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7章 守,註定是守不住的

江州都督是蜀國的常設都督之一,和漢中都督、永安都督、庲降都督並稱為四大都督,治所在巴郡腹地江州。

該地位於長江與嘉陵江的交匯處,三面環水、地形險峻,是巴郡地區遏制長江水道的咽喉所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蜀漢在此地設都督的主要用意,除了能夠戍衛蜀漢集團的權力中心成都之外,還能在發生戰事時對漢中、永安地區進行馳援。自蜀漢集團設置該職務以來,先後有五人擔任該職。

五人分別為費觀、李嚴、李豐、李福和鄧芝,其中鄧芝任職的時間最長,達到十七年之久,只不過鄧芝之後,江州都督的職位就被撤裁了,不復再設,江州也淪為了普通的郡城。

這是和蜀國的國力在著莫大的關係的,當初在蜀國鼎盛之時,四大都督並立,各御一方,蜀國的國力是蒸蒸日上,但隨著姜維的窮兵黷武,不斷征伐,蜀國的國力是日漸衰落,很難再維持四大都督的建制了,所以最先撤裁的就是處於蜀國內部的江州都督。

其後庲降都督也被撤掉了,蜀國最後能維持的,也只剩下了處於處境線上的漢中都督和永安都督了。

由於魏軍兵分三路進攻蜀國,蜀國已經是調動能調動的一切兵力去前線了,處於後方的江州完全是空城一座,原本還駐守著一些郡兵也早就被調往了永安前線,對於魏軍來說,此刻的江州,就是一座不設防的城池。

雖然從僰道到江州距離是遠了一些,但對於驍騎營來說,日行三四百里,再遠的距離也不是個事,三天之後,驍騎營就已經飛速地趕到了江州,空虛的江州根本無人來抵擋,驍騎營順勢拿下了江州。

江州的失守對於永安來說,簡直就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江州不但和永安相鄰,更是永安的後方基地,永安地狹兵多,所有的糧草輜重補給物資都必須要經江州從水路轉運,魏軍攻佔了江州之後,無疑就切斷了蜀軍的後勤補給線,這簡直就是要了蜀軍的老命。

更為致命的是,魏軍攻克江州之後,必然會對永安的蜀軍形成前後夾擊之勢,原本防守起來已經是相當吃力的蜀軍面對腹背之敵,永安的局勢陡然之間變得艱難了起來。

姜維帶兵離開永安之後,永安的防禦能力就已經是大為衰減了,面對魏軍持續不斷的進攻,陸抗和羅憲是捉襟見肘,只能夠做到勉力維持。

隨著戰事的不斷進行,蜀軍傷亡越來越多,兵力的缺口也自然是越來越大,陸抗不得不收縮兵力,放棄了摩天嶺、魚腹浦等外圍的陣地,退守永安城。

永安之險,也並不全在永安城,而是外圍有摩天嶺和魚腹浦這樣的險要關隘,自從魏軍進攻永安以來,雙方的戰鬥基本上是圍繞著摩天嶺魚腹浦來打的,那時候蜀軍兵力充足,對於各個要害陣地的防守都能夠投入足夠多的人馬,所以那怕是魏軍的攻擊力比較強悍,但蜀軍始終也沒有能讓魏軍攻擊得手,雙方戰事一度陷入到了僵持膠著的狀態。

但隨著蜀軍不斷地被調離永安,蜀軍在各個陣地上的兵力出現了嚴重的短缺,但魏軍的攻勢卻一直是有增無減,這無疑讓陸抗和羅憲是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儘管放棄外圍的陣地讓他們心有不甘,但現在的這種情況,卻是他們迫不得已的一個選擇,畢竟以現在蜀軍有限的兵力,想要守住摩天嶺魚腹浦那是相當困難的。

退守永安有利於蜀軍集中有限的兵力來做好防守,但同樣也面臨一個難題,那就是永安防線變得更加地單薄了,沒有了外圍陣地的緩衝,永安城將會直面魏軍兇猛的攻擊,蜀軍必須要全力以赴,才有可能守得住永安。

但蜀軍就算是打得再頑強,也不可能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之下再守住永安。

退一步說,拿下江州的魏軍就算暫時沒有東進合圍永安的打算,但切斷蜀軍補給線的這一舉動也足以讓永安的蜀軍陷入到絕境了。

江州失守之後,永安就成為了一座孤城,先前所有的糧草補給後勤物資都是得需要江州來轉運的,如果這條補給線被切斷的話,以目前蜀軍在永安的糧草儲備,蜀軍就連三個月都堅持不下去。

當江州失守的消息傳開之後,整個蜀軍都陷入到了一片慌恐之中,人心惶惶,惴惴不安,誰都不知道這接下來的仗如何打?

陸抗和羅憲也是趕緊地召集眾將商量此事,眾將們自然是意見不一,有想守的,也有想撤的,莫衷一是。

陸抗和羅憲都沒有想到姜維在僰道的失利是如此之快,不過這似乎也怨不得姜維,姜維率軍趕到僰道防守,也是臨時趕過去的,防禦準備相當的不充分,而且僰道也談不上有多少的險要,面對倍量的敵人,姜維的防守難度是相當的大,僰道的失守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

不過僰道的失守,也讓蜀國的戰局形勢徹底地崩壞了,魏軍渡守瀘水之後,就似乎成為了一匹脫韁的野馬,再以難以馴服了,江州這座蜀中重鎮,由於無兵守御,自然而然也就輕易地落入到了魏軍的手中。

現在陸抗和羅憲必然要面對一個守或撤的難題,失去了後勤補給,蜀軍就算是再有極大的勇氣,也不可能在無糧無草無援的情況下,繼續地堅守下去。

以目前蜀軍全部的糧草儲備,撐死也就再堅持三個月的時間,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沒有任何一支軍隊能在糧草耗盡的情況下繼續作戰,蜀軍也當然不會例外。

守,註定是守不住的,但撤退的話,永安城外十幾萬的魏國大軍也必將會隨之湧入蜀中,不管蜀軍撤往何處,魏軍都會窮追不捨,蜀中總共就那麼大的一個地方,根本沒有多少的迴旋餘地,蜀軍一旦撤退,陸抗也不知道該撤往何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