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鄭姬心中一沉,看著他,「出了何事?」

只見那寺人面色恐懼,道,「今晨後,司敗府的人就到了宮中,將我等隨從一一問話,清查那日何人曾從江邊離開。鄭姬,那事只怕瞞不住!」

「司敗府?」鄭姬微微皺眉,「何人來查?」

「似乎叫倉什麼,是個郎中。」

鄭姬目光定了定。

她想起昨日在延年宮外遇到的那個郎中,事後,她曾派人去查問,得到了他的名字,倉謖……

那寺人還要說,鄭姬忽而低低打斷,「住口!」

寺人唬了一下,忙閉嘴。

鄭姬暗自深吸口氣,看著他,恢複和色。

「他們什麼也不知曉,嚇你罷了。」她說,「你只道不知,一旦鬆口,你我皆死罪,知曉么?」

她的聲音淡淡,卻似藏著威懾和底氣。

那寺人望著她,神色不定,少頃,連忙點頭。

「回去吧。」鄭姬和緩道,說罷,轉身離開。

「那寺人何事?怎驚驚惶惶。」穆夫人見她才過來,望了望。

「無事,殿里入了長蟲罷了。」鄭姬微笑,看了身旁的侍婢一眼,輕輕將穆夫人攙著,朝大社的正門而去。

寺人望著鄭姬離開,心中忐忑不安,卻知曉留在此處不是辦法,只得離開。

他心底愁苦,又是害怕又是懊悔。悔自己不該貪圖鄭姬的財物,為她通風報信,以致於招來這般禍患。可是如今已無路可退,他心裡想著鄭姬方才的話,知道自己也只能瞞下去,否則便是殺身之禍。

正低頭走著,忽然,他聽到有人在喚他,回頭,卻見是鄭姬的侍婢。

「主人方才有些話未說清,令我來告知你。」侍婢道。

寺人訝然:「甚話?」

侍婢卻瞅瞅四周,低聲道,「此處非言語之所。」說罷,看他一眼,朝人群外邊走去。

寺人不敢怠慢,連忙跟上。

國人都擁著往大社去看熱鬧,大社邊上的樹林茂密,走十幾步,已經安靜許多。

寺人不敢走遠,忙讓侍婢停下,「有甚話快說,大王那邊若尋不到我,更是麻煩!」

侍婢頷首,站在一棵樹後,道:「此話緊要,你近前些。」

寺人忙湊過去,侍婢作勢要與他密語,待他湊前,臉上忽而殺氣浮現。寺人瞅見她袖子閃過寒光,已知不妙,卻來不及躲開!

正在此時,突然「嗖」一聲破空之聲,一支利箭貫穿了侍婢的手!

利刃脫手落在地上,侍婢捂著手,蜷在地上痛呼不已!

寺人面色煞白,軟在地上,忙驚惶無措地退開兩丈。

不遠處,幾名吏人亦是目瞪口呆,看向倉謖,有些不可置信。

「都帶回去,尤其是那侍婢,莫讓她死了。」倉謖淡淡道,將手中的大弓交給吏人,轉身朝大社匆匆而去。

阡陌第一次來大社。她記得以前在爺爺的資料上看過,這個時代的人對各種祭祀場所很是重視,分類也很講究,社、廟、祠、壇等等,功用不一。那些名目太繁多,阡陌看看,水過鴨背一般記不住,到了這裡,方才重新認識。

郢都的大社,是楚武王遷都時所立,歷代經營,頗有規模。楚人喜歡高台和巍峨的宮殿,雖然那幾丈高的土台,在阡陌眼裡也並沒有多高,但在這個時代,已經是人力所及的雄偉之作。台上有殿宇,立柱高高擎起殿頂,正中,一根巨木聳立,看著頗有些古舊滄桑之貌,便是社主。

楚王見她目光好奇,得意不已。說這台基是取楚國的四方之土堆成的,光從各地運圖到此地,夯築台基,就耗費了半年之久。而那社主所用的巨木,傳說是先祖季連所留下,有它護佑,可保患害不侵。

阡陌看他言之鑿鑿的樣子,雖然覺得事實未必如此,卻微笑聽著,並不多言。

楚王這個人,阡陌有時覺得自己已經很能夠了解他,但有時,又覺得還不夠。他平日言行做派,皆以務實為上,可是在某些時候,他又是一個頗有浪漫情懷的人。

比如,他會天然地相信他的家族來自於傳說中的高陽氏,身上淌著神的血,有上天的庇佑,儘管這事久遠到超出了文字的歷史,而他連一份能用作證明家譜都拿不出來。

但是,他又並不會迷信老天真的能罩住小命,跟人征戰廝殺,該追打的時候他會追打,該逃跑的時候他也會逃跑;也不會全然相信楚國能靠著這根了不起的古木安然無恙,他疏浚河道對付水患,打開倉廩賑濟國人,別人來犯,他就披甲親征。

阡陌曾經跟他討論過這種哲學層面的問題。她說,既然神能夠做的事,其實都是人在做,那麼花費這麼許多人力物力去敬神,價值何在?

