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0章 料事如神

蜀軍在味縣的防禦是相當完備的,雖然南中沒有太大規模的戰爭,但本著防患於未然的態度,歷任的庲降都督在建設味縣上面都是不遺餘力的。

經過幾十年如一日的積累,味縣的城防還是有著深厚的底蘊的,光是箭矢,就儲備了幾十萬支,另外像滾木檑石金汁沸水這樣幾乎不需要花費多少成本的防禦武器,更是多的不可計數。

唯一比較遺憾的,就是南中旳部隊沒有配備元戎弩,元戎弩雖然稱得上是最精良的武器,但由於造價昂貴,工藝複雜,產量一直是比較少的,所以只能是優先裝備北伐的軍隊,南中旳軍隊沒有多少的戰鬥任務,所以基本上沒有配備連弩。

缺少這種殺傷力極高的武器,味縣的城防力量就稍顯薄弱,但這並不會影響到霍弋的信心,別涚是霍弋還有夷兵作為後援,就算是沒有搜兵,堅守比較長的一段時間還是毫無問題旳。

味縣歷年來一直不斷地進行著修繕和加固,歷任的庲降都督都將打造味縣為南中第一城視為己任,為了這個目標,前仆後繼,不遺餘力,雖然幾十年間,庲降都督雖然是走馬燈地換了一個又一個,但味縣作為南中之中心的地位卻是沒有過任何的改變,一直相當的穩固。

尤其是馬忠在擔任庲降都督期間,對味縣的擴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味縣的外城,就是在馬忠任職期間建起來的,里外雙城的這種城池結構,還真不是尋常的城池就能擁有的,這無形之中也給味縣城池提供了一種保障,那就是即使外城被敵軍所攻破,守軍依然可以退守到內城,進行最後的抵抗。

所以內城原有的城牆也並沒有因為外城的擴建而荒廢,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固和完善,使得味縣城擁有了兩道防禦線,這種雙保險的設計,無疑讓蜀軍在守衛味縣之時,信心十足。

自從閻宇調任永安都督之後,霍弋就晉陞為建寧太守兼安南將軍,主理南中軍政事務,對於味縣的防務,霍弋可是從來也沒有掉以輕心過,利用一切資源對味縣的城防進行了加固,儲備糧草和軍械,做好打大仗的準備。

在許多人看來,霍弋的這個舉動似乎並沒有什麼意義,南中七郡之中,無論是人口經濟還是軍事實力,建寧郡都是超出其他郡一大截的,那怕就是蠻夷作亂,也頂多是在其他各郡鬧騰,不可能會攻打味縣來。

所以霍弋想要對付夷人,應該是在軍隊上面多投入一些,畢竟一旦發生叛亂,建寧的軍隊基本上是要調出去平叛的,而不是守在味縣等著叛軍來攻。

味縣作為一座堅城,經過了幾十年的建設,早已是臻於完善了,霍弋還要在味縣的城防上面大做文章,似乎有點畫蛇添足了。

面對這樣的質疑,霍弋當然是付之一笑,根本就不予以理睬,軍隊的操練霍弋當然要抓緊,畢竟朝廷給他的軍隊編製就是一萬多人,霍弋就算是膽子再大,也不敢輕易擴編兵馬的,否則讓別有用心的人給奏上一本,那真是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霍弋在操練現有軍隊的基礎上,對味縣的城防建設同樣也是不放鬆的,軍隊和城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如今魏軍打到了味縣城下,許多人才恍然大悟,原來霍弋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啊,知道魏軍會打來,才下那麼大的工夫興建味縣的城防,紛紛是讚嘆不已,稱讚霍弋的高瞻遠囑,料事如神,比諸葛丞相還要神啊!

霍弋聽了眾人誇讚,只是微微一笑,沒有做任何的解釋。

其實只有霍弋自己清楚,自己哪有什麼料事如神的本事,只不過霍弋是做好份內的事情罷了。

雖然霍弋常年在南中任職,但並不代表他不知曉天下之前,蜀國官方會定期地向各地太守官員下發邸報。

邸報最早出現在漢代,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辦事處,這個住處叫做「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間做聯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後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那裡。

蜀國的邸報系統基本上沿襲漢代,這也是身處於偏僻之地的霍弋了解天下形勢的一個重要途徑,而且霍弋和往來與蜀地以及中原經商的商人關係不錯,時常地會邀請這些商人行旅到太守府來坐坐,向他們打聽蜀中以及中原各地的風土人情時時事新聞逸聞趣事。

所以霍弋雖然人在南中,但對於外界的消息一旦也不閉塞,而且這些消息傳到了霍弋的耳中,霍弋也並不是聽聽就忘了,而是專門拿竹簡給記了下來,並進行匯總和分析。

當曹亮崛起於中原並打敗司馬氏成為了魏國的新皇帝之後,在其他人的口中,不過是一件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事情,但在霍弋看來,卻不無憂慮。

自從三國鼎立以來,三國之間一直處於一種均勢的狀態,雖然一直以來三國之間紛爭不斷,互有攻伐,但總得來說,各國的疆域卻是基本固定的,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但曹亮的崛起似乎並不同尋常,畢竟自從司馬懿奪權之後,魏國的朝政基本上落到了司馬氏的手中,大權獨攬,權傾天下,曹亮能以并州一州之地最終翻盤,幹掉了強大的司馬氏,這種強勢,可不是一般的強勢啊。

如果說之前曹亮一直和司馬家爭權奪位,顧不上和蜀國吳國打交道,那麼在他滅掉了司馬家之後,進攻的矛頭可就會對準備吳國和蜀國。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當吳蜀兩國還在作壁上觀的時候,殊不知,這天下的風雲已經是變幻莫測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