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逐鹿中原 闖王大哥

山海關一戰失敗後,李自成帶著幾千殘兵,逃到永平。為了發泄憤怒,他把吳三桂的老爸千刀萬剮,最後把首級掛在高桿之上。這種行為沒有任何意義,也就是出出氣,但絲毫不能改變什麼,就是讓吳三桂更加恨李自成這個人。

令人吃驚的是,自從山海關一戰失敗後,曾經百折不撓的「闖王大哥」李自成忽然變得一蹶不振。二十六日,李自成逃到北京,手下只剩三萬人。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匆匆忙忙地稱帝,將吳三桂家裡三十四口人統統殺掉。聞知吳三桂和清軍進逼北京後,李自成火燒紫禁城,帶領軍隊由山西河南兩路逃亡西安。

有人評價李自成是一個不及格的政治家,這個評價應該說是沒有問題的,不僅是因為李自成用人不當,也是因為他缺乏一個領導者必備的手腕。

我們來看看李自成的人生履歷。

李自成本來只是一個驛站中的無名小卒,相當於現在的郵遞員。就是這麼一個低薪的工作也沒能保住,失業後,李自成為了混口飯吃,開始當強盜,造反。

李自成原名李鴻基,沒讀過什麼書。十三歲的時候就和一幫無業青年在關帝廟裡拜把子,由於李自成這個人很講義氣,再加上膂力過人,騎射功夫了得,在當地有一定的號召力。李自成也不是天生就是反骨仔,在驛站工作的時候,他還是非常安分守己的,工資雖然不多,足夠養家糊口,他就心滿意足了。

可惜,工作沒幾年,明政府迫於財政的壓力大幅裁員驛卒,這個新政策一下來,沒什麼背景的李自成就下崗了。下崗還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連低保都沒有。這樣,一家老小沒什麼活頭了。為了生存,李自成決定再找一份工作。可是很快他就發現,這年頭工作特別難找,最好的且成本最低的工作就是造反,雖然風險大了一點,但是利潤相當誘人。

李自成帶著一幫流氓無產者,開始踏上一條嶄新的道路。據說,在這之前,李自成還有過一段秘史。李自成失業之後,生活過得非常拮据,但即便如此,他也沒打算造反。可是後來發生了一件事讓他改變了初衷,他的老婆因為忍受不了貧窮的生活,背著他偷人。全身都是血性的李自成如何忍受得了戴綠帽子的恥辱?李自成一怒之下,幹掉了老婆,逃到了偏遠地區投軍。

事實證明,李自成還真是打仗這塊料,在軍中沒待多久就升到了把總的位置,這個職位相當於現在的團長。那時候的李自成年輕氣盛,性格非常衝動,當上把總後,他也只是一介武夫。平時有話不愛好好說,跟人談不攏就掄起拳頭狂扁別人。後來,因為欠餉的事情,居然把自己的上司給幹掉了。

那時候的李自成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武夫,絲毫沒有胸懷天下的志向。他造反不是為了推翻明朝,而是為了混一口飯吃,對他來說,造反就是搶劫。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李自成在剛剛造反的時候完全是一個強盜,看誰有錢就搶誰,絲毫沒有劫富濟貧這種意識。

後來,有兩個文人投靠了他,讓他改變了政策。這兩個文人就是李岩和牛金星,這兩人關係雖然不好,但是一致同意要想干大事,必須收買人心。

李岩和牛金星都是通曉歷史的,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中,農民起義雖然此起彼伏,一浪接一浪。但是,真正通過農民起義最後當上皇帝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建立大漢的劉邦,一個是建立大明的朱元璋。這兩個人能當上皇帝,固然天時地利的因素很多,但絕對是有主觀上的原因的。其他那些農民起義的領袖為啥就成不了大事呢?這跟領導的個人能力絕對有關係,但最關鍵的還是會不會用人。劉邦也好,朱元璋也好,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非常會用人。

李自成剛開始完全是一個山大王,根本沒有用人的意識。而且他還非常多疑,只要他看不慣的人,或者他認為有威脅的人,就直接剷除,不考慮任何後果。手段殘忍冷酷,沒有理智。

所以,在李自成剛開始造反的時候,並不是那麼深得民心,老百姓把他看成是個黑社會老大,對他防著呢!那些跟著李自成搶劫的,基本上都是流氓無產者,厭惡工作,喜歡不勞而獲。

