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I 蒙馬特爾山丘上的無政府主義者(二) 天真的老畫家

一隻小鳥落在天使的肩頭,它在為熱情的盧梭歌唱。

紀堯姆·阿波利奈爾

人們根本無法想像到那樣一個古怪的畫家也經常同「洗衣船」幫派來往。他65歲,看上去是一位忠厚長者。他手拄拐杖,頭戴呢帽,彎腰駝背,從他居住的波萊讓斯Plaisance,位於巴黎南城十四區。出發,邁著小碎步急匆匆地向蒙馬特爾山上走來。從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看得出他為人厚道,能夠承受住任何情感的衝擊,但遇到任何一點不順心的事,臉就漲得通紅。亨利·盧梭已經進入了第三年齡段(即已經成為老人),但又像剛剛脫離童年時代。他的繪畫作品中也反映出他的幼稚,埃利·富爾認為他的繪畫作品同郁特里羅一樣幼稚可笑,這兩位畫家是同樣的單純和無知。

人們稱他為盧梭海關,因為他曾經在巴黎稅務徵收處負責對進入首都的食品進行檢查。50歲退休,開始學習繪畫,但從未進過任何專業藝術學校,完全屬於自學成才。他對繪畫的前景以及繪畫規則一無所知,也從不關心,完全靠本能,但作起畫來十分認真。他的經歷非常簡單。阿波利奈爾寫詩隨心所欲地胡編亂造他的歷史如下:

你從未忘記,盧梭,阿茲特克古國,位於現墨西哥。的風光,

長滿芒果與菠蘿樹的森林,

猴子將西瓜掏空,滿地是血紅色的瓜瓤,

那裡人們槍殺的金黃色大王。

你畫的畫,都是你在墨西哥看到的,

一望無際的香蕉林頂上一輪火辣辣的太陽,

你,一名英勇的士兵,

敢於用自己的衣服

從海關人員手中換取藍色的古代騎兵上裝。

……

詩人在寫作時隨意地想像亨利·盧梭以一個法國軍隊中士長的身份參加了墨西哥戰爭,他的繪畫作品中畫的正是在那裡的所見所聞。而實際上,亨利·盧梭沒有去過墨西哥,更沒有去過美國。在他服兵役期間,僅僅去過距離法國南特不遠的昂熱。他對熱帶自然風光的了解,只限於在1889年萬國博覽會上看到的有關繪畫作品。他畫中的熱帶風光完全是受了畫展上的那些繪畫作品的啟迪而作(圖28、圖29)。阿波利奈爾還說盧梭的繪畫作品「是美洲異國情調提供給造型藝術的惟一東西」,他又錯了。布萊斯·桑德拉斯撰寫以下詩作時,也同樣錯了:

請你到墨西哥來吧!

高原上到處開放的鬱金香散發著悠悠清香,

太陽的光芒像瓜藤朝四面八方伸展,

好像是一位畫家的畫板與畫筆,

那些五顏六色的顏料如同悶雷般的鑼聲令人頭暈目眩,

盧梭曾經去過那裡,

在那裡他使生命放出耀眼的光芒……

盧梭只屬於他自己,不屬於任何派別,也不屬於任何時代。他既不傾向於印象主義,也不支持黑非洲藝術,他是現代派。或許可以把他當做野獸派,因為在1905年的秋季藝術博覽會上,他的作品《餓獅》(圖30)被掛在馬蒂斯、弗拉芒克和德朗作品的旁邊。路易·沃克塞爾對盧梭十分敬佩,他認為盧梭的情形證明了「最無學識、最沒有文化的人是最有天賦的藝術家」。人們曾經說過他是繪畫界的一位聾啞人,獨自一人只憑直覺闖自己的路子。連他本人也對他遵循的規則——如果這些規則存在的話——一無所知。

他完全是獨樹一幟的繪畫類型,他表現出某些古典主義,但十分難以將其歸類,同「洗衣船」的藝術家們的勇敢與大膽無法相比,然而,他獲得的光榮卻離不開他們。

是阿爾弗雷德·雅里把他介紹給法國文學雜誌《法國信使》的兩位謀士阿爾弗雷德·瓦萊特和他的妻子拉希爾德,後來又把他介紹給阿波利奈爾。雅里也出生於拉瓦爾,是海關職員盧梭的知心朋友。迄今為止,人們還不知道更多的,雅里到底是喜歡畫家本人呢,還是喜歡他的輕率冒失。不管怎麼說,是他這位在作家中最不保守的人把大好人盧梭介紹給了《法國信使》雜誌,而恰恰又是該報使他出了名。接踵而來的是一些前衛畫家,他們對盧梭觀察自然的目光非常敬佩。

