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0章 降者免死

荊州兵此刻的心態完全崩潰了,本身他們加入到蜀軍之後,就受到了或明或暗的一些排擠,在蜀軍中的地位是比較低的,那些像步協那樣獨立作戰的軍隊可能情況會好一些,但像他們和益州混編到一起的荊州兵,日子過得就不那麼地順意了。

像寧隨所率的這一支混編軍,基本上都是由其他各路人馬淘汰下來的多餘編製,一般情況下,擔任主要防禦任務的,都是由蜀軍之中比較精銳的部隊擔任的,比如說守猇亭的是司馬倫的人馬,守虎牙山的是步協的人馬,守馬鞍山的是羅憲的人馬,他們堪稱是目前蜀軍之中的幾大精銳力量。

而寧隨所率的這一支混編軍,擔任的是預備隊的角色,誰都是知道,預備隊在整個軍隊體系之中,也就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作用,救救火,應應急,這個還行,真如果讓他們獨擋一面的話,那就是勉為其難了。

混編軍的最大問題還是缺乏凝聚力的事,把各路不同的人馬揉合在一起,寧隨的管理難度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整個隊伍之中肯定不免會出現不同地域的兵員拉幫結派的問題,互相之間矛盾重重,讓寧隨也是頭疼不已。

一支軍隊沒有凝聚力的話,那麼在戰鬥之中肯定會拉胯的,現在蜀軍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軍心不齊,各部人馬一盤散沙,此刻撤退的時候都是各自為戰,各逃各的,根本就沒有什麼戰術可言。

正常的情況,一支軍隊就算是撤退,也必定地進行有序的組織和調度,那支人馬先走,那支人馬斷後,這些都需要指揮官做出安排。

當然,在敵人的重圍之下,誰都想先走,畢竟先走的生存幾率要大得多,而斷後的人馬,十有九成是凶多吉少,安排誰來斷後,成為了寧隨的難事。

這個時候身為主將寧隨卻不免是有私心的,他手下的這支軍隊,一部分是來自於益州的蜀兵,一部分是來自於荊州的吳兵,從個人感情的角度上來講,寧隨當然希望同為益州的袍澤能夠有機會從戰場上逃生。

所以寧隨是有意要安排荊州兵來斷後的,但同時寧隨也考慮到了如果這麼做了,會不會遭到荊州兵的強烈反對,畢竟讓誰去斷後,那就跟送死沒有多大區別,本身荊州兵因為待遇問題已經是頗多怨言了,這回寧隨再讓他們斷後送死的話,很可能會讓荊州兵是群情激憤,直接嘩變都有可能。

於是寧隨乾脆不出安排了,讓蜀軍各部人馬各自逃命,至於逃得出去逃不出去,那就各安天命了。

寧隨當然清楚,不做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從行軍的過程之中就可以看得出來,益州兵的速度是明顯要優於荊州兵的,這個時候已經到了生死關頭,想必益州兵更會爆發出他們全部的能量來,將荊州兵遠遠地甩在身後,有這麼多的荊州兵來墊底,可以讓益州兵撤退起來更為地順利。

寧隨本人,則更是一馬當先,率先地逃命了,反正這麼一個混亂的局面,他已經完全喪失了掌控的能力,所以還不如倚仗著他有戰馬的優勢,先行地從魏軍的包圍圈之中逃出去。

至於其他的人,寧隨就不管了,聽天由命吧。

主將都是如此的作派,蜀軍士兵更是各管各地逃命,他們爭先恐後地向著東面的缺口逃去,都想搶在魏軍完成合圍之前就逃出去,場面混亂不堪,自相踐踏,反倒是死傷無數。

魏軍攻擊的速度顯然是明顯要快於蜀軍的逃亡速度的,尤其是在兩翼合圍的部隊之中,錢進是安排了最精銳的兩支人馬,讓他們來進行突擊的,只要形成關門打狗之勢,那麼包圍圈裡的蜀軍就都成為了瓮中之鱉,想逃也逃不掉。

本來在雙方的兵力相等的情況下,如果寧隨能下定決心,拚死一搏的話,魏軍想要吃掉蜀軍還是有著相當大的困難的,但寧隨認慫了,做出了錯誤的決定,立刻讓戰場上的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蜀軍兵敗如山倒,完全被魏軍所碾壓,就連半點還手的機會也沒有,一敗塗地。

絕大多數的荊州兵都落在了後面,先前一路的急行軍早就把他們原本不充沛的體力給耗光耗盡了,而體力佔優的益州兵都跑到了前頭,眼看著魏軍鋪天蓋地地碾壓了過來,這些荊州兵個個是心如死灰,絕望崩潰的。

以他們的戰鬥力,又如何能是勇猛的魏軍的對手,此刻的魏軍,完全是氣勢如虹,攻勢如潮,一路橫掃碾壓,所向披靡,無數的蜀軍已經被他們盡皆斬殺,以荊州兵的體力,他們根本就沒有逃命的可能,如果繼續這樣逃下去,只能是被魏軍逐個擊破,全軍覆滅。

錢進這時看到魏軍的推進速度雖然很快,但一遇到蜀軍就會稍有停滯,畢竟這些蜀兵不是豬羊牛馬,可以隨意屠殺,蜀軍的手裡,終究還是拿著武器的,生死性命關頭,許多人還是會本能地來抵抗一下,終然最終難逃一死,但這種垂死掙扎依然還是給魏軍的推進位造了一些麻煩。

見此情景,錢進不禁是皺了眉頭,他的目標可是要全殲蜀軍的,照著這麼個打法,全殲基本上是沒戲,蜀軍雖然兵敗如山倒,但好歹人數多啊,別說是一萬多人,就算是趕殺一萬頭豬,這滿山遍野地亂跑起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錢進這時腦子裡靈光一現,一拍腦袋,暗想,我這麼把這茬給忘了!他急令魏軍在攻擊的時候不停地喊話「繳械不殺,降者免死」,儘可能地讓蜀軍自己放下武器投降,這樣就可以加快進攻的速度了。

降者免死可是魏軍一貫的政策,但你不在戰場上喊出來,不主動地去招降敵人,敵人一般情況下是不會主動投降的,除非被逼到了絕境之中,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大聲地喊出來,給蜀軍那些失去鬥志的人一顆定心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