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十二年,鄭克塽、劉國軒、馮錫范等人奉命來到京城。康熙授予鄭克塽公爵頭銜,劉國軒和馮錫范為伯爵,給他們分配上等住房。在統一台灣的過程中,劉國軒起了很大的作用,施琅特地保薦了他。施琅說台灣島地勢險惡,波濤洶湧,要想輕易奪取恐怕很困難,在這種情勢下,劉國軒依然決定歸順朝廷,免致生靈塗炭,功勞實在不小。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提拔劉國軒為直隸天津總兵官,劉國軒臨行前,康熙親自召見他,對他說:「台灣那地方鄭氏控制了六十多年,朕知道你一直心懷忠誠,前次施琅用兵征剿,你能順應天命,讓我很感動,所以特地提拔你為天津總兵官。天津這地方跟其他地方不同,應該多注意安撫工作,讓兵民相安,百姓安居樂業,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
此後,康熙還賞賜劉國軒大量的土地,答應劉國軒三代可以繼承他的爵位。
台灣已經屬於清政府,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棄留的問題。這個問題在現在肯定不算問題,領土當然是越大越好,寸土必爭。但是當時,人們更多的是考慮實用價值。譬如,當時就有很多朝廷大員和封疆大吏認為台灣孤懸海外,容易滋生盜賊,乾脆不要了,直接守著澎湖列島就行。還有人建議說,把台灣島上的人民遷到內地,將台灣島棄置不用。
康熙年間,人口大概有四五千萬,面積卻比現在還大,所以不用擔心住房緊張耕地不足的問題。某些人主張放棄台灣島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這種觀點是缺乏遠見和戰略意識的。作為一個領導者,康熙一時之間也拿不定主意。
這時,施琅再一次發揮了作用,他對台灣實在太了解了,他告訴康熙台灣千萬不能丟,如果不要台灣必然會釀成大禍,收下台灣卻可以永鎮邊疆。這種見識是非常明智的,台灣就像大清國的一個海外基地,不沉的航空母艦,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後世都有極高的戰略意義。施琅還反覆強調,台灣並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荒島,台灣是一個寶島,物產豐富,土地肥沃,在這裡生活的人民什麼都不缺,日常用品應有盡有。如果將台灣人遷到內地,他們肯定是不樂意的,再說台灣人口密集,遷徙很不容易,而且要花費巨資;另外,台灣也是對付紅毛怪(荷蘭殖民者)的一個防守要地。
康熙並不是什麼都懂,他英明的地方在於能夠聽取大家的意見,深思熟慮之後,康熙表示:「台灣這塊地方關係重大,放棄不要的話肯定不行;如果遷徙當地人民,又擔心人民流離失所,抱怨多;派人鎮守的話,又擔心形成地方割據;如果換人,三年一守,換來換去的話,對當地人也不太好。」
最後,康熙決定在台灣設立一府三縣,派遣一個巡道負責,台灣隸屬福建。這樣一來就削弱了台灣的地位,防止鎮守台灣的人養虎為患。康熙派遣的駐台士兵也不多,只有八千,這些士兵統一受福建總督節制。
不久,康熙就任命楊文魁為第一任台灣總兵官,臨行前,康熙叮囑他:「台灣遠在海角,剛剛平定,人心可能不穩,而且那裡土著人什麼都有,你到了以後,一定要安撫有方,該立威的就應該懾之以威,該施恩的應該懷之以恩,總之要達到海外昇平,一片和諧。」
在台灣問題上,康熙再一次展現了自己的「妙手政經」,這些經驗對於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