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在二〇五教室復活 17

時間那帶著翅膀的戰車匆匆逼近,後面緊緊跟著天堂的獵犬。你正在變老。你不就是個胡說八道、耍兩面派的愛爾蘭人嗎?在你知道自己的作家夢正日漸消亡時,你督促並鼓勵孩子們寫作。用這個安慰自己吧:有朝一日,你的一個有天賦的學生將獲得國家圖書獎或者普利策獎,還邀請你參加頒獎禮。在一篇出色的獲獎辭中,他或她承認應該將一切歸功於你。你將應邀站起來,你將答謝民眾的歡呼。這將是為公眾所矚目的時刻,是對你教了上千節課、念了上百萬個詞的獎勵。你的獲獎學生擁抱你,而你消失在紐約的街道。小老油炸土豆條先生艱難地爬上他那經濟公寓的台階。碗櫥里有一片麵包皮,冰箱里有一杯水,瓦數適度的電燈泡懸盪在單身漢的行軍床上。

偉大的美國幻夢是青春期和中年的碰撞。我的荷爾蒙懇求得到樹林里一塊安靜的空地,而他們的荷爾蒙是喧鬧的、高要求的、跳動的。

今天,他們不想被老師或父母打擾。

我也不想被他們打擾。我不想見他們,不想聽到他們的聲音。我已經將我最好的年華浪費在與大聲訴苦的青少年為伍上。我原本可以將在教室里度過的那些時間花在看幾千本書上。我原本可以徜徉在第四十二街圖書館,從這邊上,從那邊下。我希望孩子們能從我眼前消失。我心情不好。

在其他日子裡,我渴望走進教室。我在樓道里不耐煩地等著,用腳踢著地面。快點,里特曼先生,快點!結束你該死的數學課吧,我有話要對這個班說。

在教師自助餐廳里,一個年輕的代課老師坐在我旁邊。她即將在九月開始教學生涯。我能給她點建議嗎?

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那是濃縮的精華。我承認自己不是一直都喜歡教學。我很茫然。在教室里,你獨自一人,一個每天面對五個班、五個班少男少女。一個單位的能量對抗一百七十五個單位的能量,一百七十五個滴答作響的炸彈,你不得不找到一些挽救生命的方法。他們可能會喜歡你,甚至可能會愛你,但是他們很年輕。年輕人的任務就是將老年人趕出這個星球。我知道我是在誇張,但那就像一個走向拳擊台的拳擊手或者一個走向鬥牛場的鬥牛士。你可以被擊倒或者被刺傷,而那就將為你的教學生涯畫上句號。但是如果你堅持下來,你就能了解到其中的竅門。那很難,但是你得讓自己在教室里舒服自在。你得自私。航空公司告訴你如果氧氣不夠,你要先給自己戴上面罩,即使你的本能是去救孩子。

教室是優秀劇本的演出場地。上百個人來了又去,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對他們做了什麼或者為什麼這麼做。你看到他們離開教室:幻想,沒精打采,嘲笑,羨慕,微笑,困惑。你可以判定你什麼時候影響了他們或者疏遠了他們。那是化學,那是心理學,那是動物的本能。你了解孩子們。只要你想當老師,就無路可逃。不要期待已經逃離教室的人——那些頭頭們的幫助。他們忙於吃午飯,忙於想更重要的事。那是你和孩子們的事。哦,鈴聲響了,再見。找到自己喜歡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

四月,外面陽光明媚。我不清楚自己度過了多少個四月,多少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我開始覺得在寫作或其他方面,自己已經剩不下什麼可以對紐約的高中生講了。我的聲音開始變小。我想我要在離世前出世。我從來沒有寫過一本書,更不用說出版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卻在談寫作,我是誰呀?我所有的演講,我在筆記本上的所有塗鴉實在沒有多大意義。難道他們對此不感到疑惑嗎?難道他們不說:他怎麼能在自己什麼也沒寫過的時候大談寫作呢?

是到了退休,靠不可與王侯俸祿相比的教師養老金生活的時候了。我將補上過去三十年沒有讀的書。我將一連幾個小時待在第四十二街圖書館,那個我在紐約最喜歡的地方。我將沿著街道漫步,在獅頭酒吧喝杯啤酒,和迪西、達根和哈米爾聊天,學會彈吉他以及一百首彈奏曲,帶著女兒瑪吉到格林威治村吃晚飯,在筆記本上塗寫。會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發生。

我將一路前行。

當蓋伊·林德還是十年級學生時,一個遍地泥漿的下雪天,他走在一群放學後在街上來迴轉悠的學生中間。他的一個朋友揮舞著一把雨傘,好像揮著棒球棒。雨傘在把手處斷開,傘尖沖著蓋伊飛去,穿透了他左眼的眼球,使他半邊身子癱瘓。

他被帶到街對面的貝思以色列醫院,從此開始了在各城市和各國之間的漫長征程。他甚至被帶到了以色列。在那兒,戰火讓人們了解最新的外傷及其治療方法。

蓋伊坐著輪椅、戴著黑眼罩回到學校。過了一段時間,他能拄著拐杖在走廊里行走了。最後,他扔掉了拐杖。要是沒有那個黑眼罩和那隻放在課桌上的沒有用處的胳膊,你不會知道他經歷過那場事故。

在我最後一個班上學習的蓋伊坐在教室的另一邊聽雷切爾·布勞斯坦講話。她正在講自己在科西拉夫人班裡上的一節詩歌課。她喜歡那個班,喜歡科西拉夫人教詩歌的方法,但是對於她來說,那真的是浪費時間。她有幸福而成功的父母,她是家裡唯一的孩子,她要到哈佛上大學,她身體健康。當人生中的一切都完美無缺時,她還有什麼可寫的呢?

我對她說,她可以給她的一系列完美狀況錦上添花。

她笑了,但是問題還在:還有什麼可寫的呢?

有人說:我希望我能有你的苦惱,雷切爾。她又笑了。

蓋伊講了過去兩年他的經歷。儘管經歷了那麼多事,他卻已什麼都不想去改變。在一家又一家醫院裡,他見到了疲憊不堪、身患疾病、默默忍受痛苦的人。他說所有這些讓他從不同的視角看待他經歷的事故,這讓他超越了自我。不,他不會改變任何事。

這是他們在高中上的最後一節課,也是我的最後一節課。蓋伊的故事提醒我們計算一下自己所獲的上帝的賜福。在他用這個故事送我們上路的過程中,我們都流淚了,還帶著滿臉驚訝的神情。

鈴聲響了,他們朝我撒五彩紙屑,告訴我要好好生活。我希望他們也一樣。我走了,帶著滿身五彩紙屑,沿著樓道走了。

有人叫道:嘿,邁考特先生,你應該寫本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