第一位就是畢加索。1908年,畢加索在蘇里埃老爹處用五法郎買了盧梭在1895年完成的一幅畫《M夫人肖像》(圖31),畫中人物是他的第一位夫人。接著,畢加索又買了他的其他一些作品。很顯然,畢加索對這位前海關職員的作品中流露出的原始主義十分感興趣。他本人長期尋求脫離學院派的道路,苦於徒勞無功。而在盧梭的畫作中,他發現了不同於自己的創作方法,他認為這正是擺脫學院派的道路之一。

盧梭單身一人住在距離蒙馬特爾不遠的貝萊爾街。他曾經兩次失去妻子,成為鰥夫。他的子女們,除一個以外,一個個離他而去。

在他家門上,張貼著用硬紙板製作的這樣一張小布告:

家教:素描畫,油畫,音樂,收費低廉。

他的生活十分貧寒。每星期他做兩次葷雜燴,吃一次後,連鍋放到床下,這是一個星期的全部口糧。可憐的是,當他剛剛做好雜燴,本區的所有窮人都蜂擁而至。這樣一來,他一個星期的食品不夠他兩天吃。

他經常在家裡接待他的一些學生,並且把他們的畫像賣給本區的畫商(當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著手尋找他的繪畫作品的時候,人們在一個管道工人家找到一幅,在一個農民的家中也找到了另外一幅……)。在沃拉爾德、於德和保爾對他的作品感興趣之前,只有少數幾位朋友買他的畫。

生活的清貧並不妨礙他在家中請客。在經常性地勒緊腰帶餓一個星期之後,他向人們發出請柬,上面附上吹噓為「藝術家晚會」的節目單。1909年4月1日的節目單如下:

節目單

塞西利埃那(波爾卡舞)

鍾鈴花(瑪祖卡舞)

薔薇花(華爾茲舞)

嬰兒波爾卡舞

天使的夢(瑪祖卡舞)

克雷芒斯(華爾茲舞)

[摘自紀堯姆·阿波利奈爾1914年1月15日的文章《巴黎的晚會》]

通常到亨利·盧梭家參加晚會的人員,有麵包店老闆、雜貨店老闆以及「洗衣船」的全體居民。主人讓客人排成一排坐在椅子上,而他自己坐在門口,準備迎接新來的客人。每個人背誦一段詩詞或者一首兒歌。接著,盧梭取出他的小提琴,為大家演奏一首抒情歌曲。如果累了,他和衣躺在畫室的長沙發上,早上醒來,心情愉快,開始作畫。

當感覺十分孤獨的時候,他決定重新結婚,再建立一個家庭。他愛上一個人,苦苦地追求她,他懇求朋友幫他一把。一天,他來到沃拉爾德家,使出渾身解數將一幅畫作得比他以往的任何一幅都好。他把畫遞給畫商看,後者認為非常好。畫家急不可耐地對畫商說:

「太好了。那麼,您是否可以為我出個證明,證明我有什麼樣的進步呢?」

「您的未婚妻多大年齡了?她還沒有成年嗎?還需要得到她父母的同意方能結婚嗎?」沃拉爾德問。

「不。她54歲。」盧梭帶著迷人的微笑回答說。

就這樣,他得到了沃拉爾德的證明,也得到了阿波利奈爾給出的一份同樣的證明材料。儘管這樣,他還是沒能結婚。好人盧梭仍然是單身漢。

他花了數月的時間,才完成了為瑪麗·洛朗森和紀堯姆·阿波利奈爾畫的肖像畫。其原因並非缺乏啟迪或創作靈感,只因為他一定要在版畫的下方畫一些康乃馨,所以必須得等到此種植物開花的季節。

據阿波利奈爾講,盧梭畫一幅虛構的神怪幻想畫時,他的神情十分緊張,心常常提到嗓子眼上,有時突然驚慌失措,向窗戶衝去……

《費加羅報》記者喬治·克拉爾蒂講述了他另外的一些逸事:有一次,盧梭受到詐騙,但卻被判入獄,當審判長向他宣布緩期執行時,他高興地驚呼道:「謝謝您,審判長先生!為向您表示感謝,如果您願意的話,我為您畫張肖像吧!」

他的律師吉耶爾梅先生剛剛結束為他的辯護,盧梭向他轉過身來,大聲問道:「現在,你說完了嗎?我可以走了嗎?」

同其他許多人一樣,很長時間以來,吉耶爾梅律師一直在琢磨盧梭小丑似的滑稽動作是源於他十足的愚蠢呢,還是因為他富有戲劇天賦。他第一次向自己提出這一問題,是當他的顧客(盧梭——譯者注)從拉瓦爾打電話到他的辦公室時。他在電話里大聲地吼叫,律師建議他小點兒聲。

「我能聽清楚你說的話!」

「你,你能聽見我!可是別人聽不見!」

「當然能聽見……電話……」

「愚蠢!」盧梭氣狠狠地打斷了律師的話。

他把聽筒放入手心,補充道:

「我在同拉瓦爾的人說話呢!拉瓦爾,遠得很呢!我不大聲喊,你怎麼能讓他們聽見我說話呢?」

他的朋友們,無論是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