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郗羽弄清全部信息後,車子也到了省建築設計院的停車場。

三人隨後下了車,一個身材高大,體態略略發福的中年男人小跑著笑著迎了上來。

「封總,不好意思,久等了。」周翼微笑著探身,和來人握手。

「哪有哪有,我們也剛到。」這位封總特別熱情,使勁晃了晃周翼的手。

這位封總全名封慶國,今年四十六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是華耀集團本省分公司的副總。他目前手頭上的工作是籌建一個大型的冷鏈物流貨運園區。這個園區也是今年華耀的重點投資項目之一,投入挺大,地位重要,能起到貫通南北東西的作用。華耀總公司此前時不時會派人前來南都考察項目進展,這一次,周翼和李澤文也蹭了個「考察團」的光芒。

任何一個在職場上混過的人都知道「中央來人」的意義,再加上周翼的那個「董事長助理」的頭銜實在嚇人——雖然他只是幾個總裁助理之一——分公司頓時以十二萬分之熱情對他們介紹了這個項目,邀請他們參加和建築設計院的商談會。郗羽也總算明白為什麼昨天一天她為什麼沒看到李澤文的這位助理先生了,原來他昨天整天就在和封慶國的團隊就這個項目進行深入溝通。

至於李澤文,他的頭銜則是整個集團資產管理公司的顧問——讓郗羽吃驚的是,他還真的拿出了一張名片和封國雲交換。名片很簡單,沒有他那些炫目的頭銜,看上去特別整潔。

「只是掛名,偶爾針對華耀在國外的投資提出一些意見。」李澤文對這個身份也不太有興趣,但看著郗羽明顯好奇的眼神於是略作解釋。

經過這段時間的潛移默化,郗羽的好奇心好似死灰復燃了一般,李澤文從來都是善於因勢利導的人,自然會滿足她難得的好奇心。

至於郗羽,搖身一變成為了李澤文的跟班秘書,因為不是什麼重要人物,因此分公司的一干人等也沒有特地和她寒暄,略作招呼之後,一行人進了設計院大樓。

本省的建築設計研究院組織機構龐雜,下面若干個部門,員工上千人,他們幾年前搬到了新的辦公大樓,大樓位於南都市的經濟開發區,周圍綠化極佳。

整個研究院的三分之一員工都是建築師的好處可以把自己辦公環境做得盡善盡美,大樓外觀是藍灰色的巨大玻璃幕牆,現代感極強,整棟設計院大樓高度只有四層,足以確保每個窗口看出去都可以看到綠意。

「省建築設計研究院看上去真是有點氣派。」一行人邊寒暄邊走,周翼發表了這樣的評價。

「這是他們的新樓,才修好沒幾年,理念比較先進,老樓就沒這麼氣派了,」封慶國熱情洋溢地解釋,「請從這邊上電梯。」

潘昱民和他手下的團隊在設計院的會議室里接待了華耀公司的一行人。建築設計研究院雖然是本省最大規模的設計院,但始終是乙方,和華耀集團這種財大氣粗的甲方比起來還是當然不在一個層次上,當然要熱情接待。

這是郗羽若干年之後再次見到潘越的父親潘昱民。當年的潘昱民兒子的死這件事顯得理智和清晰,和他歇斯底里的老婆不同,他沒有責怪郗羽,也沒上來撕扯打鬧,只在公安局裡隔著一條走廊看了郗羽幾十秒鐘後離開了。

十四年時間過去,現在的潘昱民比當年是老了一些,但即便如此,他也絕對算得上是保養得非常好的那一類,目光炯炯有神,頭髮黝黑,身板筆挺,風度翩翩,講話聲音沉穩有力,完全不見成功中年男人的大肚腩,讓人只要看一眼就能對其產生信賴感。他和郗羽的父親也是同齡人,但看上去比天天操心高中學生的郗羽父親年輕了好多歲。

其實郗羽來之前是有點擔心的。她問李澤文:「他會不會認出我?」

「你當年見過他幾次?」

「只有一次,就是幾分鐘。」

「那就沒關係。」李澤文看了她一眼。

實際上潘昱民確實沒認出郗羽,她這樣的小跟班在商務會議中是沒有存在感的,只有「這是我的助理郗小姐」一句帶過。簡單的介紹了雙方與會人員後,潘昱民的團隊就開始展示物流園區的設計細節——畢竟現代人都知道「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

前不久,作為甲方的華耀集團對旗下的冷鏈物流中心招標,這樣的大型交通樞紐極其考驗設計能力,再加上其性質和省建設廳的一些硬體要求,分公司可以選擇的設計單位實在不多,舉行過一輪競標會後,本省的省建築設計院成功奪標,雙方草簽了合作協議。

