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4章 溫水煮青蛙

不過王濬的壓力還是蠻大的,水軍陸戰隊的實力究竟如何,誰也不清楚,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才知道。

魏軍水師現在已經是無敵的狀態了,但也僅限於水上,一旦離開了水面,王濬也不能保證絕對打得羸這場戰役,畢竟陸戰隊登陸之後,要進行艱苦卓絕的攻城戰,對於一支從未經歷過戰爭洗禮的軍隊而言,首戰就是這麼難度的大戰,王濬確實沒有多大的把握。

現在陸戰隊能倚仗的,也只有投石戰列艦提供的遠程火力支援了,但戰列艦的投石車,是射速高但石彈比較小的連環投石車,這種小石彈只能打擊一些易損的目標,比如木製的船隻之類,對於比較堅固的城牆,破壞力就相對小得多了。

所以,在一開始進行攻擊的時候,魏軍所使用的,全部是猛油火彈,猛油火彈覆蓋面積大,威力十足,尤其是大面積的使用,破壞力極強,在較短的時間內,可以在敵人的陣地上形成一片火海,對破壞敵人的防禦效果極佳。

這次進攻西陵,水軍方面是進行了充分的準備的,光是猛油火彈,就準備了五千枚之多,這個數量,幾乎是當初彭澤湖水戰時的兩倍半。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將這五千枚猛油火彈傾瀉到西陵城中那又該是怎樣的一番場景,這燃起的大火,足夠燒他個三天三夜了,西陵城內是片瓦無存,所有的人都會葬身火海。

當然,猛油火彈只是進攻的輔助手段,畢竟投石車的射程有限,不可能將猛油火彈完全地覆蓋到西陵城中,它們的攻擊範圍,最多也只能是覆蓋西陵城的南門以及臨近長江的這一段城牆。

不過相對於助攻手段而言,這已經足夠了,只能猛油火彈能摧毀蜀軍的防禦工事,打亂蜀軍的防守陣形,就已經為陸戰隊攻城創造了極好的條件,畢竟想要攻下西陵城,還得依靠陸戰部隊。

除了猛油火彈之外,王濬還籌備了上萬枚的石彈,儘管說這些比普通石彈小一號的小型石彈在破壞城牆上力有所不逮,但如果打人的話,效果還是杠杠的,那怕蜀軍穿著再厚的鎧甲,拿再堅實的盾牌,都無法抵禦這凌空飛來的石彈,擦者即傷,碰者即死。

而且戰列艦上裝備的投石車,全部都是連環投石車,連環投石車的射速至少也是普通投石車的兩倍,如果五十輛投石車同時進攻石彈攻擊的話,那絕對是能給西陵守軍帶來一場流星雨的。

火彈和石彈,這兩種武器攻擊的效果不一樣,使用的時間也不一樣,猛油火彈只適合攻城之前使用,破壞力是驚人,但它形成的一道火障,對魏軍攻城部隊來說也是一種障礙,魏軍必須要等到大火熄滅之後才能發起進攻。

但石彈不同,它的攻擊範圍小,可以在陸戰隊進攻的同時使用,只要落點趕在步兵前面一點就行了,它就等於是步兵的開路先鋒,提前給步兵的進攻掃清障礙的。

所以魏軍在配備猛油火彈的同時,也忘多準備一些石彈,這種水陸聯合作戰的進攻套路,以前水軍也多次進行過演練,相對而言,這種戰術還是比較成熟的。

最主要的困難還是來自於陸戰隊,以前這支軍隊只進行過演習和操練,真正的實戰,這還是破天荒的頭一次,雖然說戰列艦可以給予他們在登陸時強有力的火力支援,但也僅限於攻城的最初階段,一旦進入到和敵人短兵相接的戰鬥之中,水軍能提供的幫助就極為的有限了。

接下來的戰鬥,就完全地依靠陸戰隊自己了。

為了這次的進攻,王濬是經過了充分的準備的,自從確定了開闢第二條戰線之後,整個水軍就變得忙碌起來,王濬幾乎調動了目前處於長江上游一帶的全部水軍力量,陸續地趕赴西陵。

為了迷惑西陵的蜀軍,王濬採取了往來穿梭的戰術,雖然經過西陵江面的戰船很多,但基本上只是路過,並不在西陵江面上多做停留,給蜀軍造成一種目標在別處的假象。

江面上魏軍的戰船突然地增多,自然給蜀軍帶來了緊張的空氣,他們如臨大敵,嚴密地進行了防範。

不過他們很快也發現魏軍的戰船並不在西陵江面上停泊,更多的是來回穿梭,好似往返巡視。

既然魏軍的目標不在西陵城,那西陵的守軍也就放鬆了警惕,畢竟長江水道現在已經成為了魏軍水師所控的區域,他們也只有望江興嘆的份,至於魏軍戰船如何在江中往來,他們干涉不了,只好是任由其往來。

雖然魏軍的戰船在不斷地增加,但蜀軍防備之心卻日漸減弱,反正他們下不去水,魏軍也上不來岸,雙方就這麼對峙著,相安無事的。

但蜀軍這邊絕對不會想到這是王濬的一個計謀,如果王濬猝然間將近千艘的戰船突然開到西陵的江面上,必然會引起蜀軍的全面戒備,這樣就不利魏軍發起突然襲擊了。

陸續地增派戰船,往來西陵江面,這就給西陵蜀軍一種麻痹的心理,反正魏軍也不會來進攻,江上多幾條船少幾條船,也對西陵城沒有什麼影響。

這就相當於溫水煮青蛙,讓青蛙逐漸地喪了知覺,等它意識到不對的時候,也差不多快煮熟了。

王濬用這個方法,成功地迷惑了蜀軍,包括姜維和陸抗這樣的宿將,都成功地被他給騙過了,以至於魏軍的船隊,出現在了姜維和陸抗的眼皮子底下,他倆還在酣暢地飲酒呢,全然不知道魏軍已經準備發動全面進攻了。

王濬沒有選擇凌晨或者黃昏這些時段發起進攻,而是大搖大擺地在午時這個時段出現在西陵的江面,原本向前正常行進的戰列艦,駛到江陵城下的時候,突然全部停泊了下來。

而先前已經處於三峽一帶的戰船,也在這個時候調轉了船頭,一齊向西陵城駛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