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III 蒙巴那斯,開放的城市(二)-1

賽馬師夜總會

呂西女士身材窈窕靈活,眼睛雖小,但目光犀利,表情豐富而特別,聖母瑪利亞似的微笑常掛在唇邊。她屬於一種性格果斷的女性,稍帶神秘,同時又和藹和親,而且十分迷人,穿著時髦,胸脯豐滿,線條明顯。無疑,她恰如其分地滿足了男人的觀感需求。她對性需求十分敏感,自然也能夠時刻滿足多情善感的帕森的性慾需求。

喬治·帕帕洛夫

帕森瘋狂地愛著呂西,她的反應總是缺乏激情。埃爾米娜·戴維面對丈夫對其情婦的瘋狂戀情,離開了帕森,搬到蒙巴那斯單獨生活。帕森仍然留在蒙馬特爾,他在那裡工作、在那裡飲酒、在那裡等待呂西。她也來見他,還比較經常,但她不留下。問她原因,回答總是說她不能丟下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不管。他一再懇求她,甚至哀求她,她發誓同他斷絕來往。於是,他提議他們以朋友的身份見面,她不作答覆。他便採取蘇族北美印第安人的一個部族。——譯註孩童的慣用伎倆去見她:她在哪家酒館,他就去那家酒館,裝做沒有發現她,故意冷淡她,等待著希望她主動來找他,但每次都以他的希望落空收場。他回到家,寫張便條寄出,告訴她他打算去約瑟夫-巴拉街取他存放在地窖里的東西,問她哪一天去合適,然而實際上他並不去。

他不去,也並不想取走他的東西,因為不取走那些東西永遠可以作為去拜訪她的借口。她有時來,他們一起度過幾個小時或者半天,她又走了,她再回來。他哀求她別拋棄他,但她又走了。他有時返回蒙巴那斯或者約瑟夫-巴拉街,或者到十年前他們二人度過一夜的那家旅館租一個房間,然後給她寫封信,以慶祝這個周年紀念。他寄禮物給她,許諾帶她去旅遊,請她到高檔餐廳吃飯。她有時接受,有時拒絕他、躲避他。她有時也來做他的繪畫模特兒,為他整理畫室,幫助他尋覓模特兒。她接受與他同床共枕時,他幸福極了,但接著她又走了,對他來說總是走得過於匆忙。當她答應來,卻又食言的時候,他失望之極,於是給她寫去令人心碎的信件。他對她述說在等她期間,他完全無法工作,他知道她要來,但她沒有來。為了畫畫,為了活命,他需要她……她來見他的間隔時間長了,他就採取出走的方式報復她。

每次出走,他都大量酗酒。每次酗酒,他都找一位姑娘或者一位小夥子帶回家。被一大早來的呂西發現,讓她火冒三丈,氣急敗壞。看到她暴跳如雷,他十分高興,他的目的達到了。她說他喝多了,什麼事都幹得出來。而他呢,他反口說只要她不在身邊,他就只能用酗酒麻醉自己,所以她是他身體狀況惡化的罪魁。她聳聳肩膀,轉身走了。他緊追不捨,她停住腳步,只好返身回來。他立即將她壓倒在床上……她起身後,同樣的爭吵還會重新開始,下次什麼時候見呢?

整天花天酒地的帕森像個需要時刻有人陪伴的孩子。他害怕黑暗。只要呂西不在他身邊,他總覺得周圍永遠是一片黑暗。他撕扯著周圍的一切,說自己要死了,活不長了。他的妻子埃爾米娜想方設法幫助他:為他繪畫做模特兒、照顧他的模特兒,打掃整理他的畫室。她經常見到呂西,並且成了呂西的朋友。她們二位使用各自的方式拯救帕森,但她們的一切努力通通歸於失敗。帕森感到孤獨,十分痛苦,但他依然一成不變地請大家吃喝、替大家付錢。

每當外出,他總帶著他的那一幫哥兒們。其中有:尼爾斯·達代爾和他的妻子托拉(莫迪利阿尼在去世前幾個月為她畫過一幅肖像)、突尼西亞畫家阿布杜勒·瓦拉伯(他將在突尼西亞接待帕森和埃爾米娜)、爵士樂業餘推銷商喬治·艾森曼、薩爾蒙夫婦、克雷姆尼茲夫婦以及法蒂瑪、莫爾岡、克洛蒂婭、西蒙娜、艾伊莎等帕森所有最忠實的模特兒;也有埃爾米娜、呂西、她的兒子居伊和佩爾·克羅格。帕森和呂西的關係瞞不過他們周圍除佩爾和居伊以外的任何人,只不過大家都裝做不知情而已。他們大家乘坐呂西的汽車一起去鄉下,去馬恩河邊,去「賽馬師夜總會」。

這是從前當過馴馬師的米勒和一位美國畫家希萊爾·希勒於1923年11月在蒙巴那斯大街和第一戰役街交會處開辦的一家夜總會。帕森帶領的一幫人在那裡恰巧遇見基基帶領的一幫人。美國佬們一下子就把那些變色龍扔到了馬路對面,佔領了「賽馬師夜總會」這塊領地。從此,蒙巴那斯通宵達旦地燈火通明。人們在那裡可以晝夜跳啊,唱啊,喝啊,笑啊。這正是開辦「賽馬師夜總會」的宗旨。

