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草原英雄努爾哈赤 第十章 後金締造者

等到明神宗反應過來的時候,努爾哈赤的勢力已經成形了。最後一次朝貢,也就是第九次朝貢,努爾哈赤自己沒去,派遣了十幾個人的使者,隨便拎點兒東北的土特產,扔給萬曆皇帝:「要不要就隨你咯!」

八旗制度

我們現在對八旗制度津津樂道,其實八旗制度並不是女真族的傳統,而是努爾哈赤獨創的。

萬曆十二年(1584年),努爾哈赤就創立了八旗的牛錄。牛錄在滿語中是箭的意思,每人出一支箭,十人組成一個牛錄,牛錄的首領叫牛錄額真,這是最早的牛錄。努爾哈赤在這個基礎上編三百人為一個牛錄,牛錄額真相當於大箭主。五個牛錄設一個甲喇額真,五個甲喇設置一個固山額真,固山是旗的意思,成為固山額真相當於是旗主了。

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四旗,都是純色,分別為黃、紅、藍、白。後來,增設了四旗,分別為鑲黃、鑲白、鑲紅、鑲藍。總共有八旗,八旗制度就這樣確立了。

牛錄額真後來又稱為牛錄章京,清朝入關後稱為佐領。甲喇額真後稱為甲喇章京,入關後稱為參領。固山額真,也就是旗主,在入關後稱為都統,梅勒額真在入關後稱為副都統。

一個旗有二十五個牛錄,計七千五百人;八旗有二百個牛錄,合計六萬人。這就是清朝入關前的兵力,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戰鬥力非常強。八旗作為努爾哈赤親手締造的軍事制度,首要的目的就是戰爭。努爾哈赤作為八旗制度的最高領導人,掌管著軍隊的最高權力。努爾哈赤的子侄們為八旗的旗主,一些重要的將領可以當上副都統、參領和佐領之類。

在八旗中,連士兵都是有等級的,分別為旗丁、披甲人、阿哈三等。旗丁是女真族士兵,地位最高;披甲人是各個投降的民族和部落,地位次之;阿哈是奴隸,通常是漢人和朝鮮人,地位也最低。

八旗軍以騎兵為主,步兵為輔。當然,八旗軍最讓人刮目相看的還是嚴明的軍紀。每次打仗之後,一定賞罰分明,要進行戰後總結。

八旗軍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兵民合一,打仗時大家都是兵,閑暇時要進行耕獵。就是這樣一支紀律良好的軍隊最終打敗了明朝,打敗了闖王李自成。

創建滿文,發展滿族文化

努爾哈赤不光是一個軍事家,也是一個頗有建樹的政治家。現在我們說的滿文就是努爾哈赤創造的,以前女真部落有過一段時間的文字,大概是在明朝中葉的時候,這種文字就消亡了,因為這種文字非常奇怪,說它像漢字它又不是漢字,說它像契丹字它又不是契丹字。由於這種文字難以辨識,逐漸從歷史長河中消失了。

努爾哈赤為什麼要創建滿文呢?說實話,這是必須的。一個國家武力再強大,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字,也會被人看不起。再說,後金已經起來了,雖然大家都說女真語,不過用的官方文字卻是蒙古文字,所有女真人都必須學蒙古文。

就努爾哈赤自己來說,他粗略地了解一些漢文和蒙古文,越了解他就越鬱悶:為啥漢語和漢文是一致的,蒙語和蒙文也是一致的,咋就我們女真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我如果不創製出滿文的話實在有愧於後世子孫啊!行,說干就干。

努爾哈赤把這個艱巨又光榮的任務交給了額爾德尼和噶蓋。額爾德尼很早就跟隨努爾哈赤南征北戰,戰場上是一塊好料,除此之外,這人還特別愛讀書,精通蒙古語和漢語,在努爾哈赤帳下,算是一個難得有學問的人物。噶蓋學問雖然比不上額爾德尼,但做事相當踏實。

說實話,接到這個任務,額爾德尼和噶蓋都感到很為難:「老大啊,蒙古文字我們用了這麼久,你說改就改,不太好吧!」

努爾哈赤說:「正因為用別人的文字用了這麼久,所以才要自己創製文字啊!難道要永遠躺在別人的文字中嗎?」

額爾德尼說:「好是好,但是怎麼下手呢?」

努爾哈赤說:「這還不好辦,你們直接把蒙文的字母拿過來,對上我們的讀音,這不就結了。難道我指望你們像倉頡那樣從無到有地造字,驚天地、泣鬼神啊……」

努爾哈赤的指導思想非常明白:抄襲,大膽地抄襲。別人的東西拿過來就是我們的東西,由於努爾哈赤的指導方針進步正確,轟轟烈烈的滿文運動開始了。噶蓋在創建滿文的過程中因為犯了政治錯誤被誅殺。