崇禎十三年的時候,李自成被明軍將領左良玉打敗,逃到河南。在河南,他結識了李岩和牛金星,後來牛金星又給他推薦了宋獻策。正是這些文臣謀士的加入讓李自成逐漸地有了王者氣象,在這些人的建議和改造下,李自成這支部隊不再是一支毫無紀律的流寇部隊,而是一支有理想有目標的正規軍。

李自成率領大軍向北京進逼的時候,崇禎本來是準備南遷的,連逃跑路線都確定了,所有東西都準備好了,只等拔腿就逃了。

崇禎為何最後沒有選擇逃跑呢?

是這樣的,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前的一個月,崇禎有一次召集群臣討論南遷事宜。李邦華和李明睿都主張南遷,大家知道,崇禎是一個死要面子的人。他即使心裡想要南遷,也一定要大臣提出來,大家都覺得應該這麼做,才會行動。

聽了兩個大臣的建議,崇禎又把眼睛轉移到內閣首輔陳演身上,在此之前,崇禎曾經對陳演說過,南遷這個事還得先生表態啊!那意思很明顯,即便是南遷,也要大家高高興興,都這麼想才成。陳演如果點點頭,也算是給皇上面子了。可惜,這個陳演城府太深了,他沒有點頭,也沒有反對,只是沉默,令人難堪的沉默。

崇禎再三套他的話,希望他能贊成,可惜陳演不為所動。陳演到底在想啥,如果不了解官場那是很難知道他的心思的。有人總結做官的經驗就是「多磕頭,少說話」,陳演的想法大概也很類似,不贊成會得罪皇帝,搞不好還會亡國,到時後人就會把責任推到自己頭上;贊成的話,大家也會罵自己這個首輔是個縮頭烏龜,敵人來了就逃,跟南宋那幫沒用的大臣有什麼分別。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沉默,沉默無罪,開口有罪。

崇禎只好問他,你身為首輔,這麼大的一個事兒你得拿主意啊?陳演是怎麼回答的呢?陳演說,南遷一事是李邦華等人的主意,皇上聖明,一切全憑皇上定奪,此事微臣實在沒有發言權。

聽到這個回答,崇禎很憤怒,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他感覺自己被鄙視了。陳演雖然沒有直接鄙視他,但間接地鄙視了他。本來,提出南遷他就覺得臉上掛不住了,現在你陳演這種態度,分明是讓他這個皇帝難堪。

就這麼,也許只是為了一口氣,崇禎決定放棄南遷。

人們常說人活一口氣,其實更多的時候不應該為一口氣衝動。崇禎這輩子就是太意氣用事,導致了那麼多的失敗,如果他能夠在適當的時候忍氣吞聲,大明江山或許不會亡在他的手中。

在這朝堂之上,崇禎說出了一句氣話:「國君死社稷,義之正也。」用我們現在的話說,死就死吧,有啥大不了,我是皇帝,活該為國家殉葬。

大家一聽這話,知道皇上較真了,大學士蔣得璟提出一個權宜之計,建議讓太子在京城監國,皇上帶著文武大臣南遷。

可惜,崇禎一口回絕,由此可見,崇禎的脾氣確實非常犟。

到李自成進京後,我們終於明白為何陳演當初沉默了,他和成國公朱純臣帶著文武百官跪迎李自成。在歡迎新君的工作上,陳演表現得非常積極,儘管如此,也沒有收到預料中的效果,陳演很快就發現自己是在用熱臉貼李自成和劉宗敏的冷屁股。

陳演這個人雖然在崇禎面前一副深沉模樣,實際上在背後盡幹些欺上瞞下的勾當。投降李自成後,他發現自己非但沒有受到優待,反而備受侮辱和欺凌,劉宗敏的夾棍還沒上來,他就乖乖地獻出四萬兩銀子。夠大方吧,之前崇禎讓他捐款打仗的時候,他一再說自己清廉,毫無餘錢。花錢未必能買回命,李自成出征山海關之前擔心後方這些明朝元老們作亂,決定將這些人斬首。陳演一聽,嚇得尿褲子,立即表示如果李自成能夠網開一面,他可以獻出自己所有的錢助餉。

儘管陳演付出了所有,最終還是難逃一死,相信他死的時候應該很懷念崇禎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