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4章 趁熱打鐵

石苞是突然接到出擊命令的,這個時候,湖心島之戰剛剛強束,魏軍在戰船還在彭澤湖上四處地搜尋著吳軍殘餘的船隻。

原本曹亮也沒想到登陸作戰會來得如此之快,在和吳軍交戰之前,他的全部注意力還都放在水戰的上面,絲毫沒有去考慮攻打柴桑的事。

但隨著戰局的順利推進,曹亮決定趁熱打鐵,一鼓作氣地拿下柴桑。

這場湖心島之戰,打得確實是順風順水,結果甚至是超乎曹亮的預料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吳軍採用的極度密集的陣型幫了曹亮的大忙。

步闡為了防備魏軍的伏擊,拼了命地收縮陣型,遠遠看過去,吳軍的船隊幾乎鋪滿了整個的水面,甚至都感覺不到空隙的存在,這說明,步闡的內心是恐慌的,只是連他自己都不一定會意識到這一點。

魏軍在建業輕鬆地渡過了長江,並且橫掃了整個的江南,其實這個時候幾乎所有的吳人內心都是極為的崩潰的,許多人選擇了不戰而降,就是因為看不到吳國的前途所在。

長江防線崩了,建業丟了,國主死了,大片的疆域淪喪,在這種情況下,對吳國抱有信心的人真得已經是少之有少了,儘管在陸抗等人的組織下,荊州的殘吳勢力還在繼續地抵抗,但他們的抵抗意志究竟有多強大,恐怕也只有他們內心之中才會明白。

步闡就是典型的那種色厲內荏的人,表面上看起來他信心十足,趾高氣揚的,但內心之中,卻是膽小如鼠,畏手畏腳,將吳軍的船隊陣型搞成這副模樣,顯然就是他的極度敏感所在。

越是這種謹小慎微的人,結果反倒容易中招,如果換上一個粗莽型的主將,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分兵去追,那樣反倒是將曹亮的計畫給打亂了。

看到吳軍如此密集緊湊的陣型,曹亮就知道今天這仗,魏軍是贏定了,他下令首先攻擊吳軍船隊的兩側和邊緣,封死其他船隻的退路,然後便可以展開自由攻擊了,吳軍船隊幾乎所有的戰船都處於魏軍連環投石車的攻擊範圍,這完全就成為了一場單方面的屠殺之役。

如此的遠程攻擊,魏軍的戰船甚至都無需去靠近,只有戰列艦上的投石車砲手是最為忙碌的人,他們不停地填彈發射,將吳軍的船陣變為了一片的火海。

在魏軍如此密集的攻擊下,能逃得出去的,確實是廖廖無幾,大部分的戰船不是毀於烈火,就是被石彈擊沉,還有相當一部分的戰船,是自己碰撞的結果。

這顯然就是密集型船陣的最大的壞處了,如果在正常的情況,吳軍訓練有素,那怕戰船之間挨得再近,也不會發生碰撞的事故。

但到了性命攸關的時候,無數的戰船都想要急著逃出去,但如此密集的陣型,想要突圍出去,不亞於登天的難度,許多的戰船自顧自地逃亡,發力過猛,撞船的事故自然是層出不窮,輕則船體受損,重則漏水沉沒,在損毀的戰船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自撞一氣的結果。

曹亮為這一戰準備了兩千枚的猛油火彈和上萬枚的石彈,不過從戰局的進程來看,還是有剩餘的,根本用不完。

這片戰場,已經徹底地淪為了血與火的戰場,戰船的殘骸和吳軍的浮屍充斥著戰場的每一個角落,這裡就是一片死亡之域,再也看不到生機所在。

僥倖逃出去的吳軍戰船大多都是蒙沖戰艦一類的中小型戰船,那些樓船和大型戰船,根本就是無可倖免,一來目標太大,最容易受到攻擊,二來速度較慢,根本沒有機會逃得出投石車的射程,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此龐大的戰船,在如此擁擠的戰場上,就連轉身的餘地都沒有,更別說想要逃出生天了。

步闡很是悲催,樓船突圍不出去,但他還是有機會乘坐蒙沖快艦逃走的,可他的一隻腳剛踏上了蒙沖艦,一枚石彈就無巧不巧地擊中了他的腦袋。

儘管戰場上的石彈比較密集,但和步闡的腦袋那麼大小的目標相比,還是稀疏得很,步闡被一石彈擊中,那真就跟中了頭獎一樣,萬中無一的概率都能讓他給碰上,只能說是他的命不好了。

儘管步闡身為吳軍主將,但他的死卻也沒有引起太多的震動,畢竟在此之前,步闡其實已經喪失了對船隊的指揮權,吳軍早就亂成了一鍋粥,各船自行其事,步闡已然指揮不動這支軍隊了。

逃出去的吳軍已如驚弓之鳥,就算他們知道此刻已經在魏軍投石車的攻擊範圍之外了,但依然還是和無頭的蒼繩一樣,瘋狂亂竄,時刻都不敢停留。

曹亮沒有急著去收割這些殘兵敗船,而是下令封鎖長江航道,不使那些潰逃的吳軍戰船逃向武昌。

戰船和其他的兵種不同,不管出現什麼情況,它都不會離開水面的,除了那種小舢板之外,所以魏軍只要封鎖了長江水道,不讓他們有機會逃回武昌,那處於彭澤湖上的戰船,終究是瓮中之鱉網中之魚,魏軍有的是時間去收拾他們。

大部分的戰船在陸式的帶領下,逃回了柴桑,所以魏軍的追擊方向基本上也鎖定在了柴桑,曹亮決定趁熱打鐵,一舉拿下柴桑得了。

於是曹亮派了數十艘運輸船,折返回彭澤湖的東岸,去接石苞的屯騎營。

就算是相當的倉促,但屯騎營這邊也沒有耽擱太多的時間,首批登船的屯騎兵完全是輕裝上陣,不騎戰馬,不|穿重鎧,只攜帶弓箭刀槍和攻城雲梯,完全就是一支步兵的裝備。

石苞是一個急脾氣,一連好幾個月將他困在彭澤湖邊已經讓他是鬱悶不堪了,這個時候,曹亮突然下令讓屯騎營乘船出發,石苞才不管是把他們當騎兵使不是當步兵使,只要能打伏,那就足矣。

頭批點出的三千屯騎兵很快就輕裝上船了,朝著柴桑的方向飛速地駛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