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草原英雄努爾哈赤 第九章 內部清理:囚弟、殺兒、休妃

在清初有三大疑案:努爾哈赤囚禁親弟弟舒爾哈齊,致使弟弟暴死;誅殺長子褚英及其黨羽;休掉寵妃富察氏。

辣手無情滅親弟

一個政權要擴張,無非就兩個要點:征服外敵和管理內部。

在清初有三大疑案:努爾哈赤囚禁親弟弟舒爾哈齊,致使弟弟暴死;誅殺長子褚英及其黨羽;休掉寵妃富察氏。

這三個案子實際上都是努爾哈赤為了維護自己絕對領導權所採取的措施。別看努爾哈赤是一個非常英明的領導人,但部屬們都很清楚,這個人再英明也是一頭老虎,隨時可以吃掉自己。部將們非常明白,自己面對努爾哈赤的時候是毫無抵抗力的,只能小心翼翼地別逆著這頭老虎。

但是,努爾哈赤的家人卻不一樣,他們與努爾哈赤的關係更親近。隨著努爾哈赤逐漸年老,家族中分化出了幾股不同的力量。

第一股力量是以大弟弟舒爾哈齊和小弟弟雅爾哈齊為首的「反大哥集團」,第二股力量是以長子褚英為首的「反老爸集團」。其他的那些力量都還是站在努爾哈赤的立場上的,可以理解,除了努爾哈赤的親弟弟和長子,誰還敢反對他。

舒爾哈齊是塔克世的第三子,和努爾哈赤同為宣皇后所生,比努爾哈赤小五歲。努爾哈赤為什麼突然關押親弟弟?舒爾哈齊是觸犯了法律,還是觸犯了努爾哈赤的權威?舒爾哈齊究竟是如何死的?這是清初第一大謎案,至今仍然眾說紛紜。

關於舒爾哈齊與努爾哈赤之間的矛盾,正史上沒有詳細記載,我們只能根據一些事迹探微。《清太祖高皇帝實錄》中有三處記載舒爾哈齊。

第一處是攻打哈達,舒爾哈齊自告奮勇為先鋒,但是臨陣卻退縮,讓努爾哈赤很失望,當眾怒斥一句,讓舒爾哈齊沒面子。舒爾哈齊的表現雖然讓人失望,但畢竟是「工作不力」,應該罪不至死。從後來的行為來看,努爾哈赤也沒有懲罰他,所以後來囚禁舒爾哈齊肯定不是因為這個原因。

第二處是攻打烏拉的時候,當時努爾哈赤和布占泰爆發了烏碣岩大戰,努爾哈赤命令弟弟舒爾哈齊、長子褚英、次子代善等率領三千人到烏拉斐優城運送俘獲的人口。他們到達斐優城外時,天空出現異象,夜晚非常隱晦,但是軍旗上空卻有光。舒爾哈齊說:「我隨大哥征戰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怪象,一定不是吉兆,我們還是退兵吧。」

褚英和代善堅決表示反對,褚英說:「是吉是凶已經確定了,如果我們就這麼回去,如何向父皇交代啊?」

就在他們收納斐優城附近的五百戶人家時,布占泰帶著一萬人馬突然殺出。褚英並沒有驚慌,他冷靜地跟大家分析形勢:「以前皇父哪次打仗不是百戰百勝,這次他雖然不在這裡,我們當然也能打敗敵人。布占泰以前就是我們的手下敗將,這次還敢來攔截我們,不是找死嗎?」

褚英這一番話說得大家熱血沸騰,極大地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接下來又是一場殘酷的廝殺,布占泰雖然人數甚眾,還是大敗而逃。這一戰,褚英和代善立的功勞很大。舒爾哈齊在幹嗎呢?他啥也沒幹,帶著五百士兵躲在山下。後來,努爾哈赤準備處決跟舒爾哈齊一起躲避的兩個大將,舒爾哈齊卻說:「殺了他們,跟殺了我有什麼分別。」

碰上這樣一個弟弟,努爾哈赤只能自認倒霉了,這事就這麼算了。

書中第三處記載直接就說舒爾哈齊在萬曆三十九年死去,享年四十八歲。

戰場上的表現肯定不是舒爾哈齊被囚禁致死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或許在《清史稿·舒爾哈齊傳》中能找到蛛絲馬跡,其中有一段文字:「自是上不遣舒爾哈齊將兵。舒爾哈齊居恆鬱郁,語其第一子阿爾通阿、第三子扎薩克圖曰:『吾豈以衣食受羈於人哉?』移居黑扯木。」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因為舒爾哈齊在戰場上的表現非常讓人失望,努爾哈赤從此不再讓他帶兵,相當於解除了他的兵權,舒爾哈齊心裡很鬱悶,對大兒子和三兒子說:「大丈夫怎麼能夠寄人籬下呢?乾脆我們移居黑扯木吧!」

最關鍵的就是移居黑扯木,移居黑扯木就是分家自己過,用政治的行話說就是另立山頭。這種事情是努爾哈赤的底線,他無法忍受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軍隊面臨著分裂的危險。努爾哈赤對舒爾哈齊發出通牒,讓他儘快回來。但舒爾哈齊堅決不回,努爾哈赤於是誅殺了舒爾哈齊的大兒子和三兒子。事已至此,舒爾哈齊知道如果不回的話,自己這條命也會送掉,只好回來。

