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軍入關——規模空前的大屠殺 遺民與貳臣

清軍入關之後,遭難的是全天下的百姓,但在這期間,最糾結的還是知識分子。他們深受儒家文化的浸染,面臨著一場關係名譽和生死的抉擇。

根據儒家的傳統思想,忠臣不事二主,為人臣者要捨生取義。苟活還是殉國成為擺在明朝遺民面前最迫切的選擇,明朝滅亡之後,大批知識分子自殺殉國,從容赴死。根據史料記載,有大批的遺民雖然沒有選擇死,但是也沒有選擇在清朝的眼皮底下過日子,而是選擇了遠涉重洋,到台灣地區、南洋或者日本去。據學者統計,明朝遺民的數目不下萬人。

有遺民,有殉國者,就有貳臣。貳臣當然不是一個褒義詞,貳臣是那些背叛明朝投降清朝的人,在當時,貳臣是非常受鄙視的。當然,用今天的眼光來看,貳臣也沒有什麼,都是為了生存。人首先要活著,然後才有其他。

清政府也非常不地道,對於那些投降的貳臣,他們可以貶低,極盡嘲笑,搞得這些貳臣們非常難堪。相比遺民,貳臣們雖然衣食不愁,依舊過著富貴生活,但是人格就要低賤得多。

清初最有名的遺民當數顧炎武,顧炎武是蘇州崑山人。明朝滅亡後,他開始了漂泊生活。身負奇學,名滿天下。弘光政權建立後,顧炎武擔任兵部司務,企圖一展抱負,完成反清復明的大業。可惜,弘光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政權又為馬士英、阮大鉞等人把持。不久,弘光就被清軍滅掉。顧炎武於是投筆從戎,在蘇州參加了反清鬥爭。失敗後,回到老家。

沒過多久,剃髮令又來了,顧炎武的一些好友又參加了反剃髮鬥爭,但顧炎武因為老母有病,只好在家照顧。順治二年七月,崑山被清軍攻陷,顧炎武兩個弟弟被殺害,老母雖然僥倖活了下來,但落了個終身殘廢。

七月十四日,顧炎武的母親絕食而死,臨終給他留了遺訓:「勿為異國臣子。」

從此,顧炎武蓄髮明志,表示與清朝統治者對抗到底。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顧炎武寫下詩句:「我願平東海,身沉心不改。」此後五年,顧炎武輾轉於太湖沿岸,和各地反清復明的志士秘密往來。

順治七年,顧炎武以前的一個仇家葉方恆告發了顧炎武。為了免遭迫害,顧炎武剃去頭髮,裝扮成商人,繼續在江南江北一帶和反清復明的人士交往。順治十二年,葉方恆和顧炎武家裡的僕人陸恩勾結,以組織反清武裝的罪名告發顧炎武。顧炎武得知這個消息,悄悄地潛回崑山,秘密處死陸恩。但顧炎武也因此被抓進監牢里,後來在友人的幫助下才得以逃出獄。葉方恆派遣刺客在南京太平門外刺傷了顧炎武,並洗劫了顧炎武的老宅。

至此,顧炎武決定離開故土,遠走中原。

順治十四年,顧炎武變賣家產,開始了遊學生涯,足跡踏遍山東、江蘇、浙江、河南、陝西、山西等地。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顧炎武以其精湛的學術造詣名聞天下。在遊歷名山大川的同時,顧炎武也不忘關注時局的發展,一直密切地關注反清復明鬥爭。順治十六年,顧炎武到了山海關,懷想當年山海關一戰,對清軍入主中原一事悲憤不已,吟誦了一首《山海關》:長城古堞俯滄瀛,百二河山擁上京。銀海仙槎來漢使,玉關秋草戍秦兵。星臨尾部雙龍合,月照平沙萬馬明。聞道遼陽飛羽急,書生急欲請長纓。

