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2章 明牌

羊祜這次北上,並沒有使用什麼聲東擊西、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類的計謀,直接就是兵分三路,一路攻打江陽,一路攻打僰道,一路直取堂琅,三路大軍,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揮師北上。

其實在這個細作遍地,斥侯林立的環境之中,魏軍想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覺已經是相當的困難了,再想像偷襲興古郡那樣進行偷襲行動,幾乎是不可能的了,所以羊祜索性大明大亮地擺開陣式,亮出旗號,也不藏著掖著。

這就如同打牌一樣,直接明牌,用實力來碾壓對手,魏軍在實力上遠超蜀軍,羊祜都懶得用陰謀了,這次進攻,就是陽謀,以堂堂之師,正面出擊,且看他姜維如何應戰。

打仗憑藉的就是實力,奇謀詭計,贏得了一時,也贏不得一世,戰爭打到最後,也是綜合實力的較量,誰的實力更強,誰才有機會笑到最後。

孟櫟歸降之後,整個南中再無敵對的勢力,羊祜也就無需再專門地安排後勤保障部隊了,原先每個營抽調出來的兩部人馬也全部歸建,除了中堅營遠征盤越國之外,其他的驍騎營、果騎營、步兵營和長水營全部恢複了原有的編製。

而且在味縣停留休整的一個月時間,魏軍各營也完成了兵員的補充,將進入南中之後的因為戰鬥和非戰鬥減員的兵員缺口全部給補齊了,現在出征北上的四個營六萬人加上都督部直屬部隊五千人,合計六萬五千人,陣容齊整。

至於後勤運輸的護衛事務,孟櫟則積極主動地攬了過去,畢竟這個差事對於孟櫟來說,是沒有任何風險代價的,只需要辛苦點,把糧草從交州運到蜀中前線去。

這也是孟櫟著力來討好羊祜的手段,除了應允羊祜在南中的募兵之外,孟櫟還準備出一部分兵馬參與伐蜀作戰,反正味縣屠城之後,孟櫟已經跟蜀國是徹底地決裂了,為了避免蜀國秋後算賬,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幫助魏國滅掉蜀國,蜀國都不存在了,還談什麼報復?

現在孟櫟最擔心的就是魏軍伐蜀失敗,最終退回到交州去,如此一來,孟櫟將會獨自面對蜀國的報復,蜀國絕對是不會寬恕他殺霍弋屠味縣這個事的,既然孟櫟現在是投靠了魏國,那就得死心塌地追隨魏國了,腳踩兩隻船的事,已經是絕無可能了。

所以羊祜提出來的任何要求,孟櫟都會不遺餘力地去予以滿足,羊祜想要在南中招募幾千名蠻兵去盤越國打仗,孟櫟當然不會拒絕,區區幾千人而已,對孟櫟來說壓根兒就算不上什麼損失。

更何況,魏軍這次的募兵是面向整個南中蠻族的,開出的待遇條件極為的優厚,各個部落山寨的蠻人是搶著報名,生怕這機會被別人給搶走了。

不過魏軍募兵可不是那麼簡單,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這次魏軍招募的蠻兵全部都是精兵悍將,擇優錄用,不合格的一律拒絕,讓許多的蠻人是趁興而來,敗興而回。

所以在募兵這件事上,孟櫟也沒有感覺幫了羊祜多大的忙,為了討好羊祜,孟櫟主動地請求出兵協助魏軍伐蜀,反倒是讓羊祜婉言謝絕了。

本身魏軍在兵力對蜀軍就可以形成以多打少,完全佔據著優勢,所以羊祜並不需要蠻兵的加入,指揮打仗往往並不是人多就是好處,如果各支隊伍之間無法協調好的話,反倒是一加一還不如一。

蠻兵的軍紀很差,甚至可以說沒有紀律這麼一個概念,如此散漫的軍隊如果加入到魏軍的陣營之中,非得不會提高魏軍的戰鬥力,反而有可能成為魏軍的累贅。

所以對於孟櫟的請求,羊祜乾脆婉言謝絕了,不過羊祜倒是派給孟櫟一個差事,那就是讓他負責押糧運草的任務,反正這些糧草也不需要南中的蠻族來出,他們只需要將已經從水路運抵賁古的糧草轉運到前線即可。

這對孟櫟來說,幾乎是沒有什麼問題,整個南中現在基本上都是他的領地了,在這個區域之內,押糧運草,安全上是沒有任何擔憂的,如果有人膽敢半路上劫糧的話,孟櫟定然會出兵滅得他渣都不剩了。

本身孟櫟就是南中蠻王部帥,孟家的勢力大到通天,現在投降了魏國,等於是又倚上了靠山,那些一直覷覦著孟家地位的一些蠻族部落,這回也得收起他們蠢蠢欲動的心思。

盤越國的三萬象兵都被魏軍給滅了,整個南中還有什麼力量能與魏軍相抗衡啊,打劫魏軍的糧草,那不是壽星佬兒嫌命長么?

現在有了孟櫟來負責押運糧草,羊祜自然也就無需再專門安排人馬來做這個事了,原先抽調出來的各部人馬,現在全部都歸建各營,雖然就中軍團而言,少了中堅營之後,戰鬥人員不降反升,四個營投入戰鬥的兵力,達到了六萬人。

羊祜將中軍團四個營分為了三路,左路長水營,由張統指揮,去攻打堂琅,右路果騎營,由文欽指揮,去攻打江陽,而中路則是兩個營,驍騎營和步兵營,羊祜親自率領,直取僰道。

羊祜知道僰道是姜維的屯兵之所,也是蜀軍防禦最強的地方,但蜀軍的防禦再強,實力也是限的,羊祜集中了三萬五千人直指僰道,那怕蜀軍在僰道早有準備,此刻恐怕也是驚恐失措。

魏軍一路北上,在僰道對江南岸邊紮下了連營,與對岸的蜀軍是遙遙相對。

僰道就在瀘水和岷江的三江交匯之處,是南中通往成都的一條緊要道路,姜維率兵抵達僰道之後,與先期抵達的廖化會師,立刻是加強了僰道江面的防禦。

這裡的江面,可是比長江下游的江面窄上很多,蜀軍的防守壓力其實是非常的大,再加上魏軍是兵分三路而來,姜維必須要兼顧三處的防守,所以在兵力上,自然是捉襟見肘,顧此失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