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城市(一〇〇五年—一〇〇七年) 作者採訪

您為什麼會選擇「暗夜與黎明」這個書名呢?

本書的故事發生於黑暗時代末期和中世紀初期的交匯之時,所以寓意暗夜與黎明。這個片語也來源於《聖經》里的一句話:「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

這本書里出現的角色是中世紀三部曲中人物的祖先嗎?

是的,雖然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不那麼明顯。這個故事發生的年份和中世紀三部曲的時間隔得太遠了(約500年)。

為什麼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會設置在英國歷史上的盎格魯-撒克遜時期?

因為這是一個十分混亂的歷史時期,對於小說來說,會是一個很好的故事背景。

您是如何進行寫作的調查研究工作的呢?

研究工作進行得很艱難。這段歷史時期沒有太多史實資料和圖片,大部分該時期遺留下來的建築是木製的,很多被腐蝕了。我參觀了英國很多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的大教堂、斯托的盎格魯-撒克遜村、奧斯陸的維京海盜船博物館;此外,我還專門研究了巴約掛毯,包括存於法國巴約的掛毯原件以及在雷丁博物館的復刻件。

那個時期人們的生活和當下人們的生活有關聯嗎?如果有,是通過什麼產生關聯的呢?

他們生活的年代和我們的年代有很大不同,但是他們也會婚戀嫁娶、打仗、追名逐利和反擊報復。

這本書的深層主題是否影射了現代生活呢?是通過怎樣的方式做到的呢?

這段時間的人們開始要求法治,就是人們希望衝突與爭端能依靠一定規則來解決,而不是根據一個人的身份和財富。這是實現自由的一個重要因素。

您為什麼會想寫《聖殿春秋》之前的故事呢?

我很好奇王橋這個地方是怎樣成為一個城市的。在這本書中,我先將它刻畫成一個窮鄉僻壤,然後開始想像它是如何發展壯大的。

在做背景調查時,您最感興趣的地點是哪裡?

當然是存放巴約掛毯的巴約掛毯博物館。

(本篇採訪源自肯·福萊特辦公室製作的《暗夜與黎明》宣傳手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