楚王想了想,不以為然。

「我從不求神能助我多少,我祀奉祭拜,不過是求他莫與我擾亂。」

「如何算是擾亂?」阡陌問。

「多了。災荒,戰禍等等,皆不可測。」說罷,他看著阡陌,唇角勾勾,「再如婦人失蹤不見,或是生出個不肖子……」

他的手總是不安分,阡陌窘然,忙將它們按住。

但他的話,阡陌卻思索良久。

楚國的歷史,她大致知曉。相對於其他的諸侯國來說,楚國起步的時間晚,卻算得幸運。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它抓住機緣,不斷地兼并擴張,最終成為雄踞一方的大國。但再輝煌的成就,也抵不過歷史的腳步,它終有一天會在紛雜的爭端中疲憊不支,灰飛煙滅。

「侶。」她小心地問,「你真覺得,你苦心經營的所有,可延綿萬世么?」

楚王看看她,卻是一笑,目光深遠,「太久遠我管不得,我能管好的,只有此生。」

……

只有此生。

阡陌如今望著這大社,心底寧靜。自己來到這個地方,已經是不可思議,她能把握的,其實也只有此生,並不比別人多,也不比別人少。而她希望,自己可以與楚王永遠站在一起,就像今天一樣。

她跟著楚王登階,台下,有許多國人看到阡陌,認了出來,樊姬樊姬地喊。阡陌回頭,對他們笑了笑,忽然,看到了另一邊登階而上的穆夫人,還有鄭姬。

穆夫人今日裝束莊重,保養得當的面容紅潤,頭上玉笄生光,每走一步,環佩輕撞,貴氣自不可言。而身後的鄭姬,雖是以穆夫人隨侍的身份而來,打扮得也是隆重。阡陌看去,那身中規中矩的衣裳穿在她身上,並沒有顯得臃腫肥大,反而襯得端莊得宜。

阡陌見鄭姬的次數屈指可數,在這裡看到她,頗覺得意外。

楚王亦露出詫異之色,看看鄭姬,再看向穆夫人一派自然的模樣,心中已是明了。

他行了禮,簡單地向穆夫人問候一番,令司祝開始。

樂師奏樂,巫師和巫女的樂舞,盛大而綺麗。蚡冒之鼎身披彩帛,被力士抬上殿宇之中,安放在神主之前。

楚王親自念禱祭文,讚頌先祖和上天的恩德。那文辭的典故頗多,阡陌聽著,半懂不懂。

「好聽么。」一個聲音忽而輕輕傳來。

阡陌看去,卻見是鄭姬在說話。

楚王在神主那邊,穆夫人也站在前方。阡陌與鄭姬立在下首,站到了一處。

這是鄭姬第一次對她說話,阡陌不解其意,回答,「好聽。」

鄭姬的唇邊浮起一絲笑意。

「我第一次見到大王之時,也是這般祭禮之上。」她望著前方,聲音緩慢而輕柔,「那時他剛繼位,我被國君送來獻給他,那時,我看著大王,亦被迷住了。」

阡陌沒有答話。

楚王在感情忠誠這件事上,沒有讓她難過。楚王與後宮中那些姬妾的過往,在二人之間一直是盡量不去觸碰的話題,阡陌也並不太感興趣。

不過鄭姬的來歷她大致知道,她嘴裡說的國君,應該是鄭伯。

「與我一起來的,還有六七人。」鄭姬繼續道,「你猜,她們如今在何處?」

阡陌看看她。

鄭姬也看著她,仍然平和,「她們連大王的卧榻也不曾碰到,便因爭風吵鬧而送去了浣衣之所,再也見不到大王。」

阡陌覺得她這話怪異,目光停了停。

「是么。」她敷衍道。這裡的氣氛實在令人匪夷,阡陌想走開些,卻不好亂動。只得看向楚王,希望那邊快點結束。

幸好,楚王已經向神主行過了禮,走回來。

司祝走過來,向楚王行禮,說大鼎得以出水,乃是天意。他請得上示,須以太牢為饋。

「太牢已至,生前最後一食,當由功勞至大者而獻。」

眾人皆露出訝色。

楚王看向阡陌,卻是莞爾。

「寶鼎出水,乃是樊姬之策,功勞最大,樊姬莫屬。」他說。

阡陌愣住,看著司祝讓人將一隻小籩呈來,再看看土台下被人牽來的大牛,有些不知所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