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6章 大局為重

但閻宇似乎並不會考慮到這一點,他現在一門心思地就是想要從姜維的手中去篡奪權力,所以鹹魚向他提出這個完美計畫的時候,閻宇還認為自己找到了姜維的破綻,他很快地就將這個計畫給付諸實施了。

結果姜維這邊氣得簡直要吐血了,他安排了多達十幾支的游擊隊,目的就是要在敵後破壞魏軍的糧道和對魏軍進行滋擾,但閻宇這個蠢貨,卻自做聰明,棄外圍游擊之軍,轉而卻是防守姜維本已經放棄的南鄭城,捨本逐末,利欲熏心,自己的漢中防禦大計,很可能就會毀在這貨的手中,如何能不令姜維惱火?

如果南鄭真得能守得住的話,那麼姜維又怎麼可能會輕易地將其放棄呢?正因為守南鄭需要相當多的兵力,而且必須要提升城牆的厚度和強度,這樣才有守住的希望,但就目前蜀國的兵力和財力物力而言,想要守住南鄭,真得希望很渺茫。

所以姜維才會退而求其次,放棄南鄭,而苦心地去經營漢城和樂城,重新布局漢中防禦體系。

漢城和樂城雖然城小,但貴在堅固,漢城有定軍山之險,樂城有興勢山之地利,這樣的城池要隘,才是蜀軍能守得住的。

閻宇自作聰明,以為憑藉著從各地抽調來的一萬多人,就能守得住南鄭,他簡直是痴心妄想,這種人沒有一點的戰略眼光,只知道在官場上溜須拍馬,去舔閹宦的腚,安能成什麼大事?

本來姜維對漢中防禦計畫是十分放心的,只要漢中的諸路兵馬都能按照他部署的方式進行布防的話,漢中是十有九穩的。

但現在被閻宇這麼一搞,等於是自廢武功,漢中防禦大計堪憂啊!

司馬倫就坐在姜維的左側,看到姜維讀了書信之後勃然大怒,便拾起那封書信來,看了一遍,連他也暗暗地皺眉,這個閻宇在漢中如此搞事情,只怕漢中那邊真的要出大的秕漏啊。

不過身為主帥,應當有不動如山的氣魄,豈可因為一點事情就亂了方寸,如今永安的局勢也是相當的緊張,姜維對漢中那邊的事情也是鞭長莫及,就算是再急,也是沒有什麼用的,現在他們能做的,也只能是儘可能地進行挽救。

「大將軍勿急,此事未償沒有挽回的餘地,我們還是從長計議為好。」司馬倫勸慰道。

姜維也是自覺有些失態,緩緩地點了點頭,雖然閻宇動了漢中的防禦系統,但他所觸及的,也僅僅只是外圍的一些據點,姜維的損失並非大到不可挽回。

漢城樂城陽平關這幾處要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什麼意外,這他讓姜維是比較安心的,至少他選擇的蔣斌、王舍、傅僉等這幾個還是忠心耿耿,能夠嚴格地執行他的命令,如果這三處緊要的關隘也出現問題的話,那漢中防禦才算是大勢已去。

另外,整個的北線防禦除了漢中之外,還有陰平那邊,司馬倫的部將鍾會率兵三萬鎮守沓中,也同樣是極為關鍵的所在,沓中處於北線防禦體系的左翼,尤其是陰平橋頭,是聯結漢中和蜀中的樞紐所在,一旦陰平橋頭失守,整個漢中和蜀中的聯繫就會被切斷,不但漢中蜀軍將會陷入到腹背受知的困境之中,而且魏軍也可以直接從白水南下,威脅到蜀國門戶劍閣。

所以說,北線的防禦,除了漢中的軍隊之外,姜維還得仰仗於司馬倫。

陸抗雖然身為和姜維平起平坐的大司馬,但在漢中問題上,他並沒有太多的發言權,畢竟陸抗的人馬,全部都集中在東線永安這裡,對漢中的情況他也不太清楚,所以陸抗謹言慎行,對漢中之事並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而是任由姜維和司馬倫去處置。

司馬倫的建議是,暫時不要對閻宇進行反擊,一切還需要以大局為主,如果姜維和閻宇相爭的太厲害的話,整個漢中的局勢都會變得動蕩不安,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再加上姜維現在很難從永安抽身前往漢中,如此長距離的遙控指揮,恐怕是力所不逮的。

所以對閻宇此番動作姜維應當是保持最大的剋制,當然為了防止閻宇得寸進尺,圖謀漢城樂城陽平關的控制權,姜維還需要給將斌王舍傅僉下密令,要他們必須寸土不讓奪權必爭,絕不能將三地要塞的兵馬大權交給閻宇。

只要漢樂二城和陽平關還能控制在姜維的手中,那麼漢中的形勢就翻不了天。

儘管說閻宇現在撤掉了外圍的游擊隊,對漢中防禦體系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這種影響畢竟是有限的,不會對漢中防線造成致命的打擊。

而且閻宇在南鄭集結了一萬多的軍隊,顯然他也是有堅守南鄭的打算,雖然未必他能守得住南鄭,但至少也能牽扯魏軍的一部分兵力,分擔漢樂二城的壓力。

從這層意義上來講,加強南鄭的防禦也不盡然就全是壞事,它總是還有積極的一面的。

司馬倫的分析合情合理,有理有據,就連姜維也不禁是暗暗點頭,顯然在處理危機局面方面,司馬倫還是挺有經驗的,同時也能沉得住氣,這一點才是尤為可貴的。

就在姜維準備按司馬倫的建議行事之時,朝廷那邊突然降下詔來,看來朝廷那邊也是和司馬倫一個看法,承認了對閻宇的這次調動的合法性,不過對閻宇下一步的行動進行了一些限制。

看來朝廷那邊也不全是站在閻宇這邊的,至少後主劉禪的態度還是比較明確的,在蜀國的整體防禦體系上,他還是比較相信姜維的。

至於閻宇,他最多也就是吃點小甜頭,畢竟漢中的防禦還得倚仗閻宇和蔣斌等人,在這個關鍵的時候,穩定成為了壓倒一切的重任,蜀國上下必須要團結一致,萬眾一心,才有希望能抵禦得住魏國的進攻。

否則一盤散沙,相互傾軋的話,蜀國遲早要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