這首詩,懷想明朝邊事,對吳三桂引清軍入關一事深惡痛絕。這一年夏秋之交,鄭成功、張煌言率軍挺進長江,一路戰果輝煌,直逼南京。顧炎武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振奮,也跟著南下,希望能夠有一番作為。可惜,還沒走到揚州,就傳來鄭成功失敗的消息,顧炎武只好悵然而歸。順治十八年,鄭成功退到台灣地區,永曆政權宣告瓦解。顧炎武滿腔熱血瞬時成空,一時心灰意冷,準備一輩子隱居,做一個學者。

顧炎武選擇做一個遺民就意味著選擇生活的艱難,因為封建社會士大夫基本不從事生產,換句話說,經濟來源成了問題。

除了經濟問題之外,顧炎武面臨著最大的危險是政治迫害。在康熙二年,發生了一樁震驚朝野的文字獄一庄氏史獄,金庸《鹿鼎記》就以這樁文字獄開始。事件的經過是庄氏編了一本明史,書中有許多「犯禁」的地方,特別是紀年都是用明朝皇帝的年號。庄廷鑨曾經邀請顧炎武也來編寫這本書,不過顧炎武委婉地拒絕了,因此逃脫了這場文字獄。這場文字獄牽連非常廣泛,遇難的人達到七十多人,其中有不少是顧炎武的好友。

康熙五年,顧炎武又遇到了一次災難。山東萊州人姜元衡告發黃培收藏「逆詩」,並且指控顧炎武與黃培過從甚密,曾經到黃培家中搜羅《忠節錄》。聽到這個消息,顧炎武非常震撼,那時他已經感受到清政府可怕的力量。為了澄清事實,顧炎武從北京到濟南自首。結果,被關進了大牢。在牢里度過了十個月,顧炎武才在友人的救助下出獄。

儘管生活如此窘迫,生命和財產沒有保障,顧炎武仍然沒有動搖自己的立場,堅持要做明朝遺民,拒絕清政府的徵聘。

清廷修《明史》時曾經重金禮聘顧炎武,但顧炎武誓死不從,在回覆信中,他鄭重聲明:「人人可出,而炎武必不可出。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則一身殉之。」

直到康熙二十一年,顧炎武才病逝。

清初有名的遺民還有屈大均,屈大均是廣東番禺人,廣州淪陷後,屈大均的父親命令他:「一定要潔身自好,不要在清廷當官。」屈大均謹遵父親的教誨,為了保持對明朝的忠誠,他選擇在家務農。

清軍剃髮令來了之後,屈大均和老師陳邦彥一起參加反清鬥爭,立志反清復明。鬥爭失敗後,屈大均的老師陳邦彥殉國,屈大均無路可走,選擇了出家。出家之後,屈大均沒有戴僧帽,而是戴明朝士人常戴的青紗頭巾。屈大均雖然皈依了佛門,但實際心理上還不是一個僧人,始終牽掛著明朝故國。

復國無望之後,屈大均在晚年以文字遣懷,書寫了大量的作品。由於屈大均的立場是反清復明的,所以毫無疑問他的書在當時是禁書。屈大均六十七歲時死去,死後,清廷掘起他的屍體屠戮,並將他的兩個孫子斬首。生前無難,死後遭災,一生也算是可悲。

錢謙益和吳梅村都是被列入《貳臣傳》的,錢謙益前面我們提到,他為了保命投降清朝。投降清朝後,他的人生仍然充滿了坎坷和危險,在清廷的政治生涯中,錢謙益幾次被牽連入獄。幾次政治迫害的經歷讓錢謙益對清廷感到失望,返回常熟後,他暗中與反清復明的勢力聯絡。

康熙三年,錢謙益病逝,他的一生充滿坎坷,背負了貳臣的罪名,最後又反叛清朝,以明朝遺民自居,可以說非常尷尬,又非常無奈。

吳梅村也是一個明朝遺民,他剛開始的時候立場非常堅定,堅決不與清廷合作。後來,禁不住順治的再三徵聘和家人的慫恿,進入清廷當了幾年的官。晚年,他深深為這段經歷懺悔。他非常痛苦,他並不想當官,但是又擔心拒絕清廷的徵聘會給家族帶來災難。選擇出仕後,又很不甘心,總之,進退維谷,最後選擇隱居度過此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