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雄才大略的皇太極 第八章 明朝的失敗

這一仗,如果洪承疇不出奇招,是必輸無疑的。洪承疇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的,洪承疇有什麼高招呢?

掃蕩京師周邊

明朝是一個大胖子,皇太極謹記父親生前的教誨,砍大樹要從枝節慢慢砍起,吃胖子要一塊一塊地割。

在對明朝用兵之前,皇太極就定下了軍事思想:「避實擊虛,留干伐枝。」這個思想的意思是以最小的損失,換取最大的報酬。

崇德元年(1636年)五月二十七日,皇太極召集出征的將領們開會,面授機宜:「你們這些即將出征的貝勒大臣,凡大軍行進到一個地方,有什麼決策的話要大家商議後再行動,切記不要輕舉妄動。如果遇到城池,想進攻的話,先判斷可不可以攻下,如果可以的話就攻,如果不可以就放棄。大家有什麼意見的話,當時就敞開胸懷講,不要做事後諸葛亮。此外,出征要善始善終,從開始到結束都要嚴格遵守軍紀。」

大軍出征一月後,皇太極估摸著阿濟格已經抵達了長城腳下,便又派出另一支軍隊進攻山海關。為什麼又派出一支軍隊,皇太極解釋說:「阿濟格統兵征明朝,馬上就要進長城以內了。為了方便他從容進去,我們需要再派遣一支大軍,佯裝攻打山海關,明軍必然會大軍支援山海關。」

這招聲東擊西著實厲害。阿濟格率領十萬將士,進入長城後第八天就取得了豐富的戰果,連敗明軍七次,俘獲萬餘人。隨後,清軍經延慶進入居庸關,直逼北京。七月七日,清軍來到昌平城下,城內有人做內應,昌平城立即陷落,明朝總兵巢丕昌投降。最後,清軍到達北京的西直門。

崇禎很是驚慌,讓文武大臣守住各門。阿濟格看到這架勢,謹遵皇太極的指使,避實就虛,砍伐枝幹,沒有選擇攻打京城,而是圍繞著京城周圍伐木。對於京師周邊的城池,難攻的立即放棄,容易進攻的馬上進攻。阿濟格沒有陷在一城一地中,也沒有絲毫的戀戰情緒,搶到了東西才是王道。

阿濟格帶領人馬迅速離開沙河和清河,七月十五日,攻克寶坻,殺死寶坻知縣趙國鼎。二十一日,攻佔定興,攻克房山,搶劫涿州、攻下固安、進入文安、拿下永清,總之掃蕩了北京的西南,搶奪了大量的人畜;隨後,阿濟格又轉攻香河,進入北京東北的順義,到達懷柔,洗劫西和。八月十九日,清軍在密雲和平谷一帶屯兵。一個多月時間裡,清軍圍繞著北京城打砸搶燒,戰果輝煌,打了五十六仗勝了五十六仗,總共俘獲人畜超過十八萬。

當阿濟格凱旋時,皇太極出門十里迎接:「兄弟,辛苦了,辛苦了……」

據說,阿濟格回來時還瘦了不少,皇太極看了後,感動得眼淚都流了出來,只差沒說:「你辦事,我放心。」

議和的失敗

崇禎十一年(1638年),就在洪承疇和孫傳庭把李自成打得只剩十八人的時候,張獻忠也放乖了。西北的民變表面上是平息了,崇禎終於露出了多年來難得一見的笑容。崇禎原以為苦盡甘來,大明的天下還是有希望的。就在他期望再用十年的時間振興明朝時,災難再次降臨。這一年,皇太極再次調動大軍進攻明朝,清軍分為兩路,一路是由多爾袞率領的左翼軍,一路是由代善之子岳托率領的右翼軍。這兩人都很猛,越過長城,對明軍發動了猛攻。

當然,每次出征皇太極總要發表長篇演講,這是他的部下必須忍受的。皇太極說:「征伐這種事向來不是朕所喜歡的,朕最大的心愿就是天下太平,可惜明朝不是這樣想的,所以我們才不得不去征討他。如果遇到不抵抗我軍的人,你們千萬不要屠殺;即使不想跟我們回來的明軍和漢民,只要不抵抗,也不要殺害他們。身為主帥,一定要以國家大局為重,千萬不要為了貪一己之功而造成不必要的死傷……」

領導就是領導,雖然嘮叨,但說出的話句句在理,皇太極不愧是個一流的領導。兩路大軍派出去後,皇太極決定親自率領第三路大軍去山海關一帶,牽制明軍。在皇太極親自率領的大軍里,三順王就是先鋒,這三個吃乾飯的漢奸終於有了用武之地,那就是炮轟自己的國家,也許可以換種不那麼觸目驚心的說法,炮轟前任領導。

