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最偉大的創業 五、江莉華:部隊成批成批地向塔里木開進

我們那一批湖南女兵共有一千六百多人,分乘四十輛車,浩浩蕩蕩地往新疆開。我當時才十五歲,沒見過那麼大的戈壁和沙漠。一進入河西走廊,就在荒涼的地方走。走了一個多月,還是那麼荒涼,我就後悔不該來。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過猩猩峽,因為地勢險要,土匪活動十分猖獗。走在最前面的一輛給養車,可能是想走快一點,趕到前面去張羅飯食。不想土匪在路上挖了陷溝,車一頭栽進去了。司機和副手受了傷,但沒有死,土匪抓住他們後,在他們身上澆上汽油,活活地燒死了。車上的物資被搶劫一空。我們趕到後,土匪已逃得無影無蹤,被燒的司機還在掙扎,那情景真是恐怖極了。

我們到了阿克蘇後,正是毛主席號召進疆部隊「把戰鬥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的時候,部隊成批成批地向塔里木開進。

我們穿著土黃色的軍裝,一到了黃色的沙漠里,就分辨不出是人還是沙了。

雖然是軍隊,但我們到部隊後,學習的不是軍事技術,而是生產技術;發的不是槍,而是砍土鏝;接到的第一道命令不是上戰場殺敵,而是到沙漠戈壁開荒。

說句實話,哪兒沒有地種呀!為啥要滿懷豪情到塔里木來種地呢?我拿著那把粗大笨重的砍土鏝,看著看著,眼淚就出來了。我更加後悔,在心裡暗說,一旦有機會,我就要回常德去——我家在常德市——回去後繼續讀書。

然而,當兵是我自己要來的。那時,胸前有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胸章,家裡又掛「光榮牌」,覺得不但自己光榮,家裡也光榮。就和幾個同學背了個包袱,也不跟家裡人說,就往長沙走。去了後,招兵的一個女軍官問道,小鬼,你叫什麼名字?

江莉華。

多少歲?

十八。我說。因為我很少撒謊,又是跟解放軍撒謊,所以,心裡特別緊張,那話一說出來,臉就紅到了脖子根上。

你這麼小,頂多十三四歲。她一眼就看出來了。

我也不知哪來那麼大的膽子,仍堅持說,我就是十八歲。

她很嚴肅認真地對我說,小姑娘,你如果撒了謊,到新疆後是要勞改的。

我當時不知道勞改是怎麼一回事,我只猜測那可能是一件可怕的事,猶豫了一下,就說,勞改就勞改,我不怕。

進了塔里木,看到那無邊的沙漠,就把人嚇住了。除偶爾可以看到一兩叢紅柳外,再沒有活的東西,一些不時可以看見的枯胡楊樹樁,不知死了多少年了,在陽光下泛著白骨一樣的光。我當時就想,這樣的地方能活人嗎?除了瘋子,誰也不會想著要在這樣的地方開田地,種莊稼。

那的確是我當時的真實想法,因為我看到偌大一條塔里木河都被沙漠整得半死不活的,更何況我們這些人呢!

我們進去時正是七月份,塔里木像個大火盆一樣,要把人烤成肉乾。有人測量了一下,那裡的地表溫度竟有七十多度。我們在石板上能把餅子烙到九成熟,有句「青石板上烙大餅」的歌詞絕不是誇張。

當時,就一套棉布軍裝,整天穿在身上,整天都被汗水浸得濕漉漉的,到最後,結上了一層白白的鹽粒。沙漠中沒有水,洗不成臉,洗不成澡,洗衣服就更不用想了。身上那個酸臭味呀,自己聞著都感到噁心。我們是在水裡長大的,哪離得開水呀,成年累月的不洗澡,更是受不了。最後,我們壯著膽子,直接去找領導。找到連長,連長說,這大漠戈壁的,哪有這麼多講究,不能有資產階級情調;找到營長,營長說,連飲用水都困難,哪還能洗臉洗澡呀,努力開荒吧,這荒要一直開到塔里木河邊呢,到了那裡,就可以每天洗臉、洗澡、洗衣服啦!因為當時的確太想洗個澡了,我們就繼續去找團長,團長說,姑娘們,汗水就是河,用汗水洗臉、洗澡、洗衣服好了!

