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削藩——帝國最驚險的時刻 隔江對峙

吳應熊被殺之後,吳三桂非常憤怒。他鐵手一揮,吳軍迅速進兵湖南。在逼近沅州時,湖廣總督蔡毓榮提前派遣總兵蔡世祿鎮守。康熙認為沅州是雲南和貴州的門戶要地,蔡世祿一個人守不住,立即調遣湖廣提督桑峨去沅州支援。結果,援兵還沒趕到,沅州就失陷了,總兵蔡世祿淪為俘虜。

聽到沅州失陷的消息,湖南巡撫盧震放棄長沙,逃到岳陽市。得知這個消息,康熙很憤怒,敵軍還沒到,朝廷大官居然逃跑。康熙下令捉拿盧震,處以死刑。

在調度方面,康熙是非常英明的,一再展現自己優秀CEO的天賦。了解到吳三桂大軍向湖南湖北進發,他讓護軍統領碩岱率領前鋒士兵前往常德扼守。考慮到武昌的重要性,康熙又讓都統朱滿率兵在武昌、漢陽一帶防禦。

雖然康熙做了一系列的安排和調整,可惜手下的這些人執行不力。都統們行軍非常遲緩,花了一個多月才趕到荊州、武昌一帶。這時,常德和澧縣還沒有被叛軍控制,此時,都統們應該儘快趕到常德和澧縣,安慰好當地軍民。但是,都統們害怕吳三桂,不敢向前進。結果,吳三桂乘機佔領了常德和澧縣,不費吹灰之力就讓清軍拱手獻城。

不久,吳軍大將張國柱攻下衡州,挺兵長沙。長沙城人心惶惶,官兵們都不願守城,拱手將城池獻給吳軍。接著,吳應麟和張國柱率水陸聯軍進攻岳州,岳州參將李國棟打開城門獻城。

吳三桂從康熙十二年(1673年)底起兵,到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就將貴州和湖南控制在自己手中。前鋒軍隊正在湖北蓄勢待發,隔著長江,吳軍和荊州的清軍對峙。形勢即使說不上一片大好,也可以說前途無量,前景讓人樂觀。

這時,吳三桂兵威震動天下,那些對清朝不滿的人紛紛響應他的號召。為了聚攏更多的力量,吳三桂散步謠言,到處發傳單,說清朝無道,馬上就要滅亡,他順應天命,弔民伐罪。吳三桂還沒進四川,四川那邊就已經響應了,四川巡撫羅森、提督鄭蛟麟、總兵譚洪和吳之茂等等表示要歸順吳三桂;就連康熙寄予厚望的孫延齡也背叛主子,響應吳三桂。陝西提督王輔臣、廣東大佬尚之信相繼叛清,如果吳三桂能協調好各方的叛清勢力,清朝的滅亡幾乎是沒有懸念的。

大清國烽火燎原,康熙做出了很好的決策,可惜沒幾個人認真執行。形勢本來對吳三桂一片大好,吳三桂如果能利用這大好形勢,渡江向京城進逼,整個愛新覺羅家族就會變成熱鍋上的螞蟻。可惜,吳三桂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在湖北松滋這裡,突然停滯不前,待了有三個月之久。吳三桂的謀士劉玄初在雲南給吳三桂寫了一封信,讓他趕快渡江,跟清軍展開大決戰,然而吳三桂卻充耳不聞。

吳三桂為什麼打到長江邊上就不再前進?幾百年來,歷史學家一直為此爭論不休。

吳三桂不渡江確實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只要渡江就可以把軍事主動權牢牢抓在自己的手裡,如果再派遣間諜策反北方的官員,那麼清朝的滅亡指日可待。六個省份表示歸順吳三桂,此外,還有台灣的鄭經也表示反清復明,這些人有的可能心懷異心,但都屬於對付清朝的力量。

吳三桂為啥沒有渡江呢?說實話,還是被記憶害的。因為渡江之後,他要面對的是滿洲八旗軍,滿洲八旗軍以前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代,八旗軍可是相當彪悍。吳三桂之所以沒渡江,就是因為沒有必勝的把握。

