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啟聖,浙江會稽人。其人任俠豪邁,輕狂不羈。
根據一些野史筆記的記載,姚啟聖這個人力大如牛,鬍鬚非常長,目光炯炯有神,像閃電一樣逼人。姚啟聖年輕時到各地浪遊,一次睡著了,鼾聲如打雷,有個僕人偷看,發現他就像一尊老虎雕塑一樣。姚啟聖這個人性情非常豪爽,花錢如流水,到處打抱不平,完全就是金庸群俠傳裡面的人物。
那麼姚啟聖是怎麼發跡的呢?
耿精忠造反的時候,姚啟聖捋須大笑:「一豎子耳,在我眼裡他就像池塘里的青蛙,能有多大作為啊,哈哈哈!」
當然,姚啟聖也不是光說不練,他很快就證明自己說的不是空話。他和兒子姚儀散財,招募了幾百人,投到康親王傑書的麾下。很快,姚啟聖由於屢立戰功,得到傑書的賞識,提拔為溫處道僉事,耿精忠投降後,姚啟聖擢升為福建布政司,負責征討鄭經。康熙十七年,姚啟聖升任為福建總督,才五年的時間,姚啟聖就從一個被革職的知縣當上了一省總督,陞官確實很快。
也就是從這時起,姚啟聖這個名字跟台灣的命運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了。
兩年後,姚啟聖晉陞為兵部尚書、太子太保,此人的能力由此可見一斑。
但姚啟聖卻是個狂人,康熙二十年(1681年),御史徐元文彈劾姚啟聖,列舉他七大罪,並建議將他革職查辦,永不敘用。姚啟聖的罪名主要是貪污受賄,搜刮民脂民膏;生活墮落,包養一大批歌女舞姬,還強佔他人妻子;排擠同僚,侵佔他人功勞。
對於這些指控,姚啟聖態度強硬,一概予以否定。對於這些指控,康熙並沒有追究,他知道姚啟聖是個可用之才,當時正是用人之際,不但沒有處罰姚啟聖,反而給他加官晉爵。這是康熙用人高明的地方,他知道姚啟聖雖然輕狂,得罪了不少人,但是對朝廷忠心耿耿,永遠處於可控範圍中。對於這樣的人,沒有必要追究。
平定台灣的任務落到姚啟聖頭上,姚啟聖在陸地上大戰還行,但對於水戰並不精通。所以,姚啟聖給康熙推薦了一個人。施琅,要不要用施琅,康熙是猶豫的。施琅的能力康熙看得一清二楚,但是他不太相信施琅這個人。一方面是因為施琅背景複雜,另一方面上次鄭經的反間計至今還施加著影響,加上後來康熙解除施琅的權力,把施琅召到北京。施琅進京後的生活過得很不如意,不僅政治失意,連經濟也比較困難。
在京期間,施琅仍然密切關注鄭氏集團的動向,研究海戰方面的兵書,準備有天再次報效朝廷,澄清別人對自己的懷疑。
真正讓康熙下定決心啟用施琅的保薦人是李光地。李光地是康熙的親信大臣、內閣學士,李光地曾和施琅談論戰事,施琅對戰事的精闢分析深深地讓李光地折服。李光地從此佩服施琅的才智和謀略。
康熙二十年七月,一天退朝後,康熙讓明珠和李光地單獨留下,詢問他們對鄭氏的策略。李光地分析了多年來招撫失敗的原因,表示招撫這條路走不通,只能用兵。康熙問他:「用兵的話有沒有合適的人選呢?」
李光地打起了太極:「點將,這麼大的事,臣怎麼敢參與呢?」
康熙又說:「就你看來,有沒有可以信任的人,說說無妨啊!」
李光地還在猶豫,康熙一再催促他。最後,李光地說道:「此事非同小可,讓我好好考慮幾天吧,考慮完了我會給聖上答覆的。」
康熙不等李光地答覆,就催促明珠去問,李光地委婉地說道:「要說信任的話很難找到一個完全值得信任的人,綜合考慮,還是施琅更適合一些。」
康熙於是親自召來李光地:「施琅的能力朕知道,但是你能保證他不會有其他的麻煩事嗎?」
李光地想了想說:「施琅的才略確實無與倫比,但是為人比較孤傲,成功之後讓兵民相安,約束自己還得靠聖上妙手妙法啊!」
在李光地的推薦下,康熙於是在內庭召見施琅,問他計策。施琅對答如流,精闢地闡述了對台的用兵之策,康熙帝很滿意,任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太保頭銜。
施琅被提拔的這年,鄭經去世,年僅十二歲的鄭克塽繼位。鄭氏集團內部鬥爭更加激烈,人心渙散,為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提供了契機。
施琅來到福建後,姚啟聖感覺到巨大的壓力,他發現,這個人在狂傲方面並不輸於自己。
施琅跟姚啟聖一樣,也是個很自負的人,做事雷厲風行,而且不買姚啟聖推薦之恩的賬。
從上任開始,施琅就要求掌管指揮征討台灣的獨立指揮權,姚啟聖當然不高興了。當施琅把康熙的密信交到姚啟聖手裡,姚啟聖只能眼巴巴地看著施琅獨斷專行。
姚啟聖是負責招撫工作的,施琅卻是來打仗的,目標不一樣,工作當然無法協調。姚啟聖非常擔心,自己好不容易打開的局面被施琅攪黃。但施琅就像一個瘋子一樣,一再奏請快點攻打台灣。姚啟聖急了,也上奏請求征剿。
對於兩人的競爭,康熙看在眼裡,笑在心裡。
因為各種原因,康熙沒有立即讓他們征剿台灣。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才下令由施琅負責,進剿台灣。
這年六月,施琅率水軍從銅山出發,不小心被流矢射中了眼睛。施琅沒有半刻停頓,號召全軍快速前進。和劉國軒經過一番血戰之後,終於拿下澎湖列島。
澎湖一破,台灣基本宣告失敗。施琅就像一個復仇的瘋子,不拿下台灣誓不罷休。姚啟聖在一旁沉不住氣了,立即上奏,要求由自己收復台灣。
六月初八,施琅收到鄭克塽的乞降信,鄭克塽表示願意剃髮稱臣,永居台灣,報效朝廷。施琅卻斷然拒絕,八月,施琅大軍進入台灣。鄭克塽帶領文武百官前去迎接,並在台灣張貼安民剃髮的告示。
台灣歸降的消息傳到京城,正是中秋佳節,康熙很是喜悅,親自寫詩讚揚施琅,授予他靖海將軍,封靖海侯,並賜御袍。
看到施琅名利雙收,姚啟聖一氣之下,回到福州,居然發病死掉。
後人常常誇康熙會駕馭人才,用名利做誘餌,讓屬下瘋狂競逐,由此收到超乎尋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