大家無望而歸,只得繼續忍耐。

團長雖然這麼說,但還是把我們的意見反映到了師里。可師長林海清也沒有辦法。考慮了半天,就讓我們去挖勝利渠,準備把塔里木河的主要支流阿克蘇河的水,通過天山南麓,引到沙井子墾區。

雖然挖渠的勞動很苦,但能夠洗臉、洗澡、洗衣服,大家也就無所謂了。

修勝利渠一修就是三年。為了炸開「堅戈壁」,我們自己熬硝做炸藥。沒有房住,我們就露宿戈壁灘。沒有菜吃,就用鹽拌飯,用鹽水蘸饃。

勝利渠是五一年三月份動的工,到五四年建軍節才完工。總乾渠寬二十九米,長六十六公里,加上十二條幹渠,總長一百八十八公里,共挖填土石一千零三十六萬立方米。如果把挖填的土石堆成一米高、一米寬的土牆,可以從阿克蘇一直堆到烏魯木齊,兩千多里地呢!那幾乎全是靠人工完成的。

開閘放水那天,國家水利部部長傅作義親臨剪綵致賀。

修完渠後,我被送到了八一農學院學習。主要學棉花種植。課程主要有《糧食作物》《作物病害》《棉花栽培學》《肥料學》《普通園藝》,還有政治課。平時上課,課餘時間和節假日還是勞動,參加首府烏魯木齊的建設。

三年下來,我已在勞動中長成了大姑娘。不停地勞動,使我漸漸對這裡有了感情。是呀,地開出來了,水引到地里去了,寸草不生的地方長出了莊稼和樹,看著這一切,要離開,也捨不得了。

我那時的覺悟已非常高,樣樣工作都要爭先進。久而久之,身體累垮了,什麼病都累出來了。

農學院畢業時,都是要求哪裡艱苦就到哪裡去。當時阿克蘇算是條件好的,所以都沒有幾個人願意去。當學校要分我去時,我流著淚不幹,堅決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是學校硬把我分到這裡的。

其實,那時無論分到哪個團場,都是拼了死命地幹活,都是吃大苦、受大累的。只是那時人們的思想單純,組織說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就爭著申請去最艱苦的地方,組織說老軍人為了革命,耽誤了婚姻,組織安排你們和誰結婚,大家就不再反抗,將自己嫁給一個陌生人。

說起婚姻問題,我算是自由戀愛的。「分配式的婚姻」主要是在五四年以前。這之後,很多老革命的婚姻解決了,限制就放寬了,可以自由戀愛了。我之所以有這種幸運,原因是我入伍時年齡小,到了十八歲,夠了婚配年齡,又上學去了。

我們當時一聽「結婚」兩個字都害怕。因為暗地裡聽到的關於女兵婚姻不幸的事情太多了。婚姻自由是人最基本的自由,但當時卻沒法做到。據我看,造成婚姻不幸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是年齡相差太大,有的相差二十多歲。其次是沒有共同語言。特別是一些湖南、四川來的學生兵,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對愛情和家庭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憧憬。而當時的連、營幹部,大都是靠打仗打出來的,脾氣很粗暴,雖然都想找個有文化的老婆,卻不知道怎麼對待。我後來總結了一下,發現一個規律:年齡越大結婚越早,結婚越早婚姻越不幸,但更不幸的是人長得漂亮的,文化程度高的。因為結婚越早,年齡差距越大,人越漂亮,越易被上級領導挑走,這決定了你難以擺脫別人強加給你的命運,內心也就更痛苦。

自我入伍那天起,這塊石頭就一直壓在心上,隨著年齡的增加,「婚齡」的到來,天天都擔心哪個領導有一天突然對我說,小江,你到年齡了,該結婚了,明天,你跟某某結婚吧。直到上學後,這種擔憂沒有了,心裡的石頭才落了地。於是,就一門心思地爭取在學習上拔尖,工作搞得更出色。

我丈夫與我相守了四十一年,於九七年去世了,他是我在新疆的第一個親人,在沒有孩子時,他也是我在新疆的唯一的親人。這四十一年時光,無論頻繁的政治運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少動蕩,我們始終相親相愛。這對於像我們這樣普通的一介平民,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

塔里木,留著我的青春,留著我的愛,這土地,也浸透著我的汗水和眼淚,所以我愛它。

我再也沒有什麼可以留給她了,只有我這一副老身骨,我願把它留在這裡,哪怕能肥沃這裡的一土也好,哪怕能使一株荒草生長得茂盛一些也好。

的確,我如今才感覺到,對於這片土地,我做得太少太少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