競標成功是項目的開端,相當於萬里長征走出去了第一步,不等於奪標之後甲方乙方就不再溝通了。實際上各設計單位競標時因為展示時間有限,加上物流園區規模很大,設計單位做的方案是宏觀性質的,許多細節都還沒來得及討論。而今天就是作為甲方的華耀集團和作為乙方的設計院在投標後的第一次溝通會,會上討論的都是十分細節的東西。

「……隨著冷庫將趨向大型化,向空中和高層發展,土建結構的多層冷庫仍會佔有相當的比例,而高架冷庫也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們的設計方案是高層冷庫……選用的材料是……」

潘昱民侃侃而談,從他富有邏輯的言談可以知道這個人的頭腦一定特別好用。當然這非常正常,任何在職場上做得很出色的人都不可能是個笨蛋。

潘昱民做了一個十分鐘的總體發言後,就是其他建築師的展示時間。

大門的設計、車庫的規模、建築的材料、道路的寬窄……許許多多的細節都被圖片一一展示,好的文本說明也沒有一張張示意圖和效果圖來得好,至少以郗羽這外行人的眼光看,這方案堪稱盡善盡美,冷鏈物流中心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得很周詳,她簡直覺得自己上了一堂建築設計的入門課。

經過了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腦力風暴後,會議進入了十五分鐘的休息時間,與會者也挺累了,大部分人離開會議室,有的去外面喝喝茶,有的去上廁所。

設計院後勤部門的人上來給每個人送水倒茶,李澤文沒急著起身,又快速翻閱了手中的資料集後低聲問旁邊的封慶國:「封總,分公司和省院合作很多年了?」

「是的,十來年了,」封慶國喝了口咖啡,「大型國企的人,設計上肯定不如那些外國事務所這樣設計不出來什麼花里胡哨的建築,但功能性是首屈一指的。而且設計院的底子厚,經驗足,火車站汽車站都設計過,也不會有特別大的問題。」

李澤文「嗯」了一聲,不做具體的表態。

這樣的態度看似平常,但封慶國是何等人精,立刻察覺他問話里的未盡之意:「李老師,你有什麼意見嗎?」

李澤文搖了搖頭,沒再說什麼,只問:「剛剛一上樓就到了會議室,我想趁這個時間參觀一下設計院,方便嗎?」

「當然沒問題。」搭話的是潘昱民,他剛剛從衛生間歸來,溫和笑著道,「我來帶路吧。」

他雖然不知道李澤文在集團內的身份到底如何,但看著封慶國對他的客氣模樣,也明白自己應該拿出什麼態度了。

這麼短的時間當然無法全部參觀整個建築設計院,但是參觀一所的時間是足夠了——畢竟一所佔據了這一層樓。建築設計院大樓內部的內部隔斷基本上是以巨幅玻璃為主,一行人等在潘昱民的帶領下,每個辦公室參觀過去。

會議室的隔壁是本層的核心——一個大概有三五百平方米的工作大廳,五米挑空的大廳里坐了納了約莫七八十人,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辦公空間。此時辦公室的建築師們正伏案忙碌,每個人的工位都很寬敞,兩米寬的大桌子,桌上或多或少放著綠植,還放著兩台顯示器,有人正伏案畫圖,看上去每個人都很忙碌,充分說明了我國的建築事業很是紅火——至少在過去的二三十年內非常紅火。

「我們一所有建築師三十八人,架構師五十二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一級建築師……」潘昱民用翔實的數據展現了事務所的硬實力。

辦公室旁是一個展示區,放著設計院若干年來的代表性設計。

「這個模型是火車北站,這個模型……」一行人邊走邊說,最後在角落的辦公室停下來,潘昱民笑著推開門,「這裡是我的辦公室了。」

一行人最後到達了潘昱民的辦公室外,作為一部的總建築師,潘昱民有一間面積挺大的辦公室,他的辦公室和郗羽想像中的那種老闆辦公室不太一樣——這裡沒有特別高大上的傢具,也幾乎沒有什麼私人物品,反而更接近她在MIT里看到的教授辦公室——靠牆的書架,堆放了密密麻麻的書,牆上掛著若干地圖,辦公室里還附帶著一間小會議室,會議室的桌子上正攤開擺放著若干張以上的圖紙,旁邊是一面棕色的立櫃,整整齊齊放著許多書。除此外,房間里幾乎沒有和老闆私人的信息,也沒什麼照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