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還沒有走到一半的時候,杜預就得到了一個消息,吳軍在巴丘意圖渡江北上,進入到雲夢澤,但遭到了魏軍水師的攔截,魏軍幾乎摧毀了吳軍所有的渡船,陸抗的主力被隔阻在了巴丘,未能全師而渡。
但仍有一支吳軍渡過了長江,進入到了江北,那就是步協所率的西陵軍七千餘人,他們作為先頭部隊搶先渡江,在魏軍水師攔截之前,就已經成功地渡過了長江。
所幸魏軍水師及時地趕到,將陸抗的主力擋在了長江南岸,沒有讓陸抗到達江北。
如果讓陸抗全軍都順利地進入到雲夢澤之中,那才是真正讓杜預頭疼的事,雲夢澤的地形之複雜,道路之艱難,給魏軍的追擊將會帶來極大的困難,原本以速度見長的騎兵,在這種泥濘的道路上,速度恐怕連普通的步兵也比不上,想要追上吳軍,試如登天。
畢竟吳軍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對雲夢澤這樣的地形則是比較熟悉,對南方連續的陰雨天氣也能很好的適應,在這裡交戰的話,吃虧的只能是魏軍。
大概這也是陸抗的圖謀,否則的話,他也不會選擇在巴丘渡江北上了,不過陸抗的計畫由於王濬水軍的出現而徹底地破產了,只有步協的七千人抵達了江北。
而杜預的大軍有五萬人左右,自然對步協的人馬形成了壓倒性的優勢,那怕是騎兵不給力,光憑步兵的話,魏軍也足以碾壓吳軍了,蟻多還能咬死象,杜預相信那怕是如此是艱難的環境,滅掉步協,還是綽綽有餘的。
不過想要滅掉步協的人馬,首先就需要將步協給找出來才行,如果步協刻意地躲著不出來避而不戰,那麼杜預就算有再多的人馬,也是無濟於事的。
想要在茫茫的雲夢澤之中找到一支七千人的吳軍隊伍,困難程度和大海撈針也差不了多少。
杜預接到了曹亮的命令,那就是優先消滅步協的這一支偏師,最好是在步協逃往江陵之前就將其殲滅掉,不使其與江陵的守敵相會合。
但這個命令對於杜預來說,確實是有些勉為其難的,雲夢澤的環境太過於惡劣了,斥侯兵幾乎無法活動,杜預曾經派出去幾撥的斥候兵,其中有一部分出發之後就沓無蹤跡了,也不知道是迷路了回不來,還是陷入了泥潭之中一命嗚呼了,總之在雲夢澤之中,杜預就如同是一個聾子瞎子,根本就不知道敵人在什麼地方,更別談去消滅敵人了。
就算魏軍從當地找來了一些嚮導,但這些嚮導也僅僅只熟悉當地的一些狀況,從來也沒人能夠橫跨千里,走出過整個雲夢澤。
那怕就算有人真得走出過雲夢澤,但其中如此紛繁複雜的道路,千折百變,估計走出過去的人也不可能記得所有的路徑。
所以魏軍所使用的嚮導,往往是經常更換的,過了一片區域之後,就會更換新的嚮導,反正在重金賞賜之下,自然也不缺乏有人來為魏軍指路。
杜預為人倒是十分的仔細,他們每日所行的路線,杜預都會命人繪製出詳細的地圖來,沿途所經過的河流湖泊沼澤丘陵,都會一一標註清楚,如果魏軍有一天確實能走到江陵的話,那這份地圖便會有極高的軍事價值。
而現在杜預還處於一種盲目探路的過程,想要走出千里雲夢澤,還得有一段艱苦的旅程。
相比而言,步協對於雲夢澤的了解程度,自然要比杜預多得多,而步協的人馬,則要比杜預少得多,如此情況之下,步協主動出擊攻擊魏軍的可能性為零,他對魏軍是避之而唯恐不及,如何敢去招惹?
不過步協想要躲避魏軍的追擊,那就輕易的多了,他完全可以憑藉著對雲夢澤的熟悉程度,輕而易舉地繞開魏軍。
雲夢澤內的道路千條萬條,有的可以通行,有的卻走著走著進入了死胡同,魏軍經常會走這樣的冤枉路,走不通的情況之下,還得走回頭路,這樣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體力。
而步協則可以比較準確地判斷出那條路能走,那條路不能走,節省大量的時間,輕而易舉地就甩開了魏軍。
追擊和圍殲步協的計畫從根本上來講就是無法實現的,所以經過嘗試之後,杜預也放棄了這個想法,現在他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儘早地走出雲夢澤,趕往江陵。
……
曹亮在知道這一個訊息之後,也沒有再堅持自己的命令,畢竟曹亮對雲夢澤的情況也不是太了解,杜預身處其中,自然是感同身受的,究竟如何處置,還需要杜預去臨機善變,曹亮自然也不能干預太多。
在軍事上,最忌諱的就是瞎指揮,亂指揮,如果還是當初曹亮在并州初起兵之時,事事需要自己親力親為,曹亮自然可以直接來指揮戰鬥。
但隨著形勢的發展,曹亮地位的提升,曹亮已經無需再親臨前線衝鋒陷陣了,他現在需要做的,就是戰略層面的布局,而具體到戰術戰法,則需要由手下的這些將領們自己掌握。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個不是說領軍的將軍就能抗旨不遵,抗旨不遵那是謀逆大罪,不管在那個朝代,那都是要掉腦袋的。孫子的這句話正確的理解是說領軍之將需要審時度勢,臨機擅變,不能拘泥於君主的命令,需要自己根據當前的形勢,做出合理的戰術安排。
以杜預、羊祜、鄧艾、王濬、石苞這些大將的能力,他們完全具備獨立作戰的水平,曹亮如果幹涉太多的話,反倒會讓他們束手束腳,無所適從。
所以在戰術層面上,曹亮一貫採用的是放權的做法,自己只負責戰略層面的事,具體到如何作戰,就由這些主將自由地去發揮了,曹亮相信,以他們的能力,肯定要比自己在後方瞎指揮打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