俄,在這個重要的時刻,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提出了反對意見:「俄羅斯素來不信佛,不僅語言和服裝和我們不同,風俗也和我們完全不一樣,投奔他們實在不是長久之計,不如我們投奔清朝皇帝吧!」

哲布尊的意見一出來,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贊同。土謝圖汗於是讓哲布尊帶領兩萬人投奔康熙,對此,康熙非常重視,讓理藩院尚書阿喇尼前去慰問,將他們安置在歸化城、張家口、獨石口一帶,給他們糧食,給他們牲口、金銀還有茶布,並讓他們在科爾沁水草地一帶游牧。

一連串的勝利讓噶爾丹自我膨脹起來,他覺得自己現在是草原上了不得的人物了,康熙不敢不買自己的賬。他甚至向康熙寫了一封信:「如果喀爾喀等人投奔天朝,希望皇帝能夠拒絕他們,或者抓起來交給我,我一定會好好報答皇帝陛下的。」

康熙對噶爾丹的回覆是:「朕統治宇內,把大家都看成同胞,一視同仁,希望各族人民能共享太平,沒有離亂之苦。希望閣下能和喀爾喀人民和睦相處,不要再滋生矛盾了。」

康熙要求噶爾丹歸還喀爾喀的土地,噶爾丹當然不會聽從,否則他辛辛苦苦流血流汗是為了什麼。

對於野心勃勃的噶爾丹來說,這還只是一個開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