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牽弘奉命從關中趕到了西陵,他所有的行動,都得聽從曹亮或杜預的指揮。
畢竟曹亮對西陵大戰有著戰略上的安排,哪支部隊攻,哪支部隊守,哪支部隊進,哪支部隊退,他都有統盤的考慮和計畫,如果哪一支部隊擅自行事的話,只會打亂曹亮的戰略部署,那怕就算是打了勝仗,也要受到軍法的處治。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是說天高皇帝遠,在前線打仗的將領得有自己的主見,臨機權變,而現在皇帝本人就在戰場上御駕親征,所以各支部隊只有奉命行事,而沒有自作主張的權力。
這對於牽弘來說,是比較憋屈的,他率軍千里迢迢而來,結果卻只能是作壁上觀,整個西陵戰場,沒有他的用武之地,何其的悲催啊!
不過牽弘依然只能是無條件地執行著曹亮的命令,老老實實地在興山等著,時刻做好準備,一旦曹亮讓他們出擊的話,那左衛營和陷陣營就會毫不猶豫地殺出去,那怕拼光了所有的人馬,也在所不惜。
但牽弘一直沒有等到這樣的機會,最後就連蜀軍大規模撤退之時,曹亮都未曾下令阻擊。
這當然是出乎於曹亮的全盤考慮的,蜀軍全師而退,而且主力基本尚存,退路通暢無比,如果這個時候讓牽弘強力攻擊蜀軍的話,也未必會有什麼好的戰果,畢竟牽弘只有三萬人馬,又沒有搶佔什麼有利的險要地勢,這個時候面對蜀軍撤退之中的十萬大軍,不過是螳臂當車之舉,白白地送死。
這種徒勞無益的事情,曹亮當然是不會幹的,更何況此次的西陵之戰,曹亮的目的也只是拿下西陵,並未準備要全殲蜀軍,所以在戰略戰術的安排上,就不是將蜀軍往死里打,而是圍三闕一,故意地網開一面,給蜀軍以撤退機會。
曹亮清楚,以自己當時的體量,想要一口氣吃掉蜀軍十餘萬的人馬,是很不現實的,如果不給蜀軍一條退路的話,那麼姜維必然會做困獸之鬥,雙方在西陵拼個你死我活,就算最終能獲勝,也恐怕是一種慘勝。
反正曹亮的目的只是要拿下西陵,而姜維的目的是保存實力,雙方的這一次較量還是挺有「默契」的,姜維看到形勢不利,便不再與魏軍糾纏,而是果斷地選擇了撤退。
如果這個時候牽弘率軍南下進行阻擊的話,無疑是自尋死路,殺紅了眼的姜維這個時候必然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牽弘的區區三萬兵馬,肯定是無法攔截蜀軍十萬大軍的。
更何況,牽弘遠在興山,並沒有卡在蜀軍的撤退之路上,如果想要阻擊的話,那必然得需要他們首先打一個攻堅戰,拿下蜀軍重兵防守的秭歸,當初都未能完成的任務,現在更不可能完成了。
所以曹亮給牽弘的命令是,原地待命,不得阻擊和追擊蜀軍。
這麼「奇葩」的戰鬥牽弘還是第一次經歷,他從關中千里迢迢地趕到了西陵,結果卻是未發一矢,未動一刀,純粹地當了一回觀眾。
這讓本來準備擼起袖子大幹一場的牽弘無比的失望,只有戰鬥才能獲得功勛,跑了這麼遠沒仗可打,豈不是就是白跑了?
但失望歸失望,牽弘還得遵從命令,不過他心裡滿不是滋味的,眼睜睜地看著蜀軍從他的眼皮子底下經過,他卻無能無力,這種感覺實在是糟透了。
西陵之戰結束之後,右軍團還繼續地留在西陵一帶,但牽弘的人馬卻奉命踏上了歸程,返回了關中。
這一仗,左衛營和陷陣營只是進行了一次超遠距離的拉練,來回折返的路程長達三千餘里,著實是打了一個寂寞。
回到長安之後,牽弘忍不住去和鄧艾抱怨,但鄧艾卻是淡淡地道:「稍安勿躁,以後有的是機會。」
鄧艾把曹亮給的四字箴言轉贈給了牽弘,本來這次牽弘的遠征,目的也只有一個,那就是對蜀軍的後方起到牽制的作用,並不是需要牽弘真得去攻擊蜀軍。
從西陵之戰的結果來看,魏軍毫無疑問是取得了成功,不管牽弘有沒有撈到仗打,結果才是最為重要的,在戰役之中,任何一支軍隊都必須絕對服從領軍者的指揮,否則人人爭功,各自為戰,那這仗還怎麼打?
牽弘嚴格地遵從了曹亮的命令,該進軍進軍,該防守防守,該撤退撤退,態度首先是端正的,這一戰就算沒有功勞,那也是有苦勞的,相信陛下不會忘記。
如果牽弘擅行其事,就算打了勝仗,也恐怕會受到軍法的處治,畢竟他的擅自行動,影響的可能是大局,而且,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講,指揮者都不會喜歡那些自作主張自做聰明的將領,尤其是在曹亮親臨前線指揮的時候,他需要統籌全局,任何一支軍隊都必須服從命令的時候,擅自行事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西陵之戰只不過是一場前哨戰,滅蜀的戰役還沒有真正開始,左軍團現在無仗可打,並不意味著以後也是無仗可打,只要曹亮下定決心伐蜀的話,那麼自然有大把的機會等著他們的。
曹亮讓鄧艾稍安勿躁,就是要告訴鄧艾,不必心急,以後機會多得是,現在他所需要的任務,就是養精蓄銳,保持隊伍的最佳狀態,到了真正的用人之際,不會拉胯。
鄧艾現在將曹亮的精神給傳達下去,這話不僅僅是說給牽弘聽的,也是說給左軍團諸將聽的。
稍安勿躁,就是要求左軍團諸將士都沉下心來,耐心地等待,不能有任何急躁的心態,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加強練兵,保持軍隊的戰鬥力,時刻做好出征的準備。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伐蜀之戰幾乎是一觸即發的,左軍團上下,都必須要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做出一切準備,一旦命令下達,他們將會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伐蜀作戰的最前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