吳三桂沒有想到的是,今天的八旗軍跟昨天的八旗軍完全沒有可比性。事實證明,八旗軍和八旗子弟都在不斷墮落,康熙讓八旗軍去阻截吳三桂,結果這些人都不敢跟吳三桂正面衝突,士氣可想而知。吳三桂只要發動攻擊,八旗軍定會全軍潰敗,因為當時全國各地都在反清,八旗軍無論是戰鬥力還是心理承受能力都大不如以前。

吳三桂已經是一個老人了,銳氣和豪氣都消磨了許多,何況吳本人身上一直都有小家子氣,他考慮的更多的是個人的利益,而沒有氣吞山河的帝王雄心。他只想跟清廷談判,劃江而治,還托達賴喇嘛代自己去說服康熙,結果遭到康熙的拒絕。

兵法上說有進無退,本來你兵鋒犀利,忽然停下來歇幾個月,這簡直是挫自己的銳氣。不進則退,爭天下本來就是一場豪賭,要麼一無所有(連命都沒有),要麼擁有一切,絕對不可能說你擁有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地方。

吳三桂這次反叛,從兵法上來講,只有閃電戰才有機會,絕對不能夠持久戰。一來,老百姓都想過安穩日子,如果你快速拿下清朝江山,老百姓是樂意支持你的,畢竟你是漢人,你當權大家不用剃陰陽怪氣的頭髮;二來,清朝的實力不容小覷,佔據GDP很高的江南各省,打持久戰你也不是對手啊;再說,人家已經是大統了,在中原皇帝都傳了兩代,輿論上不利。

只能閃電戰,可惜吳三桂放棄了,他放棄了整個江山。

吳三桂放棄過江可能跟個人迷信也有關係。據說,吳軍到達澧縣時,忽然天降大雨,雷電交加,閃電恰好劈中了吳三桂的車子,車夫的衣服和頭髮都燒焦了。吳三桂不知這到底暗示什麼,後來聽說衡山上面有座岳神廟,廟裡藏著一隻神龜,這隻白色的神龜非常小,只有銅錢一般大。

吳三桂聽說這隻小白龜非常靈驗,便到衡山上占卜。吳三桂把神龜放在一張全國地圖上,然後,閉著眼睛祈禱,發現這神龜在地圖上爬來爬去,就是不出長沙、岳州、常州,最後爬到雲南就停止不動了。吳三桂很吃驚,又占卜了一次,發現還是這個結果,再占卜了一次,仍然是這個結果。

吳三桂心想,神諭大概是讓自己別出長江,以雲貴為根據地,實現劃江而治的理想,以後再圖發展。

如果事情真是如此的話,康熙應該感謝這隻神龜。

聽到吳三桂求神龜問卦的事,謀士劉玄初在雲南當場氣得吐血身亡,臨死前留下一句話:「惟望天早生聖人以靖中華耳。」潛台詞是:老吳你寧願相信一隻烏龜,居然不相信我,我瞎了眼了。

這裡我們說說劉玄初這個人,劉玄初在吳三桂的謀士中實力排在第一。劉玄初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劉茂暇,他當時力主立明朝後裔為帝,可惜被假面軍師方光琛攪黃了。劉玄初最早是跟著劉文秀混的,後來投靠吳三桂帳下。說諸葛亮神機妙算那是徒有虛名,別人吹出來的,而這個劉玄初卻真可以算得上神機妙算。他很早就看出康熙要撤藩,吳三桂造反時,他力主立明朝後裔為皇帝,不這樣做的話,得不到南明的一些遺老的支持,這些遺老成事不足,但是壞事卻有餘,還有,立明朝後裔,百姓從心理上也能接受你。

對於康熙的決策,劉玄初也能預測,他知道康熙下一步要出什麼牌。可惜,他輔佐的是吳三桂,吳三桂這個人當大財主和大軍閥都綽綽有餘,可惜偏偏就不是皇帝的料。他沒有那個王氣,沒有那種總攬天下秦皇漢武的氣魄和胸襟。

劉玄初之於吳三桂就像郭嘉之於曹操一樣,曹操失去郭嘉後,人生突然變得不順。赤壁之戰大敗後,曹操仰天長嘆:「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也!」

論起雄才大略,吳三桂比不上曹操,劉玄初死後,吳三桂一再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劉玄初死後不久,吳三桂就解除了手下第一猛將馬寶的職務。接著,是一連串的軍事慘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