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4章 重修棧道

不過從前軍校尉嚴肅的表情之中,師纂就已經可以看出子午谷的情況不太樂觀了,畢竟走得多了才能稱之為路,子午道長久以來都是人跡罕至,絕少有人通行,所以穀道荒廢也在情理之中。

魏延曾計畫著從子午道進軍偷襲長安,但這個計畫沒有徵得諸葛亮的同意,最終流產了,蜀軍無數次的北伐,從來也沒有從這裡經過。

倒是魏國曾有一次從子午谷用兵的經歷,就是在諸葛亮兩次北伐之後,魏國感到有些顏面大失,於是調動大軍數路伐蜀,其中大都督曹真率軍就是從子午谷進的軍,只是走到了半路上,遭逢連月大雨,曹真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走了不到一半的路,最終兵疲糧盡,只能是撤退了。

現在魏軍伐蜀再一次走子午道,已經距離上一次伐蜀過了有三十年的時間了,那怕是曹真當年修整出來的棧道,也已經是腐朽不堪了。

前軍校尉告訴師纂,子午谷的棧道多有毀損,如果大軍想要通行的話,必須先將棧道給修出來才行。

「那還等什麼,抓緊時間修啊!」師纂滿臉不悅地道,這支先頭部隊派到子午谷已經有些時間了,居然還沒有將所有損壞的棧道給修好,這得耽誤多少事啊?

前軍校尉也是一臉的無奈,其實他奉命駐守子午谷之後,已經抓緊時間在搶修那些毀損的棧道了。

但修繕棧道不同於修其他的路,所謂的棧道,其實就是在懸崖絕壁的上面鑿出孔來,然後用木樁插入孔穴之中,橫豎連接在一起,上面再鋪上木板,這樣便可以共人馬通行了。

有的棧道比較短,只有一里半里左右,有的棧道則比較長,綿延數十里,依山傍水,懸掛在懸崖之側,景象亦是蔚為壯觀。

棧道是秦嶺古道特有的產物,也是古代勞動人民大智慧的體現,本來這樣的懸崖峭壁,根本就是無路可走的,勤勞聰慧的古代秦蜀人民,硬是在這絕壁之上開鑿出棧道來,讓天塹變成通途,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人盡皆知。

子午谷的棧道由於年久失修,損壞比較嚴重,想想上次魏軍從子午道進軍,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當時為了行軍而重修的棧道經過三十載風雨的侵蝕,已經是變得面目全非了,許多路段早已坍塌,根本就無法通行。

前軍校尉已經竭盡全力地派人搶修棧道了,但由子午谷的棧道毀損的比較嚴重,工程量比較巨大,而修棧道明顯是一個難度比較高的技術活,而且人數再多,也很難施展得開,所需的木料也是一個龐大的數量,所以進展相對來說比較緩慢。

師纂一聽這個情況,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本來他還指望著先頭部隊能給他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呢,可現在就連最起碼的棧道都沒有修好,還想跟別個的部隊爭第一呢,爭個屁啊!

雖然說爭第一是無望了,但師纂也不能落後太多,要知道,當時任務下來的時候,許多人可是跟他爭著要子午谷這條路線的,誰都認為師纂作為一個新晉的將軍,根本就沒有法領著陷陣營走出子午谷。

雖然有鄧艾的力挺,才把眾將給壓了下去,但顯然眾將還是明顯的不服,認為師纂的能力不足以單獨地率領一營。

眾將的輕視讓師纂內心之中暗暗憋著一口氣的,他們這是門縫裡看人,把人看扁了啊,師纂當然不服氣,他一定要證明給其他的將領看看,他師纂不但可以走出子午道,而且拿下漢中的頭功,也絕不會落到其他將領的手中。

由於秦嶺故道的艱險難行,其他的部隊在行軍的時候,都捨棄了重型裝備,採用輕裝而行的方式,至於那些諸如投石車攻城車弩車這些大型的軍械,只能是後續再想辦法慢慢地往過運了,現在兵貴神速,為了儘快地趕到前線投入戰鬥,最好的方式還是輕裝簡從,這樣才能倍道而行。

不過師纂並沒有選擇全部輕裝,而是帶了五十輛投石車的,因為師纂清楚,進入到漢中平原之後,陷陣營所面對的對手是龜縮在樂城的王舍,樂城作為漢中東部的要塞城池,防禦十分堅固,單靠人海戰術蟻附攻城,想要攻下樂城,絕非易事。

所以想要攻城的話,還得仗倚投石車這樣的攻城利器,陷陣營配備著一百輛的投石車,全部帶上顯然是不現實的,師纂咬咬牙,只帶了五十輛,至於石彈,那玩意實在是在沉重了,師纂乾脆捨棄了,只帶了幾十名的石匠,反正漢中多山,也不會缺少石頭,到用到投石車的時候再現場製作石彈,亦未晚也。

不過以投石車的體積,還需要騾馬來牽引,以子午谷的通行條件,這些投石車根本就無法通行,師纂下令將這五十輛投石車全部拆開,化整為零,這樣就方便攜帶了。

雖然拆裝一次比較麻煩,但為了保證這些投石車能順利地跟隨部隊抵達漢中,這恐怕也是唯一的辦法了,畢竟子午谷的道路稱得上是魔鬼之旅,單人通行都十分的困難,更別說是負重如此之多了。

不過為了保證陷陣營有充足的攻擊力,不至於在攻城作戰之中陷入到被動之中,師纂還是想方設法的將這些投石車給帶上了。

現在棧道修繕緩慢,讓師纂是心憂如焚,他下令全軍上下一齊動手,就近砍伐樹木,製作維修棧道所需的木樁和木板,保證材料的充足。

而在修繕方面,也是投入了更多的人手,晝夜輪班搶修,時刻不停。

還好毀損的這幾段棧道都不過是三兩里長的那種路段,並不是長達幾十里的連綿棧道,經過魏軍幾天幾夜晝夜不停地搶修,這些棧道終於是修繕完成了,陷陣營的大部隊通過棧道,向著秦嶺的更深處進軍,一路逶迤而行,整支隊伍形若長蛇,蜿蜒在山谷峻岭之間,綿延數十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