舒爾哈齊回來後,努爾哈赤剝奪了他的一切特權,並且殺掉他的近臣,將舒爾哈齊孤立起來。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同父同母的親弟弟,這個親弟弟除了不怎麼會打仗之外,其實也沒犯什麼必死之罪,主要是跟不上形勢。此時,努爾哈赤的事業蒸蒸日上,形勢一片大好,你這時要來「離家出走」,這不是誠心跟潮流作對嗎?舒爾哈齊犯的是政治錯誤,這個錯誤在中國古代可以算是最嚴重的錯誤了。

至於舒爾哈齊到底是怎麼死的,一直沒有定論。但不管是謀殺還是病死,他都是間接地死於努爾哈赤之手。努爾哈赤果然是狠角色,對自己的親弟弟都能下手。後來,順治帝追贈舒爾哈齊為親王,謚號曰庄,是為庄親王。

狠心誅長子

殺親弟弟已經是夠絕的了,但努爾哈赤還做過更絕的事,處死能文能武的長子褚英。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五十六歲的努爾哈赤作出了一個駭人的決定:下令處死仍在獄中的長子。

當然了,史書上肯定會記載,褚英之所以被殺完全是咎由自取,領導肯定是對的。我們先來看看正史是如何記載這件事的。

褚英,1580年出生,母親是努爾哈赤的愛妻元妃佟佳氏。褚英這孩子挺像父親的,特別會打仗,智勇雙全。十八歲的時候就率軍征討安楚拉庫路,大勝而歸,努爾哈赤賜他為洪巴圖魯,封貝勒。巴圖魯是勇士、英雄的意思,前面加個「洪」字,相當於大英雄。二十七歲的時候,褚英跟隨舒爾哈齊出征,參加了烏碣岩大戰。舒爾哈齊迷信天象差點兒貽誤戰機,褚英獨當一面,堅持出戰,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這一戰後,努爾哈赤封褚英為廣略貝勒。

寫到這裡,大家一定納悶了,這麼優秀的一個人,又是自己的兒子,努爾哈赤為他自豪還來不及,幹嗎要處死他呢?

這個問題直到現在還是個謎,我們來看看正史是怎麼解釋這件事的。根據正史的說法,努爾哈赤的大業如日中天的時候,確實考慮到接班人的問題,據說努爾哈赤打算讓褚英接班。為了讓政權順利交接,努爾哈赤讓褚英代理一些國家政務。不過,褚英的表現讓努爾哈赤很失望。努爾哈赤說褚英這個人雖然會打仗,但是心胸很狹隘,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所以努爾哈赤陷入了矛盾之中,是廢掉長子呢,還是讓長子接班?

有傳言說褚英曾當眾叫囂:「一旦我即位,就把和我作對的各個兄弟和大臣全部殺掉。」我想,只要褚英腦子沒病,應該不至於說出這樣的話吧,說出這種話等於就是說千萬別立我,一旦立我,我就大開殺戒。褚英心裡是不是這樣想,那沒人知道,就像皇太極雖然沒說出口,還不是一樣清洗反對自己的人。所以,我們可以斷定,這是褚英政敵造謠之言。

努爾哈赤帳下有四大貝勒、五位大臣,四大貝勒分別是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五大臣分別是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扈爾漢、安費揚古。四大貝勒、五位大臣相當於努爾哈赤政權的基石,他們堅定地支持努爾哈赤,褚英由於被推到儲君的位置,難免和努爾哈赤發生一些衝突和矛盾。四大貝勒和五位大臣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打掉褚英集團,所以他們羅列了褚英的罪狀,聯名告發褚英。

那麼,褚英有什麼罪名呢?其實,這個罪名非常牽強。一是說褚英在四大貝勒和五位大臣之間挑撥離間,你說挑撥離間這東西算是罪名嗎?四大貝勒、五位大臣都不是小孩子了,別人能隨便挑撥得了?往往說人挑撥離間的人自己可能是挑撥離間者,歸根結底,這種帶有人身攻擊性的罪名根本沒法成立。第二個罪名是褚英向弟弟們索要財物,削奪弟弟們的實力,加強個人的權力。這一條無論事實是怎樣的,都不構成死罪,以努爾哈赤的英明肯定是不會因為這些牽強的理由處死褚英的,而且作為一個英明的領導人,應該知道儲君上位之前集權是必須的。

根據《滿文老檔》的記載,努爾哈赤拿著這些檢舉書給褚英看:「這是你的兄弟們和大臣們控訴你罪行的書,你有沒有什麼要爭辯的?」

褚英頗有自知之明,回答道:「我沒有什麼好爭辯的。」

旁邊的大臣和貝勒們說:「既然你已經認罪了,那麼就不能由你執政,國家的大權不能交給你。」

訓斥完之後,努爾哈赤讓褚英閉門思過。據說,褚英並沒有真誠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時時感覺「鬱悶」,心術不善,不認己錯,甚至「焚表告天」,在背後詛咒,等等。努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