皇太極這人大腦確實可以,他知道關寧防線很難突破,所以讓清軍兜個大圈子,跑到密雲一帶。

密雲的守軍非常少,因為大家一致認為清軍不可能從這裡進攻。為啥呢?因為這裡地勢特別不好,到處是山,而且還是陡峭險峻的山。從這裡進攻,還沒到達密雲,估計也會累得半死。明朝人比較懶惰,比較油,但是他們自己不會幹的事,不代表皇太極不會幹。眾所周知,皇太極是一個非常勤奮的領導,為了入關,為了治國,幾乎是殫精竭慮。這世上還有什麼他不會做的事,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清軍大兵壓境的時候,薊遼總督吳阿衡還在喝酒,他睜著一雙醉眼看著城下黑壓壓密密麻麻的清兵,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都是敵人。可能是喝高了,吳總督一時之間非常興奮,人來得越多越好,來多少死多少。喝酒駕車容易出事,喝酒打仗那就幾乎百分之百會出事。

吳總督居然仗著酒膽,帶著幾千人打開城門就向清軍殺去。結果很現實,沒有出現任何奇蹟,吳總督畢竟不是郭靖郭大俠,能夠在千軍萬馬中來去自如,事實上吳總督很快就倒下馬,為國捐軀了。

密雲城破了以後,京城岌岌可危,清軍只需一兩天的時間就可以到達京城腳下了。朝中照例是一片恐慌。只有崇禎比較淡定,崇禎這次表現似乎不太一樣。其實也沒什麼玄妙的,因為他早就知道這一切了。

半年前,就有人告訴他,今天這一切會發生。告訴他的那個人不是什麼明軍間諜,而是皇太極本人。皇太極為什麼要告訴崇禎我想揍你呢?是皇太極受了什麼侮辱,還是又被人忽悠了?

原來,半年前,內亂還沒有平息,楊嗣昌給崇禎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東漢初年,主人公是光武帝劉秀。劉秀幹嗎了呢?劉秀跟匈奴議和了。楊嗣昌的故事雖然只講到這裡,那意思很明白,皇上你去跟清軍議和吧!有人說,這不是賣國嗎?事實上,當時很多人都是這麼認為的,是不是賣國都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

皇太極整編了蒙古八旗軍和漢人八旗軍後,清軍的軍力接近二十萬。明朝的軍隊人數當時撐死了也就八十萬,在這八十萬中真正可以打仗的只有四分之一,而且這四分之一的軍隊戰鬥力也比不上清軍。要打是打不過他們的,這是議和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打不過並不意味著也守不住,仗著地形和城池的優勢,守應該還是可以守得住的。這是主戰派的重要理由。

但是,我們還得考慮李自成、張獻忠這些人啊!楊嗣昌建議崇禎議和的目的就是攘外必先安內。換句話說,議和只是緩兵之計。

楊嗣昌和崇禎都是明白人,且飽讀詩書,劉秀這個故事的下文雖然沒說,但彼此心知肚明。劉秀跟匈奴議和後,先解決了國內問題,國內問題一解決,就開始對匈奴窮追猛打,趕得他們滿沙漠里逃竄。

當時,知道議和的只有三個人:崇禎、楊嗣昌、太監高起潛。議和這事涉及臉面問題,不能讓更多人知道。崇禎是個非常要強的皇帝,真讓他向敵人低頭,是不太可能辦到的,他最後自殺就是因為不忍低頭受辱。

楊嗣昌找了一個算命的,讓他到皇太極那兒秘密傳達崇禎的意思,說是願意和你議和。皇太極以仁君自居,別人上門索要和平,他總不能不給吧!事實上,皇太極的態度相當好,表示和談是個好事情,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皇太極還把軍隊撤回基地。

和談這事,遲早得讓大臣們知道,否則怎麼談都沒用。但是這個建議一提出來,就招致朝野的一片反對,朝堂之上,嘩啦啦的全是罵人的口水聲。這些當官的打仗不行,罵人的本事絕對是一流的,人總得會一兩行。

在一個不應該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硬骨頭:黃道周。黃道周外號黃聖人,明朝滅亡後依然和清軍死戰到底。歷史學家評價黃道周守正不能達變,敢於犯言直諫而闊於事理,律己雖嚴而於事無補。這個評價應該是公正的。

聽說議和的事,黃道周立刻跳了出來,在皇帝面前和楊嗣昌展開辯論。黃道周知識功底是非常紮實的,學的剛好是理學,就辯論才能看,楊嗣昌跟他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一輪犀利言論下來,楊嗣昌啞口無言,因為他說不過黃道周。

崇禎在一旁也幫不上楊嗣昌什麼忙,只好出口惡氣,將黃道周連降六級,下放到地方去。這口惡氣雖然暫時出了,但和談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黃道周都說了議和是天理難容的行為,是違背人倫的蠢舉,而且說得有理有據。崇禎再剛愎自用,也不願戴上天理難容的帽子。

前面講到皇太極發兵之前,屢次說自己愛好和平,是明朝對不起自己,諸如此類。其實,皇太極也不完全是作秀。他好心好意地等待明朝議和,等了幾個月,見明朝毫無動靜,他再次感覺自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