額爾德尼根據努爾哈赤的指示,終於創製了因文見義的滿文,這種滿文又稱為「老滿文」,主要是區別於皇太極時期加圈點的新滿文。額爾德尼算是滿洲的倉頡了,雖然涉嫌抄襲,也算是文化的開創者吧!所以皇太極評價他是「一代傑出之人」。

不過人越傑出,死得越快,這似乎是中國歷史中的一個現象。額爾德尼後來因為私藏財物和珍寶被努爾哈赤殺害,是不是真的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就不知道了。

額爾德尼創建的老滿文沒有圈點,仍然存在一些缺點。後來,清太宗皇太極任命達海改進滿文,達海學問很好,圓滿地完成了這個任務。經達海改造的滿文稱為新滿文,康熙帝對達海的新滿文評價非常高,親自立碑表彰他的功勞。

滿文創製成功以後,滿族人如虎添翼,自信心大增。以前,他們感覺自己是一個流浪的民族,連文字都沒有的民族從心理上是一個沒有歸宿的民族。滿族的影響力在不斷地擴大,滿族,將會讓整個大地震顫。

對此,大明還沒有心理準備。

善於韜光養晦的老狐狸

努爾哈赤既是獅子,也是狐狸;他兇狠的時候非常兇狠,狡猾的時候也相當狡猾。從努爾哈赤十三副鎧甲起兵到現在,明朝的表現實在讓人太失望了。明朝的皇帝縱使糊塗,明朝的邊將也不應該糊塗。其實,其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努爾哈赤善於偽裝,所以才沒有成為明朝的眼中釘。

努爾哈赤習慣用朝貢的方式消除明朝的戒心。當努爾哈赤跪在大明的宮殿上,卑躬屈膝、唯唯諾諾之時,明朝的皇帝沒理由認為這個人是個威脅啊!從1590年到1615年,二十五年的時間裡,後金赴明朝朝貢達八次,其中七次是努爾哈赤親自去的。第一次朝貢的時候,努爾哈赤三十一歲,最後一次朝貢的時候,他已經是個五十六歲的老人了。人一輩子能有幾個二十五年,在二十五年的時間裡,努爾哈赤堅持不懈地在明朝面前裝孫子,就算明知是假,萬曆皇帝也會被他這種精神打動。

其實,在努爾哈赤後來的幾次朝貢中,大明的邊將屢次上書給皇帝,讓明神宗小心努爾哈赤這老傢伙。兵部尚書李化龍再次提醒皇帝:「我朝如果沒事的話,努爾哈赤不會輕舉妄動,一旦有事,這個人一定是罪魁禍首。」

神宗把這一切都當成耳邊風,他那點兒脆弱的心思大部分都沉浸在酒色之中。等到明神宗反應過來的時候,努爾哈赤的勢力已經成形了。最後一次朝貢,也就是第九次朝貢,努爾哈赤自己沒去,派遣了十幾個人的使者,隨便拎點兒東北的土特產,扔給萬曆皇帝:「要不要就隨你咯!」

萬曆皇帝傻眼了,以前努爾哈赤朝貢的話都會帶上幾百人,現在就派十幾個人來,而且手上的東西分量明顯輕了。完了,被這老狐狸騙了。

建立後金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八月,努爾哈赤從費阿拉城遷都到赫圖阿拉,這個赫圖阿拉就是努爾哈赤的祖先孟特穆選定的。

到了赫圖阿拉後,努爾哈赤首先是擴建城池,至少可容納十萬人居住。修建了幾年,終於把城池弄得像模像樣了。雖然都城選定了,但努爾哈赤並沒有急著稱汗,一直等到1616年,努爾哈赤認為時機成熟了,才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國。

努爾哈赤在稱汗之前,曾經召開會議討論稱號問題。與會者一致認為,國不可一日無汗,以前我們沒有汗,受的苦實在是太深了。現在老天爺總算給了我們一個英明的領導人,是的,努爾哈赤就像是老天賞賜給我們女真族的救世主,我們應該順應天命,稱呼努爾哈赤為天命汗。

天命元年(1616年)正月初一,努爾哈赤舉行了登基大典,尊為大英明汗,國號為「金」,也就是「後金」,年號為天命,這一年為天命元年。

雖然努爾哈赤盡量想把儀式搞得低調一些,但既然想出頭的話,就沒法遮掩。努爾哈赤剛一登基,明朝遼東經略熊廷弼就上書給明帝:「奴賊建國後金,登基為汗,自稱為朕。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絕對不能縱容,奴賊竟然招降我大國邊疆將士。」

不過,明朝最高領導者仍然認為努爾哈赤不足為患,那麼一丁點兒的人,巴掌大的一塊地方,能搞出什麼名堂來,最多不過在邊境一帶打家劫舍,暫且由他,遲早會算總賬的。

國家已經建立了,怎麼治國呢?努爾哈赤治國有什麼特色嗎?

努爾哈赤提出了一個口號:「君明臣良,同心共濟,秉志公誠,勵精圖治。」從這個口號中我們能看出領導的治國方略,轉譯一下就是:「我一定要努力做一個賢明的領導,在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