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五嶽尋仙不辭遠

既然目標已經確定,大家都覺得事不宜遲。管城七侯事關重大,萬一被「他們」捷足先登,那就大大的不妙。於是除了曾桂芬留下來繼續休養以外,其他四個人全都參加了這次搜尋活動。

四人先坐飛機到了溫州,又坐長途車一路輾轉到了麗水。而南明山就在麗水城南兩公里處,北隔甌江與城區相望。

麗水城並不大,有著典型旅遊小城市的特點:滿街的紀念品商店、滿城的旅行社和無處不在的小商販。他們四個剛一進城,還未來得及眺望遠處的南明山,便被無數熱情的當地人圍住,其中以少女居多,一個個笑臉相迎,燦爛得如一朵花。

羅中夏很不習慣這種場面,有些手足無措,彼得和尚只管閉目念佛,顏政卻是甘之如飴。十九見這三個男人半分用處都沒有,便自己上前,把周圍簇擁過來的小姑娘都喝退,拽著那三個廢物七轉八轉,來到一處位於城中的二層小樓。

這棟小樓收拾得頗為乾淨整潔,外面沒掛著任何招牌。他們一到門口,就有一個人打開鐵門,拱手迎了出來:「羅先生、顏先生、大小姐,別來無恙?」

這人生得圓滾滾的一張臉,慈眉善目,作彌勒笑,竟是魏強。

羅中夏和顏政都微微變了變臉色。這位和藹可親的大叔可不好對付,當日他們三人想逃出諸葛家的別墅群,正是這位魏大叔現身阻攔。虧得魏強只是阻攔他們,不曾痛下殺手,他們這才勉強逃出來。那枝可以「地轉山移」的水經筆,羅中夏他們至今仍舊記憶猶新。

想不到今天又碰到他了。

「這裡是我們諸葛家在麗水的產業,來尋筆的人大多以此為基地。」十九介紹說,然後沖魏強笑道:「魏大叔,東西都準備好了嗎?」

魏強笑咪咪地回答:「準備得了。你們是先吃飯還是先休息一下?」

十九側臉看了看羅中夏那坐完長途汽車的蒼白臉色,便說道:「我們也累了,先歇歇吧。」

「幾位請進吧,茶點也都備好了,別客氣。」魏強熱情地招呼四個人,絲毫看不出就在數月之前,他還與其中的三個人交手。

羅中夏、十九和顏政不假思索,邁步走進小樓。彼得和尚尾隨其後,在即將邁進去的一瞬間卻有些猶豫。

一個韋家的成員,即將踏入諸葛家的地盤。

關於這一次尋筆之旅,羅中夏沒打算對諸葛家和韋家隱瞞,反正瞞也是瞞不住。不過兩家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的態度,卻頗耐人尋味。

韋家對這個消息不聞不動,至今沒有回應,似乎真如彼得和尚所說,韋莊在韋定國的領導下,變成了一個普通的旅遊小鎮,徹底放棄了筆冢的事業。至於諸葛家,領頭人老李得知他們要去南明山尋筆以後,十分慷慨,不僅負擔了他們的路費,還提供了許多歷代筆冢吏的搜尋記錄,以茲參考。諸葛家唯一提出的要求,是希望能派兩個人過去支援。名義上說是不放心十九一個人涉險,至於真實動機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彼得和尚對諸葛家的行事風格很熟悉,那是一種「禮貌而霸道」的手段,對想要得到的東西不遺餘力,不擇手段。管城七侯對諸葛家也很重要,可他們聽到消息之後,只派了人來支援,卻沒表露出任何主動的興趣,著實令人奇怪。

再聯想到老李自從勸說羅中夏加入諸葛家投身復興國學的偉大理想未果後,似乎並沒有強迫的意思。這一次主動出手援助,頗有點故意討好的味道。

羅中夏就此事徵詢過了彼得和尚的意見,彼得和尚只是淡淡答道:「出家之人,本無門戶之見,一切隨緣便是。」他話是那麼說,心裡卻是一陣苦笑。自己也不算是韋家的人了,甚至那個「韋家」也快不存在了。

彼得和尚怔了數秒,最終還是暗誦了一聲佛號,走進小樓。

諸葛家的條件不錯,每個人都分到了一個單間。大家休息了一陣,也都恢複了些精神。半小時後,魏強給每個房間打了個電話,讓他們到二樓的會議室集合。

羅中夏一進會議室,就被嚇了一跳。會議室活像是一個圖書館的閱覽室,在桌子上堆滿了各類書籍,地板上還擱著一捆捆還不曾開封的包裹,在會議室的白板上掛著一個巨大的南明山地圖,上面插著幾種顏色的小旗,儼然一副國軍參謀部的氣派。