夜總會的外面,希萊爾·希勒親自在黑色外牆上畫了些印第安人和小丑,門前聚集了許多群眾,人行道上停靠著許多老式汽車,特別值得指出的是還有一項奇蹟:現代技術的結晶——一塊霓虹燈閃爍的耀眼招牌。

夜總會內,似乎進了美國西部寬闊的大草原,一個寬敞的舞廳,幾張桌子,一個舞池,牆上張貼著數百張招貼畫,優雅的音樂凌空飄蕩,一切都籠罩在一片繚繞的迷霧之中。由希勒或者一個黑人彈奏的鋼琴聲抑揚頓挫、娓娓動聽。幾個裸體女子在舞池中翩翩起舞。但任何人都不注意她們,滿舞池的人們都在跳著爵士舞,用各種不同的語言相互交談著、挑逗著。

帕森坐在一個角落裡。由埃爾米娜、呂西或佩爾輪流陪伴著他。大部分時間,他和佩爾在一起。他們一起去多姆酒館或別的什麼地方。他們談論呂西或者基基——她剛剛進到夜總會,艱難地撥開一條通道,在人們一片熱烈的掌聲中一直走進舞池。

基基是「賽馬師夜總會」的皇后。她毫無顧忌地用玩笑話激起人們的憤怒。當馬塞爾模仿美國歌星和身高1.5米的西佛耐特演唱了幾首海員歌曲之後,基基也準備表演她的節目了。她剛一出場,全場就報以熱烈的掌聲和一片噓聲,以資鼓勵。

她開始唱了一支比較文靜的歌曲。接著唱的是《卡馬萊的女兒》,歌詞如下:

卡馬萊的女兒們自稱都是處女,

卡馬萊的女兒們自稱都是處女,

但當她們到了我的床上時,

她們……

基基演唱時經常忘歌詞,陪同她的女孩子無奈,只好到舞池內給她提詞。帕森目不轉睛地盯著看的不是歌星,而是這位為基基提歌詞的姑娘。佩爾·克羅格也同樣在盯著她。她20歲左右,圓圓的臉盤,與基基一樣,也是褐色頭髮,名叫泰萊絲·莫爾,是體操教師。她昔日的情夫羅伯特·德斯諾斯叫她「十三」她給他上過拳擊課。由於他發音有困難,總把「Thérèse」——泰萊絲,發成了「Treize」——十三。。如今,她更喜歡別人叫她「十三」。姑娘的父母對女兒在極端自由化的蒙巴那斯的所作所為卻一無所知。

基基和泰萊絲相互佩服,互相欣賞。她們倆經常一起樂,一起鬧,把一切貧窮與煩惱拋在腦後,以求一時的歡樂。基基記憶力差,記不住,忘得快,泰萊絲就是她的腦子。她不僅為她提歌詞,而且還充當她的記事簿:她經常在活動場所就小聲地(為了不讓曼·雷聽見)提醒她第二天的同一個時間定了幾乎二十個約會。最後,仍然是她在節目結束的時候幫助基基跳上桌子,當基基決定做倒立行走的動作時,她幫助她倒立起來。這是消費者們最感興趣的一幕。他們在飽口福的同時也飽了眼福,因為基基從來不穿內褲。

瘋狂的觀眾中雷鳴般的掌聲響起的時候,泰萊絲拿起帽子,沿著大廳邊走邊說:「請多關照!請多關照!」錢幣紛紛落下,恭維話不絕於耳。但惟有一句話令她感興趣:當她離開幾步遠時,朱勒·帕森俯身向呂西的丈夫,小聲地對他說:「這個姑娘棒極了。她非常喜歡你。」

她心裡美滋滋地,兩步並作一步匆匆離去。

照相:一個時代的記憶

……過去我一直在試著不用照相機做畫家們日常做的事,其區別只在他們使用的是顏料,而我使用的是光線和化學品。

曼·雷

追求基基的藝術家大有人在。俄羅斯戲劇藝術家莫斯汝金向她求愛,她還沒有接受;一位墨西哥部長多次懇求她作為他的隨從住進克拉利茲飯店,然後跟他去大洋彼岸,她也沒有拒絕。眼下,這位部長的那輛西班牙—瑞士高級轎車就在「賽馬師夜總會」門口等著她呢。她剛從紐約回來,去那裡的公開理由是跟隨建議她去美國拍電影的一對夫婦去拍電影,實際上她的真正角色是那位丈夫的情婦。

她同曼·雷之間的愛情遠非十分完美。二人的嫉妒心都很強,常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從前,她總喜歡在他的記事簿上塗畫他所鍾愛的攝影模特兒,而他也常常發無名火,連續幾天生氣,同她不說一句話。於是當他得了性病時,就說病的根源在她,她不得不進行體檢,與其說需要證明她身體是否健康,還不如說是需要證明她的行為是否檢點。有一次,曼·雷贈送給她一件名牌連衣裙,她拿起剪刀就把它剪掉,說她喜歡自己的樣式,而不喜歡高檔貨。

他們經常不斷地打架,相互將水或墨水潑到對方臉上。有時,基基打開窗戶朝外面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