魏強見人都來齊了,說:「既然大小姐你們不是來旅遊的,那麼關於景色的介紹我就略過不談了。」

「嗯,只說有哪些古迹,又與哪幾位古人相關。」十九言簡意賅地指示道。

正如鞠式耕所說,南明山能被稱為冠絕浙東的「括蒼之勝」,並不在它的形勝,而在於它的人文氣息。魏強介紹說南明山是文化名山,山上的雲閣崖、高陽洞和石樑的崖壁上留有晉以來歷朝名人、學者和書畫家的珍貴題刻,文氣繚繞,應該是筆靈最喜歡落腳的地方。諸葛家早將此地劃為搜尋野筆的一個重點區域,不僅搜集了與之相關的大量資料,還專門設了一個落腳點。

魏強拍了拍桌子上堆積如山的資料:「這都是咱家歷代以來尋訪南明山的記錄。大小姐你們可以慢慢參閱。」

「我靠,把這些東西翻完一遍,我自己都成筆靈了。」顏政忍不住開口抱怨。

羅中夏看著密密麻麻的記錄,頭也有些疼,像是臨到期末考試前才發現有一大摞專業書要看時那種窮途末路的感覺。

十九早看出他的沮喪情緒,揚起手腕輕輕拍打羅中夏的腦袋:「喂,你打起點精神。你當管城七侯是那麼好找的嗎?諸葛家幾百年的努力,幾乎把南明山都翻找了一遍,也才搜到兩枝筆靈。咱們第一次來,最好別把自己想得太過幸運。」

「但是……真的要看這麼多東西嗎?」羅中夏把求助的目光轉向彼得和尚,後者捧起一份資料,正專心致志地閱讀著,他悻悻地轉回頭來。

魏強給他端過來一盤精緻點心:「嘗嘗吧,裡面摻了不少松子和新鮮奶油。」羅中夏拿起一塊放在嘴裡,還是憂心忡忡。他受了鞠式耕這麼久的國學訓練,對讀書不像以往那麼抵觸,可十幾年學生經歷培養起來對讀書的痛恨,不是一時半刻能夠消除的。

早知道這麼麻煩,他寧可拼了性命再去向點睛筆問得更詳細些——當然這只是奢望,那枚銅錢已然碎裂,除非星期天再給他一枚,否則是沒法再請筆仙了。

魏強看著他食不知味地吞下點心,寬慰道:「羅先生你不必擔心,老李知道你們的難處,所以特意派了一位專家來。我負責給你們做飯,那位專家就負責幫你們找資料。」

他話音剛落,一個人從會議室外推門而入,十九驚喜地從座位上站起來,撲到他懷裡。

「一輝哥。」

來的正是大鼻子諸葛一輝。他對於筆靈的筆譜諳熟於心,前來從事分析工作是再合適不過了。羅中夏與顏政與他也相熟,紛紛起身來打招呼。只有彼得和尚端坐不動,仍舊一頁一頁看著資料。

「你在北京過得怎麼樣啊?怎麼有點瘦了呢?」諸葛一輝摸了摸十九的頭髮,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羅中夏。羅中夏有些尷尬地撓了撓頭。諸葛一輝聳了聳鼻子,突然奇道:「奇怪,你似乎和上次看起來不大相同了。」

「這幾個月來,中夏一直在補習文化呢!是不是有點文人氣質了?」十九解釋道,雖然她自己都覺得有些勉強。

諸葛一輝搖搖頭:「不對,不是那種味道,你似乎少了些什麼,但又多了些什麼。」

羅中夏暗暗讚歎這傢伙果然敏銳,連自己少了管秋風筆、多了管壯筆的殘片都覺察到了。

諸葛一輝掃視一圈會議室,走到彼得和尚跟前,一拱手:「彼得大師,久仰了。」

彼得和尚緩緩把視線從資料上移開,平靜地回答:「貧僧是彼得,卻不是什麼大師,可不要這麼稱呼,只叫我彼得就好。」

諸葛一輝正色道:「我一直想拜會彼得禪師,今日得見,不勝榮幸。」

彼得和尚微微有些詫異:「諸葛家連我這無名小卒都知道嗎?」

「立誓不加筆靈,卻有一身守御的功夫;不歸韋莊統屬,卻屢為韋家立下奇功。這些事情,我們都是知道的。老李曾稱讚過,說韋家難得有幾個明白人,您就是其中一個啊。更何況十九說你我皆是天生的筆通,應該多親近些的。」

諸葛一輝說得鄭重其事,顏政小聲嘀咕:「這麼拍馬屁,是不是太過了?」他也很尊重彼得和尚,但那是因為兩個人臭味相投,可不是因為這些有的沒的奉承。

彼得和尚不動聲色道:「能得貴家主謬讚,小僧不勝榮幸。」

諸葛一輝笑道:「我臨行之前,老李曾經特意卜過一卦,說您的命數在筆靈,又不在筆靈。特意讓我來轉告您一聲。」

又是命數。

羅中夏心裡起疑,莫非老李勸降自己不成,又來打彼得和尚的主意了?可是他並沒有筆靈啊。

彼得和尚雙手合十:「謝謝掛心,有一位叫貝多芬的施主說過,要緊緊扼住命運的咽喉。命數什麼的,小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